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哈哈大笑:“我也想活1000歲。”
之後,我們和嘟嘟一起讀了《活了100萬次的貓》,嘟嘟對死亡與生命的認識更深了一層。
死亡一直以來都是個很嚴肅很沉重的話題,很多家長都不願意跟孩子談論什麼是死亡。
有些家長在麵對孩子詢問“爺爺為什麼不起來”的問題時,不願意直接告訴孩子死亡的真相,而是哄孩子說:“爺爺睡著了,他要睡很久,我們不要打擾他。”
這樣做,不僅會讓孩子對死亡產生疑惑,還會對睡覺產生恐懼。當孩子看到爺爺睡著之後再也不能醒來,他很可能對睡覺產生抗拒、害怕。
也有一些家長,在孩子詢問什麼是“死掉了”的時候,搪塞道:“小孩子不要問那麼多,這不是你應該知道的,等你大了我再告訴你。”
這樣做,同樣會讓孩子產生疑惑,讓他覺得死亡是一件不敢提起的事,是不應該被知道的事情,死亡很可怕,會帶來不幸。繼而,當孩子得知人人都會死亡時,就會表現得格外無助、惶恐。
孩子一天天長大,死亡是個無法逃避的話題。父母越遮遮掩掩,孩子麵對突如其來的死亡,越會無法接受,恐懼、擔憂。及早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讓孩子坦然麵對死亡,並因此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貴,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美國的公立學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正式展開死亡教育,由學生自願選擇這門課程。中小學針對少年兒童的特點,把死亡教育分為好幾類,包括:
消除恐懼。課堂上,老師從自然科學的角度,解釋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告訴孩子們死亡並不可怕,生命是美好的,享受今天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
揭示生命的意義。學校組織孩子到醫院或殯儀館裏,請醫生、牧師講解捐贈器官的重要性,同時告訴孩子,一個人的死亡並不是全無意義,他的器官能夠讓另一些人得到生命的延續。
臨終關懷。老師和醫生帶領學生參加對老人和病人的照料,讓孩子們明白,每個人都應該而且有可能有尊嚴地走到生命的終點。
從心理學研究來看,兒童對死亡的認識有明顯的階段性特點,父母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對孩子進行不同的死亡教育。
0~3歲的孩子完全不懂什麼是死亡,他們無法分辨“死亡”與“分離”的差別,對死亡問題一般也不會有好奇心。
4~7歲的孩子會初次接觸到死亡這個詞,但他們理解的“死亡”很簡單,就是躺下不動、不呼吸。他們不能辨認“生”與“死”是無法共存的,常認為死亡是可逆的、暫時的。此時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認知能力,父母在“死亡教育”時,一是要告訴孩子,死亡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人人都會死亡;二是告訴孩子生命的可貴,培養好孩子的安全意識。
推薦各位父母給四五歲的孩子讀一讀繪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和《爺爺變成了幽靈》,引導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理解人生的必經過程和人生真諦:要正確麵對親人死亡,懂得珍惜每天擁有的快樂時光。
7~12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性,和成年人一樣有悲傷的情緒,這時,父母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看看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是如何出生、長大、老去、死亡……
父母們切記,和孩子們討論“死亡”的時候,不要去嚇孩子,不要讓他們對死亡產生過度恐懼感。
教會人死亡,就是教會人生活。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意義。
對於死亡,再小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回避死亡話題,隻會壓抑他自然的生命體驗和感受,而令這些體驗和感受難以找到疏通的途徑。
談論死亡時,父母不要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否則孩子也會感到害怕、恐慌。應讓孩子知道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死了就不動了、不吃了、不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