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詩論專著——詩品(1 / 1)

宏斯三義,酌而用之,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五言居文辭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

在這裏,鍾嶸認為,五言詩之所以有“滋味”,正是由於“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昀為詳切”,越是詳切,就越有滋味,批評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如何產生滋味,鍾嶸認為也要正確使用賦、比、興。

鍾嶸論詩還堅決反對用典。他還舉出許多詩歌的名句,用來說明“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同時,他尖銳地斥責了南北朝宋國詩壇受顏延年、謝莊影響而形成的“文章殆同書抄”的風氣。

鍾嶸論詩還堅決反對當時著名詩人沈約等人四聲八病的主張。他認為,詩歌體製,本來應該吟誦,不可滯澀,隻要音調清濁相間,貫通流暢,念起來諧調流利,這就夠了。

至於分平上去入,一般都不會;至於蜂腰鶴膝的毛病,裏巷歌謠就已經能夠避免了。

當時寫詩講究音律,嚴格按照“四聲八病”的創作規範來寫五言詩,即所謂“永明體”。

沈約等人提出的四聲八病的詩律,人為的限製過於嚴格,連他們自己也無法遵守。於是,鍾嶸批評他們“襞積細微,專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傷其真美”。

在對作家的藝術流派及品評上,鍾嶸的《詩品》,從作家和作品的風格特點著眼,重視曆代詩人之間的繼承和發展關係,及不同藝術流派之間的區分,並提出了比較係統的看法。

鍾嶸的《詩品》是我國第一部詩論專著,雖有曆史局限性,但在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古代詩歌理論批評史和詩歌發展史上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自唐宋以來,它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並被稱為“詩治之源”。

宏斯三義,酌而用之,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五言居文辭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

在這裏,鍾嶸認為,五言詩之所以有“滋味”,正是由於“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昀為詳切”,越是詳切,就越有滋味,批評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如何產生滋味,鍾嶸認為也要正確使用賦、比、興。

鍾嶸論詩還堅決反對用典。他還舉出許多詩歌的名句,用來說明“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同時,他尖銳地斥責了南北朝宋國詩壇受顏延年、謝莊影響而形成的“文章殆同書抄”的風氣。

鍾嶸論詩還堅決反對當時著名詩人沈約等人四聲八病的主張。他認為,詩歌體製,本來應該吟誦,不可滯澀,隻要音調清濁相間,貫通流暢,念起來諧調流利,這就夠了。

至於分平上去入,一般都不會;至於蜂腰鶴膝的毛病,裏巷歌謠就已經能夠避免了。

當時寫詩講究音律,嚴格按照“四聲八病”的創作規範來寫五言詩,即所謂“永明體”。

沈約等人提出的四聲八病的詩律,人為的限製過於嚴格,連他們自己也無法遵守。於是,鍾嶸批評他們“襞積細微,專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傷其真美”。

在對作家的藝術流派及品評上,鍾嶸的《詩品》,從作家和作品的風格特點著眼,重視曆代詩人之間的繼承和發展關係,及不同藝術流派之間的區分,並提出了比較係統的看法。

鍾嶸的《詩品》是我國第一部詩論專著,雖有曆史局限性,但在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古代詩歌理論批評史和詩歌發展史上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自唐宋以來,它一直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並被稱為“詩治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