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連橫合縱,大國博弈(3 / 3)

鬧劇打得如此厲害,秦國還沒來得及摻和,另一個不該摻和的國家卻又摻和了:楚國。借口幹涉魏國的國君子嗣問題,大舉出兵魏國,一口氣拿下魏國八座城池。公孫衍苦心籌劃的相王活動,這下連連吃癟。而幾輪交手之後,公孫衍和張儀,這對老對手的差距也就暴露無遺。兩人在戰略眼光和心態拿捏上,都堪稱頂級高手,但公孫衍與張儀的最大差距,卻是做事的步驟手段,比起張儀步步為營經營來,貴族出身的公孫衍,卻常是步子邁得太大。高手過招,丁點的差距,就是謬以千裏的後果。

公孫衍的翻盤

公孫衍的合縱,連遭了好幾次打擊,而身在秦國的張儀,也跟著乘勝追擊:公元前323年,秦國也連續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和平周。這時候的魏國,向西被秦國打,南方又被楚國打,好不容易拉上關係的齊國,也一下關係冰冷了。可謂要多失敗,有多失敗!

焦頭爛額的魏惠王,一怒把丞相惠施撤職。身為魏將的公孫衍,也跟著靠邊站。而身為秦國相國的張儀,卻把自己當作一顆炸彈,緊接著扔過來:入魏。

這次張儀來魏國,不是出使,也不是恫嚇,卻是來求職。

說起來,張儀也是一肚子苦水,自己在秦國,多年來風光無限,建功不斷。但是仇恨也拉得多,在秦國官場上,基本就是光杆一條,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秦王的支持。但曆史的教訓告訴張儀,這個依靠,才是最不靠譜的,前麵商鞅的例子,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在秦國地位越高,功勞越大,風險也就越大。而且見好就收都沒用,自己一旦退一步,接著就會被各種清算。

所以張儀經過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道妙計:與其在秦國過這種刀頭舔血的生活,還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主動辭去相位離開秦國,既讓秦國的這群仇人們稱快,又能以退為進,繼續變換戰場,推行自己的連橫政策。

他找到的第一個戰場,就是魏國。

公元前323年,造訪魏國的張儀,很快接替惠施,成為魏國的新相國,他就像一塊秦國扔出去的膠水,一下就把魏國,牢牢綁在秦國的戰車上。掛著魏國的相印,其實卻還是秦國人,更深的戰略目的,卻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也就是把魏國變成秦國的小弟,給天下國家做一個表率。

照著張儀的這個盤算繼續下去,接下來的步驟,就是秦國以魏國作為跳板,進攻自己的主要敵人。這樣秦國出兵,魏國提供戰場,兩家配合默契,必能橫掃中原,第一個進攻目標,就是秦國的最大強敵:齊國。

這時候的齊國,還是齊威王在位時期,也是國力蒸蒸日上的時候。對於秦國的這場東進行動,齊威王也並不慌張,因為此時他正擁有一個孫臏之後,堪稱東方軍界第一人的將星:匡章。

匡章這個名字,今天知名度不高。但是在秦國這次進攻打響前,他的名號卻很響亮,倒還不是軍事成就,而是他的家庭糾紛。

當年匡章年幼時,其母親被父親殺死,這段掌故被齊威王得知後,戰前齊威王特意鼓勵說隻要你打敗了秦國,回來就風光厚葬你的母親,沒想到匡章毫不領情,說就算是死,也不能這麼幹,因為這等於侮辱了我的父親。

對於匡章這個打臉,齊威王非但不生氣,反而非常欣賞。因為先做孝子才能做忠臣,從匡章這番表現裏,他看到的正是一個對父母忠孝、鐵骨錚錚的漢子。因此齊威王高度信任他,給予他專斷之權。

這是橫掃東方的齊國軍隊,與已經聲名鵲起,以強悍戰鬥力名滿天下的秦軍之間,一次火星撞地球般的碰撞。但沒想到對決還沒開打,齊國這邊的新聞就不斷傳出,最爆炸的新聞,就是傳說匡章已經和秦國勾搭上,連什麼時候投降都商量好了,各種消息滿天飛,說得有鼻子有眼。

消息傳來後,齊威王倒是十分淡定,相反秦國這邊十分興奮,竟真個以為匡章要變節了,於是在毫無防備下,匡章的齊軍突然發起進攻,把得意揚揚的秦軍殺得大敗。這是自商鞅變法之後,一直無敵的秦國軍隊,第一次悲慘的失敗。

得勝的齊國,也確立了他足以抗衡強秦的國家地位。但對張儀來說,最嚴重的後果卻不是這個:本來想得很美滿,把魏國好好拉住,然後一舉打敗齊國,秦國的東出大業,就可以一馬平川,沒想到上來就吃個癟,被齊國好好教育了一頓。

教育的後果,更是局麵大反轉,最感灰頭土臉的倒還不是秦國,反正齊國離得遠,打不過就撤回本土而已。但魏惠王卻不幹了:自己的魏國,可在人家齊國眼皮子底下呢!本來指望著狐假虎威,借秦國的力量暴揍一頓齊國,還能撈些好處,這下好處沒撈到,秦國軍隊拍拍屁股走人,齊國的刀尖子卻頂到了自己臉上,這可如何是好?

氣急敗壞的魏惠王轉過臉,正看到滿臉懊喪的張儀:替罪羊這不是現成的嗎?

這下張儀苦日子來了,先被魏惠王罷免了相國職務,罷免的可不隻是一個相國,更是張儀多年以來苦心營造的魏國小弟身份。這下張儀被轟回了秦國,一直竭力為聯合抗秦奔走的公孫衍,身份更扶搖直上,提拔成了魏國的相國。這也就意味著,張儀之前多年的連橫苦心,經過這場秦國遠征大敗,一下子全部白費。忙活一場,終點又回到起點。公孫衍的合縱,這下又占據了上風。

兩大巨頭

張儀被轟走的同年,魏惠王也溘然長逝。已經是魏國國相的公孫衍,身份地位更如火箭速度般,一路地躥升起來。他不但是魏國的重量級首腦,而且名聲更傳遍列國,得到了中原國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