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金錢、為了自我,不僅不是卑鄙的、可恥的,反而是高尚的、合理的。資本主義製度的全部文明都是在這種價值的支配下創建起來的。同時,這種價值觀造成的後果必然是人的真正價值的淪喪。現今資本主義社會中所出現的頹廢、道德沉淪、抑鬱、失落、空虛、絕望、缺乏信仰和信賴等,所有這一切,就是人的真正價值淪喪的尖銳表現。現代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早就察覺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也正因為此,現代西方關心人自身存在的哲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他們相信人可以通過自身的理性努力而使這種狀況有所改觀。
資本主義製度之所以直到現在仍然有生命力,與這種價值觀仍然有巨大的市場是分不開的。從根本上把人說成是“自私的動物”,這是不正確的;但說在資本主義時代人還沒有走出“自私的動物”的境界,這是有道理的。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鬥爭,說到底是兩種不同價值觀的鬥爭,社會主義主張集體主義,主張把人民即大多數人的利益置於首位,這種價值觀符合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社會主義價值觀一旦取代資產階級的價值觀,人類就將開辟一個社會主義的新時代。
(二)資產階級開創了一個不安定的時代
“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係,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由於金錢和利潤的驅動,資產階級本能地要采用最先進的生產力,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然導致生產關係的變革,這種變革並不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根本改變,而是在資本家所有製範圍內的變化。但正是這種變化,引起了一切社會關係的變化、動蕩,使整個社會處於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之中。
封建社會末期,封建貴族和地主階級是保守的、封閉的,沒有任何活力和進取精神。同他們相比,資產階級則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具有曆史首創精神的階級。為了利潤,資產階級注定要消除那種固定的、僵化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曆來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一切新形成的關係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這既是資本主義生存的基礎,又是它不可能永恒化的內在根源,即這種動蕩必將導致資本主義自身的毀滅。
處於不停的動蕩、變化、永不安定的社會中的人們,不得不用冷靜眼光來看待他們的生活地位和相互關係,他們認識到以往那種穩定不變的生活不存在了,人們處於焦慮不安之中。人們生無寧日,人們自己把握不了自己,人自己的活動把自己變成了一種不得安寧的存在物。當然,從辯證的觀點來看,這種不得安寧並非絕對的惡,它是構成人自身不斷進化的內在動力;但也的確存在惡的一麵,即資本主義製度從根本上講是不合乎人性的,它引發各種動蕩的內在根源是少數人為了發財致富,而不是為了人自身的發展和完善。
(三)資產階級創造出了巨大的生產力
資產階級對生產工具,進而對生產關係,進而對全部社會不斷進行革命,使它在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過去哪一個時代能夠料想到有這樣大的生產力潛伏在社會勞動中?《宣言》
寫道:“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果。它創造了完全不同於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跡;它完成了完全不同於民族大遷徙和十字軍征討的遠征。”資產階級奠定了現代文明的真正基礎。人的創造力和生存能力是巨大的,但必須有一種適當的形式和方法才能把它揭示出來和激發起來。在人類發展的資本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自由競爭、市場經濟,就是最有效的形式和方法,與束縛人的封建製度相比,資本主義製度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宣言》對資產階級的這個評價是符合當時實際的,但《宣言》作者未能預見到的是,當資產階級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帶向世界,使生產力空前發展起來的同時所產生的嚴重後果——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短缺。整個《宣言》未提及環境和資源問題,這是一個缺憾,但這個缺憾是可以理解的。馬克思、恩格斯也不能超越他們自己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就算說這個問題也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四)資產階級引領了曆史向世界曆史轉變的趨勢
大工業把世界各國人民互相聯係起來,把所有地方的小市場聯合成為一個世界大市場。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了全球性的,過去那種地方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麵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麵的互相依賴所代替。它把一切野蠻民族都卷到了文明中(當然,這個過程是以野蠻民族的慘痛犧牲為代價的),使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都成了世界性的,曆史正在從民族的、國家的曆史向世界曆史轉變,這是不可阻擋的。現今人們熱切關注的全球化不正是上述過程的繼續和深化嗎?
這一曆史趨勢首先是由資產階級開創的。農村的愚昧、世界上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和地區,都將被資產階級的發展所改變。“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宣言》這裏所說的是對當時資本主義向世界發展趨勢的正確描述,後來世界發展的實際也提供了部分例證。但不是說那個時代民族的、國家的曆史已經轉變成為世界曆史了。事實同樣證明,資產階級向世界的發展並非是絕對的。現在看來,資產階級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實現了兩個“從屬”,表現在它今天在世界範圍內確立了統治地位。但我們也可以說,資產階級並未完全實現上述的兩個“從屬”,它必然會遭到落後地區國家和民族的反抗和抵製。更不能說這種發展一定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和地區都無例外地發展起來。因為資產階級向外擴展是為了實現它自己的利益,並非是為了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真正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