第一部文學論著——文賦(1 / 1)

在《文賦》中,陸機將文體分為10種,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並對這10種文體從內容和形式進行了論述。

陸機提出的“詩緣情而綺靡”主張,具有開一代風氣的重大意義。他隻講緣情而不講言誌,起到了使詩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禮義”束縛的巨大作用。

在《文賦》中,陸機不僅研究了各種文體的風格特色,而且還從理論上總結了風格的多樣化及其形成原因,對創作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技巧等問題也作了很多的分析。

在結構和布局方麵,陸機強調必須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意和辭,也就是所謂“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務必使意和辭都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使“抱景者鹹叩,懷響者畢彈”。

“應”是指音樂上相同的聲音、曲調之間相互呼應構成的音樂美,比喻文學的豐贍之美。他認為文學作品應如眾弦成曲、眾色成彩,做到枝葉繁茂、色彩交輝,而不是偏弦孤唱、獨帛單彩。

“和”是指音樂不同的聲音、曲調之間相互配合而構成的和諧音樂美,借此比喻文學創作上豐贍之美要和剛健的骨氣相配合。

“悲”是以音樂上的悲音來比喻文學創作要能充分體現鮮明強烈的愛憎感情,能夠真正感動人。

可以說,陸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整個藝術創作思維的規律,對創作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技巧問題也作了很多分析。因此,《文賦》是我國古代研究文學創作特點的昀早的一篇專論,在美學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文賦》對六朝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影響極大,不僅後來劉勰的《文心雕龍》是對陸機的全麵繼承和發展,而且後來文學理論家摯虞、李充的文體論,沈約等人的聲律論,蕭統《文選》中的文學觀念等,都是在陸機思想的影響下,從某一方麵的進一步發展。

在《文賦》中,陸機將文體分為10種,詩、賦、碑、誄、銘、箴、頌、論、奏、說,並對這10種文體從內容和形式進行了論述。

陸機提出的“詩緣情而綺靡”主張,具有開一代風氣的重大意義。他隻講緣情而不講言誌,起到了使詩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禮義”束縛的巨大作用。

在《文賦》中,陸機不僅研究了各種文體的風格特色,而且還從理論上總結了風格的多樣化及其形成原因,對創作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技巧等問題也作了很多的分析。

在結構和布局方麵,陸機強調必須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意和辭,也就是所謂“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務必使意和辭都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使“抱景者鹹叩,懷響者畢彈”。

“應”是指音樂上相同的聲音、曲調之間相互呼應構成的音樂美,比喻文學的豐贍之美。他認為文學作品應如眾弦成曲、眾色成彩,做到枝葉繁茂、色彩交輝,而不是偏弦孤唱、獨帛單彩。

“和”是指音樂不同的聲音、曲調之間相互配合而構成的和諧音樂美,借此比喻文學創作上豐贍之美要和剛健的骨氣相配合。

“悲”是以音樂上的悲音來比喻文學創作要能充分體現鮮明強烈的愛憎感情,能夠真正感動人。

可以說,陸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整個藝術創作思維的規律,對創作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技巧問題也作了很多分析。因此,《文賦》是我國古代研究文學創作特點的昀早的一篇專論,在美學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文賦》對六朝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影響極大,不僅後來劉勰的《文心雕龍》是對陸機的全麵繼承和發展,而且後來文學理論家摯虞、李充的文體論,沈約等人的聲律論,蕭統《文選》中的文學觀念等,都是在陸機思想的影響下,從某一方麵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