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兩歲開始,我們也像其他父母一樣,每年帶她出門旅行。
4歲那年,我們帶她去海邊,她非常喜歡,每天帶著全套沙灘工具,蹲在沙灘上玩沙玩水,玩累了就套上救生圈去海裏漂浮,十分快活。
我們看她那麼開心,於是問她:“這裏好玩吧?”
她正忙著往沙子上澆水,頭也不抬:“特別好玩,比公園裏的沙池還好玩。這裏有水,公園裏沒有。”
我們繼續問她:“你覺得這裏漂亮嗎?你抬頭看看,藍天白雲椰子樹,多美啊。”
她邊以手拍沙,邊心不在焉地回答:“家裏也有藍天白雲,還是沙子最好玩。”
在她心中,這裏好玩,隻是因為有沙和水。
之後的若幹次出行,我們發現,她對那些我們覺得美的東西常常毫無感覺,她的興趣在於蹲在沙堆邊玩一下午的沙子、蹲在路邊看一早上的螞蟻、去兒童公園坐小飛機小火車等。
從兒童心理角度說,學齡前的幼兒,無論她去哪裏,最想去的始終是遊樂場。他對名勝古跡、異域風土、別樣人情的興趣,絕不會大過遊樂場,也不會去思考“別人為什麼這樣活,我應該怎樣活”這種高深的問題。父母逼著他看、聽、想,回來以後還要他說出點感想,這不是帶孩子玩,這是逼孩子厭惡旅行。
孩子到底能從旅行中看到什麼,我們也許不能盡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眼中的世界與大人的截然不同,大人認為的美好與孩子心中的美好是兩回事。大人想當然地以為孩子會在異域中觀察人生、體悟生命、思考人生的意義等,這純粹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在看問題,與孩子的世界半點關係也沒有。
此外,很多時候我們帶孩子出去,住的是全世界雷同的標準化房間,去的是人工痕跡越來越重的景點,吃的是專門做遊客生意的所謂推薦餐廳,接觸到的當地人、當地生活極其有限,匆匆把孩子從一個景點拉到另一個景點拍照留影……這些,真的能算是有意義的旅行嗎?
這種但求留下“到此一遊”照片的走馬觀花式旅行,這種直到我們離開這座城市、這個國家,還覺得此地一片陌生的旅行,除了帶來身體的疲憊和心靈的浮躁,還能帶來什麼?能讓孩子覺得快樂嗎?能引發孩子對人生、世界的思考嗎?
怎樣才算對孩子而言真正有意義的旅行呢?
首先我們要問問孩子,他想要去怎樣的地方。如果孩子最大的喜悅來自於草地上打滾、後山上捉蟲、小溪邊玩水,父母不妨多帶他在自然中走走,而不要強行帶著他去看那些人文景觀。如果孩子的目光不止於自然,我們可以購買世界地圖,或者教他通過看書搜集資料,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大家一起討論決定旅行目的地。這樣也能順便增加孩子對地理知識的了解。
一般而言,學齡前的兒童更喜歡兒童樂園和大自然;至於對人文景物的感受與認知,要到他對人生有體察之後才會產生。所以我們可以在孩子幼年時多帶他去自然風景地,激發他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等他大到可以感受人文之美時,再帶他去人文勝地。
旅行中,我們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他承擔自己的行李和事情,千萬不要孩子兩手空空,家長大包大攬。讓孩子自己背包、自己做事,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當孩子停下腳步觀察時,我們不要為了趕上前麵的景點而一味催促孩子“別看了,快點走”。途中,我們要少拍走馬觀花的景點照,多拍本次旅行難忘的瞬間,比如孩子自己背行李的照片,孩子熱情幫助他人的照片,孩子第一次主動與陌生人交流的照片……這些才是他在旅行中真正的收獲。與孩子一起常常翻看這樣的照片,能夠激發孩子下一次做得更好。
如果真想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讓孩子體驗“別人為什麼這樣活”,最好不要選擇“看景點”式的旅遊。不妨帶孩子到當地小住下來,不去景點,而是坐上公交車,去超市、菜場、胡同小巷;讓他結交幾個當地小朋友,每天一起玩兒;帶他在護城河邊發呆,在城牆腳下跟人聊天……隻有這樣,他看到的才不是人為製造的“景點”,而是真正的生活。
在旅行途中,父母也不妨給孩子準備一本空白的本子和幾隻彩色筆,讓孩子在上麵隨意寫寫畫畫。他會願意把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想到的東西通過想象加工,傳遞到這個本子上,成為他人生中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珍貴合集。
旅行歸來後,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創作。與孩子一同挑選他本次旅行中最滿意的照片,把這些照片打印出來做成照片書,每張照片由孩子口述故事,父母記錄在書上,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又可以為他定格美好瞬間,方便下次喚起快樂回憶。
孩子的喜好與大人不同,大人喜歡的地方未必適合孩子,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孩子身上。
給孩子安排不適合他的旅行,還不如帶他去附近山上走一走。
當孩子蹲在路邊仔細觀察的時候,與其拉起他匆匆趕往下一個景點,不如陪他一起認真觀察思考。
真想讓孩子了解世界、體驗生命,就不要安排走馬觀花、到此一遊式的旅行。
旅行最大的意義不是體驗世界,而是讓孩子更快樂。玩得開心就是贏。
五、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美國西南部生活著納瓦霍人,這是美國印第安土著居民中人數最多的一支。納瓦霍人居住的地方四麵環山,他們將這四麵山奉為神山,稱這片土地為“四角之地”。納瓦霍巫醫曾說:“記住你眼前所見,把目光停在一處,記住它的樣子。在下雪時觀察它,在青草初長時觀察它,在下雨時觀察它。你得去感覺它,記住它的氣味,來回走動探索山岩的觸感。如此一來,這地方便永遠伴隨你。當你遠走他鄉,你可以呼喚它,當你需要它時,它就在那兒,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