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8 天使魔鬼(2 / 2)

但是,他卻忽略了一點,任何一個空間裏,即使是國王,也沒有剝奪他人生存的權利。他必須付出代價。當然,審判並不一定是送往絞刑架,還可以是精神上的判決與控訴。

所以,當他完成了人們曆史上最盛大的頂禮膜拜,當他控製著人們追尋著自己最原始的欲.望,他感受到了一股難以名狀的憎恨,他發現人們為之瘋狂的隻是他身上的香水——那二十五名處.子調製而成的香水,這隻是一張可惡的麵具,而他隻是一個可笑的替代品、一個可悲的傀儡,依舊沒有人看到他的真實麵目。於是,他不知所措,他悲痛欲絕,他傷心絕望。

最後,他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用掉了全部的香水,晶瑩的香水宛如降落自遙遠的星辰,迸發著耀眼的光輝,愛戀從他的身上傾瀉而出,人們麻木汙穢的臉上綻放出癡迷的神情,仿佛不知如何訴說這樣的情感,人們像洪水猛獸一般撲向了他,分食了他。當他用自己的天賦來征服世界的時候,上帝就讓這天賦變成了詛咒,跌入了永不熄滅的地獄之中。

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不是什麼天使,他隻是帶著天使能力來到世界上卻墮落入地獄的魔鬼。德國作曲家貝多芬最大的天賦就是音樂上的才能,就像格雷諾耶之於氣味,但是他們同樣在身體上都有缺陷,貝多芬失去了聽力,在無聲的世界裏度過了餘生,而格雷諾耶則沒有氣味、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但是貝多芬並沒有因此而憎恨誰,藐視誰,而是把全部的熱情投入到音樂中,如他自己所說“奉獻給全人類”。格雷諾耶卻在心底算計,醞釀著災禍然後躲在黑暗之中幸災樂禍,所以,他最終看到了人們無視他、忽略他的真相,讓他所有的盤算都落了空。最後,他喝下了自己製作的毒藥,完成了命運對自己的詛咒。

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在埃文-貝爾的鏡頭裏,他既是天使也是惡魔。他的純粹,他的單純,他的執著,他的專注,還有他的天賦,是來自於天使潔白的羽翼,沒有被這個彌漫著惡臭的世界所玷汙,始終遊離在可怕的空間之外,他的沒有氣味讓他不存在於這個世界,同時也讓他淩駕在這個世界之外,始終以一種冷靜而淡漠的目光看著這個世界;但另外,他的偏激、他的算計、他的狂熱、他的黑暗,同樣還有他的天賦,也讓他身上的天使羽翼一點一點墮入了黑暗,惡魔在他的身後張牙舞爪,惡魔在吞噬了一個個祭品之後,最終將他自己也吞噬了下去,為他傳奇而瘋狂的一生畫下了句點。

除了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之外,埃文-貝爾的電影裏還簡單而生動地勾勒出了一個個形象,膽怯的乳母、冷酷的加拉爾夫人、貪婪的巴爾迪尼、自大狂傲的裏希斯,從貴族到民眾,每一個人都像是格雷諾耶身上的一麵鏡子,他們都是悲哀的,但卻又不值得同情。這每一個角色最終的歸宿,都在暗示著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的結局,他們看似贏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但卻轉眼煙消雲散,就如同那些劣質的香水一般,瞬間迸發的香氣卻馬上轉瞬即逝。

在埃文-貝爾鏡頭之下的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諷刺的更是這個社會上無數衣冠整潔的人們。人們屈服於強權、屈服於金錢、屈服於欲.望、屈服於命運,而屈服之後,又可以雲淡風輕地忘記自己懦弱的景象,就像格拉斯的民眾一般,瘋狂的欲.望派對之後,默默地穿上衣服,不再提起這件事,然後拉一個替罪羊來試圖毀滅事情發生的證據。

在這個社會裏,利用戰爭達成利益交換目的的政客,利用黑暗交易剝取民眾利益的股市經紀人,利用慈善事業掩蓋金錢來源的黑社會,利用外貌身材實現升職的小人,利用廉價勞動力掠取差價利益的資本家……這些人其實都是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他們雖然不直接殺人,但他們的手上都沾著不同人的鮮血,他們的罪惡也許沒有公布天下,但他們的內心是知道這一點的。

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是惡魔,但他希望有人能夠撕下他的麵具,揭露他的真相,可惜的是,沒有人達成了他的心願。所以,他選擇了自己完成了上帝的詛咒,他將那一瓶絕世香水灑在了自己的身上,完成了最終的輪回。所以,至少,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是一半天使一半惡魔的天才。

“一半天使一半惡魔的天才”,“電影手冊”用這樣一句精煉的總結性話語為“香水”這部電影下了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