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高長虹(1 / 3)

1941年冬或1942年春,高長虹離開重慶赴延安。據延安《文藝月報》報道,1941年5月至1942年8月,由丁玲同誌倡議,延安文化協會創辦了一個“星期文藝學園”,以“開展文藝運動和幫助文學青年等學習與寫作”為宗旨,每星期日上課一次,學員達120餘人。延安“星期文藝學園”第二學期一開課,高長虹首先應邀作了《對文學的認識》的報告,可見1942年初高長虹確已到達延安。大約是1981年,我在太原采訪了老作家姚青苗。他回憶說,1941年秋,高長虹赴延安之前,曾在當時閻錫山的“二戰區司令部”駐地——陝西宜川縣秋林鎮停留了兩個多月。姚當時跟他同住在一個窯洞裏。高長虹隨身帶了一篇長文,題為《我們為什麼還沒有勝利?》,內容是譴責國民黨政權政治腐敗,牟取私利,置國家民族存亡於不顧。當時在“民族革命通訊社”工作的一些進步人士將此文油印了七八十份,在閻偽二戰區駐地宣講散發,揭露了蔣介石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投降路線,高長虹因此為當地政府所不容。後來還是通過“民族革命通訊社”跟八路軍駐二戰區辦事處取得聯係,找了個可靠的老鄉帶路,通過敵我交錯地帶,才進入了革命聖地延安。

高長虹到延安後,跟他的親戚、延安魯迅圖書館負責人高戈武接觸過幾次。在北京我采訪了高戈武。據他回憶,高長虹曾表示,他很早以前就站在馬列主義立場上了。他很關心兒子高曙的情況,希望高曙能夠參加八路軍。他還曾到魯迅圖書館去借閱希特勒的《我的奮鬥》,準備寫一本《法西斯蒂》,係統揭露希特勒的暴行。他還說曾研究政治經濟學。實際上,他當時精神已經不很正常了。

對於高戈武先生提供的情況,我仍然覺得不滿足。這時,人民文學出版社五四組的負責人牛漢先生提醒我,可以再去問問舒群。舒群青年時代曾在東北商船學校讀書,當時的校長就是我的外祖父王時澤。他參加革命後,曾在延安和東北擔任過文藝部門的領導。這樣,1981年4月22日上午,我便抱著一線希望,走訪了舒群老伯。

舒老伯熱情接待了我。他說:“你找我算是找對了。對於高長虹在延安和東北的情況,比我更了解的人大約不多了。高長虹徒步進入延安之後,經有關方麵醞釀,責成延安魯藝代為照管,並給了他一個陝甘寧邊區文協副主任的名義。當時文協主任是柯仲平,高對這種安排有所不滿,因為他在狂飆社的地位比柯仲平高。高當時經常給延安《解放日報》第四版投稿,文、史、哲無不涉及,但由於缺乏馬列主義基本理論的武裝,思路不清。據我回憶,他的文章大約一篇也沒有采用。我當時曾接替丁玲擔任《解放日報》第四版的主編,出於對高的尊重,退稿時往往由我親自出麵,因此跟高接觸的機會比較多。1943年底至1944年8月,我改任魯藝文學係主任。高長虹住在魯藝北麵山頭的一個窯洞裏,我也住在魯藝校外的窯洞,與高的住處相距不遠。因為高由魯藝照管,所以我常去看他。在我的印象中,高長虹個子很矮,頭發半白,身體瘦弱,有點歇斯底裏,不過還保持著一點童心。他待人比較真誠,對延安‘搶救運動’中出現的擴大化現象十分不滿,但運動並沒有波及過他。”

1941年冬或1942年春,高長虹離開重慶赴延安。據延安《文藝月報》報道,1941年5月至1942年8月,由丁玲同誌倡議,延安文化協會創辦了一個“星期文藝學園”,以“開展文藝運動和幫助文學青年等學習與寫作”為宗旨,每星期日上課一次,學員達120餘人。延安“星期文藝學園”第二學期一開課,高長虹首先應邀作了《對文學的認識》的報告,可見1942年初高長虹確已到達延安。大約是1981年,我在太原采訪了老作家姚青苗。他回憶說,1941年秋,高長虹赴延安之前,曾在當時閻錫山的“二戰區司令部”駐地——陝西宜川縣秋林鎮停留了兩個多月。姚當時跟他同住在一個窯洞裏。高長虹隨身帶了一篇長文,題為《我們為什麼還沒有勝利?》,內容是譴責國民黨政權政治腐敗,牟取私利,置國家民族存亡於不顧。當時在“民族革命通訊社”工作的一些進步人士將此文油印了七八十份,在閻偽二戰區駐地宣講散發,揭露了蔣介石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投降路線,高長虹因此為當地政府所不容。後來還是通過“民族革命通訊社”跟八路軍駐二戰區辦事處取得聯係,找了個可靠的老鄉帶路,通過敵我交錯地帶,才進入了革命聖地延安。

高長虹到延安後,跟他的親戚、延安魯迅圖書館負責人高戈武接觸過幾次。在北京我采訪了高戈武。據他回憶,高長虹曾表示,他很早以前就站在馬列主義立場上了。他很關心兒子高曙的情況,希望高曙能夠參加八路軍。他還曾到魯迅圖書館去借閱希特勒的《我的奮鬥》,準備寫一本《法西斯蒂》,係統揭露希特勒的暴行。他還說曾研究政治經濟學。實際上,他當時精神已經不很正常了。

對於高戈武先生提供的情況,我仍然覺得不滿足。這時,人民文學出版社五四組的負責人牛漢先生提醒我,可以再去問問舒群。舒群青年時代曾在東北商船學校讀書,當時的校長就是我的外祖父王時澤。他參加革命後,曾在延安和東北擔任過文藝部門的領導。這樣,1981年4月22日上午,我便抱著一線希望,走訪了舒群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