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切莫利誘

對孩子幹活的最好鼓勵是微笑、擁抱以及表揚他很能幹,或是當著他人麵褒獎孩子。如果孩子做了家務就給錢,會讓孩子覺得有價值的並不是勞動本身,導致孩子過分注重金錢,輕視勞動的價值;還會讓他覺得他隻是在賺錢,而非承擔應盡的義務。

俗話說“心靈手巧”,其實是手巧心則靈。引導孩子進行家務勞動,可以鍛煉孩子手部功能,進而促進大腦發育。

讓孩子分擔家務,既鍛煉他的動手能力,也能培養他對家庭的責任感,還能幫助他早日獨立自主,更能增強他的自信心,有百利而無一害。

二、讓孩子“自作主張”

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做主,盡可能給孩子“自作主張”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這既是父母尊重孩子的表現,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能力。

有位媽媽對我說過這麼一件事。她兒子兩歲的時候,特別喜歡說“不”。她幫孩子穿衣服,孩子說“不”;她讓孩子吃飯,孩子說“不”;連她把孩子最喜歡的毛絨玩具球拿出來,孩子依然說“不”,然後自己跑去玩積木了。

這位媽媽跟我感歎:“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

我問她是怎麼做的,她說,為了不養成孩子“任性”的壞習慣,她堅決阻止並批評了孩子,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才終於不再反抗。

我很感慨,這位媽媽不知道,孩子這些“不”恐怕不是出於“任性”,而是因為正處在自我意識的萌芽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拒絕父母的要求,多半不是要反對父母,而是想對自己的事擁有主導權。

孩子從兩三歲開始進入自我意識敏感期,這一時期,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從對父母的依賴漸漸走向渴望獨立,表現為常常違背大人的意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從嬰兒時期對父母完全依賴的狀態,慢慢發展到產生自我意識、建立自信、試驗探索的階段,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飛躍。他慢慢感覺到可以掌控自己的行為,進而產生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個人成為獨立的人的重要心理前提。

有些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特點,一味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為孩子做決定,雖然很多時候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可能並不是最好的成長方式。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他們需要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果總是由父母來鋪路,孩子就會有過度的依賴性。

父母一定要正確對待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既要有原則,也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隻要孩子的“自作主張”不會傷害自己、他人,都要給予幫助、鼓勵和支持,使其獨立性不斷發展。選擇和責任是相輔相成的,人的責任感是在不斷地自我選擇中形成的。多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對自己的事做主,也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需要。

隨著孩子長大,他會越來越喜歡“挑戰”父母的命令。父母越是說這件事你做不好,他越是渴望嚐試。這是因為,隨著活動能力的增強,思維能力的發展,孩子會越來越有主見,渴望把自己的想法轉化成行動,並堅信自己可以完成這些事情。因此,他往往違抗大人的命令,去做那些家長不希望他做的事情。

此時,孩子有獨立的想法,但畢竟缺少經驗和能力,所以常常“做不好事”。父母眼裏,這樣的小孩很麻煩,總是闖禍。但是我們要明白,在孩子主動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他的能力會不斷地發展;多給他嚐試的機會,他會發展得更好。

有的時候,孩子堅持己見,不肯聽父母的勸說不做某些危險的事,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對,而是他對那件事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對孩子而言,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大藏寶洞,他們什麼都想知道,他們的每一次行為都是在探險、尋寶。通過觀察、比較、嚐試,他們在摸索這個陌生的世界。每一次堅持己見,都是他們滿足自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的一種方式。探索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重要條件,也是孩子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推動力。從探索中認識世界,將未知變成已知納入自己的知識體係,對孩子來說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但我們也要看到,由於能力有限,孩子往往做不好想做的事情,有時甚至會傷害自己。嘟嘟就有過搶著幫我端碗而打翻熱湯碗,險些把自己燙傷的經曆。所以,家長要辛苦一些,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但,千萬不要過度保護,以至於限製孩子的探索行為。

要培養一個充滿創意和想象力的孩子,取決於父母的引導,是否能夠提供一個讓寶寶探索認識世界的環境。爸媽們不要太過保護,也不要麻痹大意。

在孩子的成長中,有兩個大的轉折點,一個在孩子兩三歲,另一個在青春期,心理學中稱為“叛逆期”、“急速成長期”或兒童的“反抗期”。在此期間,你會感到孩子似乎不像往常那樣聽話,一點小事都可能引發父母與子女間的衝突。有些父母因此火冒三丈,也有些父母因此覺得沮喪、失敗,甚至對自己的教育能力表示懷疑。

父母們不用著急,要明白,在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裏,孩子對父母的依賴與信任遠遠超過青春期。孩子說“不”,或者和父母唱反調的時候,並非針對父母,也非針對某件事,他隻是想表達,他已經長大,他有權利否定一些事情。如果父母能夠用尊重和理解的態度對待他,他的反抗就比較容易得到化解。

總之,在兒童的“叛逆期”出現親子衝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父母們不必惱火也不必沮喪。以接納和理解的態度去傾聽孩子“叛逆期”的心聲,釋放部分權利,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可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我們可以看到,當孩子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他常常會表現出得意、高興的神情,出現“驕傲”、“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如果父母理解並尊重這一點,那麼釋放部分的權利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孩子畢竟是孩子,有時候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