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什麼要和自己過不去(3 / 3)

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好評,就去刻意改變自己,扭曲自己,迷失自己,因一失之累,煩惱一生,痛苦一生。人們對一個人的看法總是像各種各樣的多棱鏡,不會一致說好,即使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說不好。

2003年3月,一位旅遊者在意大利的一座山上,發現一塊墓碑,碑文記述了一位名叫托比的人是怎樣被老虎吃掉的。據說這塊墓碑是柏拉圖和他的學生為托比樹立的,大意是這樣:托比從雅典來意大利講學,途經此山,發現了一隻老虎,進城後跟別人說,但沒有人相信他,因為在這座山上從來就沒有人見過老虎,不僅這座山上沒有,而且周圍的山上也沒有。

托比堅持說見到了老虎,並且說是一隻威武雄壯的老虎。可是無論他怎麼說,就是沒有人相信他的話。最後,他說,我帶你們去看,如果見到了真老虎,該相信了吧。於是柏拉圖的幾個學生跟他上了山。可是漫山遍野找了個遍,就是不見老虎的影子,甚至,連根老虎的毛也沒有看見。但托比仍對天發誓說他確確實實在那棵大樹下見到了老虎,跟他去的幾個人都說,你當時一定是看花了眼。你最好還是不要說確實看到了老虎,否則人們會說我們城邦裏來了個最會撒謊的人。

我怎麼會是個撒謊的人呢?我的的確確是見到了一隻老虎,怎麼就沒有人相信我呢?在接下來的日子,他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逢人就說他沒有撒謊,是誠實的,確實是見到了老虎。可是說到最後,人們不僅見到他就躲,並且在背後還議論他:看!這就是從雅典來的瘋子。本來來意大利講學,是想成為有學問和道德修養的人,現在,卻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瘋子和撒謊者。

他怎麼也想不通,他發誓一定要讓人們相信自己是誠實的。為了證明自己確實見到了老虎,在他來到意大利的第十天,他買回了一支獵槍就上山了。他要找到那隻老虎,並且要把那隻老虎打死帶回來讓全城的人都看一看,證明他沒有撒謊。然而,他這一去就再沒有回來,三天後,人們在山中發現一堆撕碎的衣服和一隻腳。經城邦的法官驗證,托比是被一隻重量至少有五百磅的老虎吃掉的。托比並沒有撒謊,他確確實實在這座山上見到了一隻老虎。

這段碑文是誰寫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段碑文給了世人這樣一個啟示:世上有許多不幸,都因急著向別人證明自己的正確。那種急於證明自己的人,其實就是在尋找一隻能把自己吃掉的老虎。在事實和真理麵前,真正的智者都是走自己的路,任別人去評說。

一個人重視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看重眾人對自己的評價是可以理解的,做得適度,還能表現一個人的自尊,但如果過度了,則是一記暗傷。

有時候屈辱可以成為前進的動力

說到屈辱,最廣為人知、最被人稱道的,恐怕就是韓信受胯下之辱的事跡了。

韓信年輕時,家窮,整日遊手好閑,什麼都不願幹,他身強力壯,卻靠討飯過生活,表麵上一無所長,家鄉人都瞧不起他。

有一天,一群無賴攔住韓信,其中一個說:“如果你有膽量不怕死,你就把我殺了;如果你怕死,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否則絕不和你善罷甘休。”韓信狠狠盯著他,手不自覺地攥緊了,過了許久,他鬆開手,趴在地上,從那人胯下爬了過去。為此,家鄉人更瞧不起他了。

屈辱,可以成為泯滅一個人理想之火的冰水,也可以成為鞭策一個人發奮成功的動力。我們可以非常合理地推測,如果沒有這次胯下之辱,韓信還會不會為我們後人所知,還真值得懷疑。韓信的成功,是他沒有被屈辱打倒,而是從屈辱中奮起。我們現在已無從知道韓信當時的心理感受,但從文字描述來看,有人認為彼時彼境的他,可能更多的考慮是看到對方人多,他無法勝過對方。而我們則認為他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為圖將來幹大事暫且不在意這種屈辱。

像韓信這種胯下之辱,我們可能親身經曆的不多,但一個人被數人圍攻打劫,遭受的屈辱和韓信胯下受辱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韓信從胯下爬過去後,站了起來,而且站到了人前頭,我們更多的人是爬了過去,卻沒有站起來或站起來卻永遠地弓著腰。

遭受屈辱對韓信來說變成了好事。而對更多的人來說,卻是一件壞事,沉甸甸地墜在心底,就像邪惡的痛苦種子,種在心底幸福的土壤中,隨時都會伸出它惡毒的牙齒,刺一下你的幸福。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創造的驅力,愛情的驅力,壓迫、歧視的反作用驅力。屈辱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壓迫,屈辱就像一根鞭子,既能鞭策你鼓足勇氣,奮然前行,也會鞭打得你鮮血淋淋,體無完膚。而鞭柄,握在你自己手裏。

受辱的人,會有三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情況是像韓信那樣從此振作起來,有所作為;一種情況是從受辱的陰影中走出來,但仍然不會有作為;再有一種情況是根本無法從受辱的陰影中走出來,從此萎靡不振、意誌消沉,就此破罐子破摔。

善於從屈辱中學習,實在是成就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記得一位先哲說過,無論怎樣學習,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時學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學會思考,體驗到在順境中無法體會的東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觸實際,去了解社會,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華,並由此開辟出一條寬廣的成功之路。

能夠從屈辱中走出來,即使沒有像韓信那樣的大作為,也是人生的一種成功。

當然,要把屈辱變成成功的動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這裏有種方法提出來以供參考:“兒子打老子”,用阿Q精神勝利法將受辱的不快排遣;設身處地想想比你受辱更大的事例,“原來還有比我更慘的”,以此法來寬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