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身份與親情的背離(1 / 3)

第十二章 身份與親情的背離

下午的陽光暖暖地映照著小院,牆頭上那幾隻碩大的南瓜,在太陽下笑開了眼,小雨宸歡快地追逐一隻小花貓,一切都給人其樂融融的感覺。

有昌為母親將滿滿兩筐蔬菜拿到車上,他將車子綁好,對母親說:“媽,好了。”

母親欲要推起小推車,有昌忙對母親說:“媽,我來推。”

他推起小車,母親難以受用地說:“昌,讓媽推吧,年輕人推個小推車寒磣。”

“不寒磣。”

一家人緩緩地走著,宸宸趴在奶奶的肩上,用小手捏起奶奶的耳朵。

母親對有昌說:“咱宸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摸著我的耳朵,捏著捏著就睡著了。看樣子,她又想睡了。”

有昌笑笑,母親又說:“咱宸沒少跟我受罪,我把她放在車上,讓她趴在菜框上。大夏天,太陽烤著,到了集市上,放下車子一看,她早就睡著了。”

有昌和母親出了小區,走在寬敞的馬路上。母親看著小孫女,說:“咱宸兒稀罕她奶奶,可我也擔心咱宸每天和寒酸的奶奶在一起,長大了每天紮在窮人堆裏。”

母親的話讓有昌內心一陣酸澀,他抬頭望著眼前的景象。三年裏,這裏沒有太大改變,雜貨鋪,五金鋪,蔬果店,小飯館,理發館一一呈現,沒有大都市的繁華,卻也顯的熱鬧。

路過一段小橋,到了菜市場,市場不大,很冷清的樣子,看起來,賣菜的人比買菜的多。母親對有昌說:“咱的攤在最前麵,從前在橋邊上,那裏人多,宸愛溜達不安全,現在在這頭,人少,那些講究的人都知道我在這裏,每天下班都會過來找我。”

到了母親所說的位置,有昌放下小推車,將車中的菜筐提下來,母親在甬道上鋪開一條壞掉的電熱毯,又放一個小馬紮,對宸宸說:“宸在這裏坐著,幫奶奶吆喝吆喝。”

小雨宸坐到馬紮上,嗲嗲地喊:“賤賣菜菜。”

母親擺好了地攤,放好板凳,祖孫兩人緊挨著,時不時喊上一聲,這讓有昌心裏湧起一股酸澀的滋味。

地攤上,整齊地擺放著韭菜,芹菜,菠菜,茼蒿,海菜,萵苣。小寶姐姐雪燕緩步走上前來,雪燕看見有昌,黝黑的臉孔上滿是笑意。

“有昌回來了?”

有昌深沉地一笑,他望向雪燕,三年的時間,她的身體有些發福,粗短的腿微微叉開站在母親麵前。

雪燕用手擼下綁在頭發上的頭繩,大手嫻熟地重新在後腦勺別起來。她看著地上擺開的蔬菜,問道:“嬸,黃瓜還是三塊?”

“是。等晚上賣不出去,再降降價。”

“嬸,要我說,你這菜賣不完,拿回家丟了,喂雞喂鴨,也不能壓價,那就丟了這小園菜的身價了。”

母親心裏明白雪燕擔心自己搶了她的生意,隻好笑著點頭讓她放心。

“前些天聽你說身體不舒服,沒休息幾天?”母親關切地問。

“操心的命,在家也清閑不了,還不如出來擺攤。”

“你還年輕,可不能把自己累壞了。”

“活著就是累,什麼都貴,辛苦一輩子買不起一套房,我家那口子,三天兩頭和他那些不著四六的兄弟賭,莊稼地都不種了,一門心思要在賭桌上贏回個金山銀山來。”她爆豆一般發著牢騷,母親笑說:“怎麼了?你可是住上樓房的人了,怎麼說這樣的話?”

“社會變了,人心浮躁了,沒有哪一個年輕人能安下心來種莊稼,都一個勁想要往錢堆裏紮,可是誰都能紮進錢堆裏,那錢還叫錢嗎?”

“嬸,聽你說話心裏真亮堂,你不怪政府,不怪黨,隻怪自己是個窮苦老百姓。”

“是啊,人要知足,不能怨天怨地,咱過去睡土炕,蹲茅坑,沒日沒夜地滾在莊稼地裏,那日子不也一樣過?”

“是啊,要怪就隻能怪我命不好,生了兒子,睡覺都想著為他結婚買房子的事。”

“日子會好的,不用愁,”

“能不愁嗎?我自己的事情還忙不過來,這不,大寶這些日子每天纏磨著我和他去相親。我這個當姐的,雖說和他沒有血緣關係,可怎麼說,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我能眼睜睜看著他一輩子打光棍嗎?”

“是啊。”母親歎一聲,盡管,她心裏知道雪燕人情淡薄,可是,她的話也是合情合理。

“雪燕呀,你媽一輩子沒少吃苦,為了大寶小寶操碎了心,你媽走了,這兩個寶還得你多照顧著點。”

“嬸,就算我有那份心也得有那份力呀?”雪燕說話間看到自己攤位上的顧客,忙疾步走回去。

母親對有昌道:“老百姓的日子不容易,想想,舊村改造也就是給了咱們一套新樓房,不用睡土炕,蹲茅房了,其實,老百姓的日子沒有多大改變。”

有昌起身走過身後的綠化帶。在綠化帶的後麵,是一條流水涔涔的小河,小河的上遊就是石中玉居住的別墅區,在那裏的河水清澈見底,偶爾可見水中自在的小魚,而這裏卻髒亂不堪,河邊到處是菜葉和各種垃圾。

有昌側身站著,這讓他的目光即可以看到這條安靜的河流,又可以看到腳邊的綠化帶。

他點燃一支香煙,香煙繚繞中回想著石中玉。

小時候,他們一起吃臭豆腐,讓對方聞自己臭臭的口氣;一起去祈山用彈弓打麻雀;一起挽起褲腳在河套子裏摸魚。可是,現在,自己卻連見他的勇氣都沒有了。

有昌看著河岸上那些髒亂的垃圾,看著那些小商販們隨手丟棄的腐爛的水果和蔬菜,對於身份的認識多了一些內省地意味。這些每天為生計忙碌奔波的人,也許,他們的腦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賺錢養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