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埃文在視覺、音效、剪輯等多方麵依舊保持了超高的水準。
電影中不斷閃回出現的黑白場景鮮明對比著,粉色、白色、黑色、灰色等色彩的運用,將角色的特征不動聲色就勾勒了出來,屬於妮娜的白色和粉色,屬於黑天鵝、莉莉、艾瑞卡、貝絲的黑色,還有屬於托馬斯的灰色。這種巧妙的顏色對比就是一種心理暗示,在視覺效果上對觀眾的認知產生衝擊,無辜與邪惡的較量、純真與黑暗的對立,不同於埃文在‘香水’、‘荒野生存’、‘朱諾’等作品之中的飽滿色彩,也不同於‘在雲端’、‘血色將至’、‘一天’等作品裏複古風格,這一次埃文將‘神秘肌膚’裏那抹不去的幽藍又更進一步,完完全全意象化了鏡頭語言,堪稱神來之筆。
顯然,埃文並不僅僅滿足於對鏡頭、色彩的運用,電影裏鏡頭的剪輯重現了‘在雲端’裏的淩厲,幾乎所有的轉折和變化都模棱兩可地歡笑著,莉莉和妮娜的臉部轉換,妮娜現實與幻想之間的變化,鏡子中折射人影的異變,這些驚人的細節伴隨著扣人心弦的音樂,讓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思考著:到底什麼是幻覺,什麼才是現實。
同時,埃文對於影片時間流程和節奏感的掌握依舊頂尖,他很清楚自己的影片需要鋪墊到什麼時候,需要在什麼時候爆發,又需要在什麼時候升華到新的高度。每一個片段都不可或缺,每一個片段都為展現妮娜人格分裂的過程進行著鋪墊。
埃文對於節奏的掌握,既不會像大部分文藝作品一樣始終偏於平淡,也不似恐怖電影那樣頻繁越界,而是始終在緊繃和鬆弛之間來回切換,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在電影播放時間裏越來越投入、注意越來越集中,直到最後氣氛上已經烘托到一個高點時,同時將故事代入高潮。這時觀眾的心理徹底被擊穿,在最投入的時候感受到最強烈的震撼。這種心理暗示手法,在埃文的手中被無限最大化了。
‘天鵝湖’的故事即使不看芭蕾也基本在全球家喻戶曉,而埃文通過自己的才華把故事、劇本和自己的導演技巧完美地平衡在了一起,不得不稱之為大師!
電影之中的一眾角色,在埃文的調.教之下精彩得讓人無法直視。
娜塔莉的表演層層推進,從最開始的無辜和純真,到情緒的掙紮和變化,最後完成人格分裂的蛻變,每一個細節的變化都在娜塔莉細膩而真實的表演之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在埃文略顯刻意的特寫鏡頭之中,娜塔莉眼神之中激烈的情緒掙紮讓所有觀眾都感受到了如同地獄般的緊迫感,這毫無疑問是娜塔莉演員生涯最具突破性的演出,也是最佳的演出,在埃文的鏡頭裏,娜塔莉的表演堪稱完美。
專橫跋扈的艾瑞卡,在梅麗爾的演繹之下,頗有一種無處不在的壓迫感,讓人莫名有一種窒息的壓抑,梅麗爾對於角色不動聲色的雕琢在埃文的鏡頭之中被無限放大,特別是故事最後部分的驟然釋放,讓人看到了梅麗爾毫無保留、完全投入角色的暢快感。
大放異彩的米拉-庫妮絲絕對讓人驚豔,是電影的最大發現,張揚、自信、狡黠、無拘無束的角色色彩在米拉的演繹下被發揚光大,最精彩的一場戲絕對是和娜塔莉的情.欲.戲,逼真寫實、張力十足,讓人拍案叫絕。
最後埃文在演員的位置上也依舊精彩,托馬斯這個角色在埃文的演繹之下充滿著情.欲的誘.惑,卻又帶著禁.欲的矜持,即使戲份再少也依舊讓人無法挪開視線。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彙來形容觀看‘黑天鵝’之後的感受,我會用‘魅力十足、大師佳作’來表達。她充滿了性.感的張力,卻不流於.色.情,從電影的一開始就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並且與觀眾的情緒時刻保持同步,她是如此緊張和激烈,尤其是推向高潮的尾聲,幾乎能讓觀眾啞口無言。而這一切,又與演員的精彩表演時刻互相牽扯著。埃文不愧是當今最為導演大師的代表人物之一,靜下心來體會這部電影所帶來的精彩,無論是驚悚還是壓抑,這個故事、這部電影,都會讓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