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學生剛上小學就表現出嚴重的厭學傾向,對於學習沒有一絲一毫的興趣。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源就是家長在早教的過程中太過重視學習,一味逼孩子學功課或才藝,揠苗助長,反倒讓孩子早早失去了學習興趣。

陶行知說:“教育是什麼?教人變!教人變好的是好教育。教人變壞的是壞教育。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不教人變、教人不變的不是教育。”

葉聖陶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麵說,就是培養習慣。”

習慣受潛意識支配,一旦某個行為經過不斷強化,形成進入潛意識的習慣,它就會根深蒂固地埋進大腦深處,內化為人的素質。比起知識的全麵灌輸,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教育應該是培養好習慣,鍛煉孩子的能力。幼兒時期培養良好的反應傾向、思維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遠遠高於後來的教育收益。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對“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斷標準是: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於終身繼續學習的動力和基礎”。

我們在早期教育時,需要培養孩子哪些方麵的能力與習慣,才算是為孩子提供了有助於終身的動力基礎呢?

1.鍛煉感知覺

孩子從小的感知器官處於不完善階段,隨著成長,各個功能也在逐漸成熟。我們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利用聲音、語言、視覺等刺激性感觀來促使孩子對世界產生認知能力,為孩子將來能夠細致觀察生活打下基礎,也為他進一步地探索、認知、發展社會性、適應生活打好基礎。

2.鍛煉語言和思維

孩子的語言能力要經過三個階段,最開始是模仿時期,也就是咿呀學語期,表現為對外界的聲音很感興趣,會嚐試用隻有他自己聽得懂的話與家長交流。第二階段是理解階段,孩子開始對家長說的詞句進行分析理解,慢慢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思維。第三階段是表達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可以與大人進行簡單對話,用簡短的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我們要抓住孩子的語言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養成他正確表達自己、與他人溝通、理解他人的能力,並通過發展語言來鍛煉思維能力。

3.培養獨立能力

隻有獨立自強的人,麵對困難時才能勇敢上前,努力奮進,發掘出自己巨大的潛力,最終取得成功;而一個做事猶豫不決、缺少獨立思維的人,最終隻會是一個自卑的平庸之人。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盡早學會獨立,為孩子將來的優秀做好準備。

4.形成健全的自我概念

從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開始,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處理自我和他人的關係,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發展良好的自我概念,完善個性。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培養他與人相處、適應社會的好習慣。

5.培養多向思維能力

多向思維就是我們一般常說的“多個角度看問題”。單向思維的人很容易陷入困境,一旦他發現前路不通,就會不知所措。讓孩子學會多向思維,既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提升孩子的創造力;也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6.培養探索與求知的欲望

孩子總是比成人更勇於探索世界,更具有好奇心、求知欲。人生頭幾年,孩子會因好奇心的驅使而學習、探索,並反複練習,直到成功地掌握某一技能。如果你的孩子充滿好奇,喜歡探索,他將會發現以後的學習很容易,也很有趣。相反,如果父母過早地以繁重的興趣班、學習班框定孩子,他就可能覺得學習非常乏味、枯燥而且不自由。

總而言之,比起知識,在幼兒階段,習慣的養成才是更重要的。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忙著知識上的揠苗助長,而應回歸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根本的人格特質與生活習慣的養成——這些才是能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內質。

早期智力開發不等於提前進行學業學習,單純知識傳授式的早教可以說成是畸形的早期教育。

早教目的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培養習慣、鍛煉能力。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以多種方式方法進行價值取向影響、思維訓練和行為訓練,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

養成孩子樂於探索未知世界的品質,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

三、早期教育,請教會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孩子的潛能無限,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有無窮無盡的探索力、發掘力,他們用兒童特有的勇氣,摸索著這個未知的世界,雄心勃勃,興致盎然。

可是,總有一些孩子,一遇事就害怕,怯生生說著“我不行,我做不到”,還沒嚐試便先行退縮。這種自我否定,扼殺了孩子成長的無限可能,讓人扼腕歎息。

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這其中既有先天氣質類型等因素,也有後天教育的影響。但無論如何,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很難變得優秀,這是無可否定的事實。

若想改變這種狀態,除了探明原因對症下藥外,持續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由父母直接給予,但更好的方法是通過父母的引導,最終達到孩子能夠自主進行自我暗示的狀態。

《心理學大辭典》對“心理暗示”的解釋是:“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或行為產生影響。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別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

根據暗示的不同效果,心理暗示分為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消極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