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的是,君宇跟吳天放一樣,也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他由祖父、父親包辦,曾於1914年跟山西靜樂縣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李寒心結婚——這是家長同意他到北京求學的前提條件。跟吳天放不同的是:他入洞房那一夜因肺病咯血,病愈後的第四天即遠走他鄉。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表達對評梅的真情,他於1924年6月回故鄉,結束了這場延續了十年之久的名存實亡的婚姻,代價是將他名下應繼承的五十畝田產作為李寒心的贍養之資。君宇將離婚經過函告評梅,評梅閱信後在日記中寫下了一段話:“接天辛(按:高君宇的化名)信,詳敘到家後情形,洋洋灑灑,像一篇小說,真的!並且是確實,他已得到她(按:指李寒心)的諒解,而粉碎了他的桎梏,不過此後恐連禮教上應該愛他的人也沒有了!我終久是對不住他!”
評梅之所以在日記中說她終究會對不住君宇,是因為她初戀失敗的傷痕未愈,而且君宇的離異,更促使評梅決心跟他保持一種“冰雪友誼”。她對友人說:“我覺得為了我而破壞人家的姻緣,我太是罪人了。所以我還是抱定了為了愛而獨身的主義。”不料,評梅的決斷加劇了君宇的病情。1925年3月6日淩晨,29歲的高君宇病逝於協和醫院。廬隱在《石評梅略傳》中說:“他死後,評梅在他的遺書中,發現他所以死的原因,是為了評梅拒絕他的愛。評梅這時候的悔恨,真到了萬分,在這痛楚之中,她就決定了她自己悲慘的命運。”
評梅作出的人生抉擇,就是公開她跟君宇的戀情。她深深知道,君宇是這宇宙間熱烈愛過她的人;而她一方麵追求愛情,一方麵又拒絕結婚,結果釀成了難以補償的悔恨。現在君宇把軀殼交給了死亡,把靈魂交給了她。命運既已這樣安排,她不能再說什麼,隻能將一顆破碎的心奉獻給憂傷而死的君宇,讓自己的靈魂也隨君宇而去。於是,她在君宇的墓碑上,刻下了一段刻骨銘心、廣為傳誦的文字:“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隻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愛情檔案
戀愛是個人間的隱私,其他人無從了解其間的細節。作家進行創作,隻能訴諸合理想象。難得的是,評梅以她的愛情為題材,創作了一係列紀實性散文,如《象牙戒指》《最後的一幕》《緘情寄向黃泉》《狂風暴雨之夜》《我隻合獨葬荒丘》《腸斷心碎淚成冰》《夢回寂寂殘燈後》等,其中保存了一些真實而生動的細節,無意中存留了她的愛情檔案。現從中鉤稽出若幹生動片斷,供讀者和研究者參考。
1924年4月末,評梅突患猩紅熱,頭痛吐血,遍體紅斑,一病就是四十多天,默咽著人間一杯一杯的苦酒。在病危時,評梅給家人、友人都寫了遺書,壓在枕頭底下。在這種舉目無親、瀕臨死亡的境遇中,君宇對評梅精心照顧,好幾次夜深時到很遠的地方為她配藥。有一次評梅昏迷了三小時,剛睜開眼,就發現君宇正跪在她的床前,雙手握著她的手,熱淚濡濕了她的手背。極為感動的評梅對君宇說:“你不要難受,我不會輕易就死去了。”
無獨有偶的是,君宇跟吳天放一樣,也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他由祖父、父親包辦,曾於1914年跟山西靜樂縣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李寒心結婚——這是家長同意他到北京求學的前提條件。跟吳天放不同的是:他入洞房那一夜因肺病咯血,病愈後的第四天即遠走他鄉。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表達對評梅的真情,他於1924年6月回故鄉,結束了這場延續了十年之久的名存實亡的婚姻,代價是將他名下應繼承的五十畝田產作為李寒心的贍養之資。君宇將離婚經過函告評梅,評梅閱信後在日記中寫下了一段話:“接天辛(按:高君宇的化名)信,詳敘到家後情形,洋洋灑灑,像一篇小說,真的!並且是確實,他已得到她(按:指李寒心)的諒解,而粉碎了他的桎梏,不過此後恐連禮教上應該愛他的人也沒有了!我終久是對不住他!”
評梅之所以在日記中說她終究會對不住君宇,是因為她初戀失敗的傷痕未愈,而且君宇的離異,更促使評梅決心跟他保持一種“冰雪友誼”。她對友人說:“我覺得為了我而破壞人家的姻緣,我太是罪人了。所以我還是抱定了為了愛而獨身的主義。”不料,評梅的決斷加劇了君宇的病情。1925年3月6日淩晨,29歲的高君宇病逝於協和醫院。廬隱在《石評梅略傳》中說:“他死後,評梅在他的遺書中,發現他所以死的原因,是為了評梅拒絕他的愛。評梅這時候的悔恨,真到了萬分,在這痛楚之中,她就決定了她自己悲慘的命運。”
評梅作出的人生抉擇,就是公開她跟君宇的戀情。她深深知道,君宇是這宇宙間熱烈愛過她的人;而她一方麵追求愛情,一方麵又拒絕結婚,結果釀成了難以補償的悔恨。現在君宇把軀殼交給了死亡,把靈魂交給了她。命運既已這樣安排,她不能再說什麼,隻能將一顆破碎的心奉獻給憂傷而死的君宇,讓自己的靈魂也隨君宇而去。於是,她在君宇的墓碑上,刻下了一段刻骨銘心、廣為傳誦的文字:“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隻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愛情檔案
戀愛是個人間的隱私,其他人無從了解其間的細節。作家進行創作,隻能訴諸合理想象。難得的是,評梅以她的愛情為題材,創作了一係列紀實性散文,如《象牙戒指》《最後的一幕》《緘情寄向黃泉》《狂風暴雨之夜》《我隻合獨葬荒丘》《腸斷心碎淚成冰》《夢回寂寂殘燈後》等,其中保存了一些真實而生動的細節,無意中存留了她的愛情檔案。現從中鉤稽出若幹生動片斷,供讀者和研究者參考。
1924年4月末,評梅突患猩紅熱,頭痛吐血,遍體紅斑,一病就是四十多天,默咽著人間一杯一杯的苦酒。在病危時,評梅給家人、友人都寫了遺書,壓在枕頭底下。在這種舉目無親、瀕臨死亡的境遇中,君宇對評梅精心照顧,好幾次夜深時到很遠的地方為她配藥。有一次評梅昏迷了三小時,剛睜開眼,就發現君宇正跪在她的床前,雙手握著她的手,熱淚濡濕了她的手背。極為感動的評梅對君宇說:“你不要難受,我不會輕易就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