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停了下來,沉默不語,開始思考。過了一會兒,她說:“那我先去洗澡,洗完澡看動畫片的時候,邊看邊玩積木,可以嗎?”
我微笑:“嗯,這是一個好辦法,既遵守了約定,又玩到了積木。”
嘟嘟開心地放開手中的積木,去洗澡了。
想要與孩子共情,我們不妨先嚐試用這些句式來跟孩子說話:
我很理解你現在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委屈……我知道你很傷心……我知道你特別渴望……我知道遇到這樣的事情你很難受……我明白你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這些話語都在傳達給孩子一個信息:我理解你,我懂得你的情感,我看得到你的內心世界,我永遠和你站在一起。孩子會感到溫暖、安全,從而願意向你傾訴。
除了說出來的話語,我們還可以使用肢體語言。
人際互動中,有大量信息是以非言語形式傳遞的。共情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目光、麵部表情、身體姿態、動作變化等向孩子傳遞鼓勵、安慰,也可以適當使用擁抱、撫摸、親吻等手段。這些非言語行為,有時候比言語更能讓孩子感知你的認同和理解,同時還不會幹擾孩子的持續傾訴。
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曾經……和你現在一樣”,來讓孩子感覺他並不孤獨,他遇到的問題並不可怕。然後再告訴他“後來爸爸媽媽嚐試這樣做……你可以試著……”來幫助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共情對話方式讓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視角看問題,孩子的抵觸情緒相對較弱。
通過共情,孩子會感到自己被理解、悅納,從而感到愉快、滿足。
表達共情要注意說話方式,並善用軀體語言。
使用共情時,語氣和表情都要自然生動,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演戲”,否則會弄巧成拙。
四、告訴孩子“為什麼”
西方講究因果關係,東方講究情和理。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父母都應該在理性提出要求之後,把原因向孩子解釋清楚,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或是為什麼不能那樣做。隻有這樣,他才容易心悅誠服地執行。
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接孩子,旁邊一位媽媽也在接女兒。這位媽媽對女兒說:“快點,我還要去逛街,你快點。”
小姑娘嘟嘴:“你去逛街為什麼叫我快點?”
媽媽:“你跟我一起去。”
小女孩:“我為什麼要跟你一起去逛街?我想回家。”
媽媽皺起眉頭:“叫你去就去,哪來這麼多廢話。快點快點!”
然後這位媽媽拉起孩子的胳膊,匆匆把孩子帶出了教室。
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父母向孩子提出一個建議、要求,孩子立刻問:“為什麼我要這樣做?”父母如果心情好,可能會給孩子解釋原因;有些時候父母心情不好或者比較著急,就會直接說“聽我的沒錯”、“我叫你做你就做,哪來這麼多為什麼”;還有些脾氣更不好的父母,在孩子拒不執行命令、反複追問“為什麼”時,直接揍一頓了事。
這樣的結果,常常導致孩子的叛逆抵觸。
如果希望孩子將來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不能在幼年時代用強製的方法要求孩子執行命令。家長不解釋原因,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做事,一味地跟孩子說“聽我的沒錯”、“你不要整天問為什麼,照做就行”之類的話,隻會讓孩子無法自己思考,也容易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矛盾衝突加劇,更會使本來簡單的事情耗費更多時間才能完成。
上麵那位小女孩,意思已經表達得夠清楚:她不喜歡陪媽媽逛街,她想回家。這種情況下,媽媽其實可以先把孩子送回家,由孩子的爸爸、奶奶等其他家長照顧,然後自己去逛街。如果家裏其他人沒空,媽媽逛街必須帶著孩子,她也可以跟孩子說清楚理由,比如“寶貝,家裏現在沒有人陪你,媽媽不放心你一個人在家”或是“媽媽非常喜歡你,希望你時時陪在媽媽身邊,所以逛街也想邀請你一起,可以嗎?”等。
如果能給出孩子理由,孩子就會很容易接受。
說清楚理由,除了容易讓孩子接受,也有助於孩子通過家長的解釋掌握大量常識,這對豐富孩子的知識、增長他的眼界都有好處。
比如當孩子看了半小時動畫片後還想繼續看時,你可以在提出關閉電視機的要求後,清楚告訴他電視、手機、電腦等對眼睛的傷害;比如不允許孩子玩刀、火等,就要告訴他危險物品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他人;比如你不希望孩子亂動你的東西,就要告訴他“大家都不喜歡別人亂動自己的東西,如果你想要使用我的物品,應該先征求我同意”……當孩子知道理由,他就會曉得該怎麼做,並且可以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其他場合。而單純對孩子說“你照做就好”,孩子就學不到任何東西。
有些時候,孩子可能會把一些與他無關的事情攬上身,這時候我們應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並給予解釋說明。
有一次,我感冒發燒了,回家之後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擁抱嘟嘟。嘟嘟沒有問我為什麼,卻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我趕緊告訴她:“媽媽生病了,沒有力氣抱你,也怕傳染你,所以不敢離你太近。等媽媽病好了,我們抱一整天,好嗎?”
嘟嘟疑惑的眼神變成同情的眼神:“生病好可憐,等你好了,我抱你。”
我相信很多家長遇到過類似情況。如果我們不說明,孩子也許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導致父母不願意擁抱他。所以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孩子解釋清楚,父母的這些行為與他無關,請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