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這樣一個場景:3歲的孩子氣鼓鼓地對你說,剛剛在兒童公園玩的時候,有小朋友打他。你作為父母,首先會說什麼?如果你的第一句話是“他為什麼打你,你怎麼做的?”那麼,我建議不妨試著改成:“媽媽感覺到,你現在很生氣,能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嗎?”

前者是我們經常會有的第一反應,首先問事情原委;而後者是先幫助孩子認知情緒。通常來說,帶著情緒解決問題,孩子會用賭氣的方法說話,表現出不肯配合的樣子;先用“共情”來幫助孩子理清情緒,有助於他快速平複心情。安撫完情緒再解決問題,孩子會更樂於配合。

所以,遇到類似問題,我們可以先用共情的方式詢問孩子,比如“寶貝,你看起來有一點點沮喪,是因為什麼呢?”“哦,原來是這樣啊,爸爸媽媽也曾經遇見過類似的事情,原來你也遇到了。你現在心裏感覺怎樣?是一點點沮喪,還是十分沮喪?需要爸爸媽媽做什麼嗎?”等。

孩子常常隻會籠統地用“不高興”來形容自己的負麵情緒,父母幫助孩子描述出他的感覺,並精確地說出情緒的強弱程度,其目的主要是幫他理清內心的真實感受,將相似場景、相似情緒進行分類,並表達出來。

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

比如,當孩子明白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的不高興是憤怒,最喜歡的玩具丟失時的不高興是難過,沒有玩伴時候的不高興是孤獨,反複嚐試做一件事卻始終不成功時的不高興是沮喪……他就更能準確地把握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有效處理情緒,並將種種情緒的不同處理方法內化在他的心中,下次遇到相似場景、相同情緒,就能很容易地用熟悉的方法來處理。

需要提醒的是,有時孩子很生氣,他會對父母幫助他情緒識別的行為很反感,完全不肯聽。我們不妨先給他冷靜的時間,等他平靜後,再回過頭來跟他聊聊剛才的感受。孩子在描述感受時,可能會比較慢,我們一定要有耐心陪伴。

帶著情緒解決問題,常常事倍功半。遇事時,幫助孩子先理清情緒、平複心情,再著手解決問題。

對於情緒,能認知能表達,孩子才能溝通,也才能想辦法解決。孩子越能精確地認知並表達出情緒,就越容易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

孩子在表達情緒時需要一些時間。父母請付出耐心與鼓勵,不要隨意打斷。

三、正確對待負麵情緒

無論是大人或是孩子,都會有情緒,情緒是一種能量,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情緒會來也會走,尤其是負麵情緒。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更容易接納正麵情緒,而不願意坦然麵對負麵情緒。比如,我們常常看到,在孩子表現出負麵情緒時,父母們會有以下幾類反應:

1.孩子一有負麵情緒就緊張得不行,抱著孩子安慰說“隻要你不哭,媽媽給你買玩具”、“都是桌子的錯,都怪桌子撞你”……

2.特別厭煩孩子的負麵情緒,孩子一哭就批評他“不夠堅強,你還是不是男孩子”、“這麼點小事兒就哭,真沒用”、“再不閉嘴我揍你啊”……

3.開始長篇說教,比如“人生中很多很多的困難,你才遇到這麼一點點就表現得天塌下來一般,以後你怎麼渡過那些難關”、“這才多大一點事兒啊,如果你連這個都無法接受,今後就不能發展得更好”……

第一類父母特別寶貝孩子,對孩子緊張過度,孩子一有負麵情緒,他們就急著幫孩子“修補”受傷的內心,常常表現得毫無原則,比如隨意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是把責任都推到別人(其他東西)頭上。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往往脾氣驕縱,得不到就哭鬧,遇事喜歡推卸責任,沒有擔當。

第二類父母唯恐溺愛孩子,對待孩子的負麵情緒總是以懲罰或恐嚇的手段進行,他們覺得隻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堅強又獨立。卻不知,這樣成長的孩子常常會因缺乏家庭溫暖而變得外表冷漠、內心懦弱。他們害怕一切不好的事情,卻沒有能力處理;厭惡自己的負麵情緒,又沒有能力擺脫,隻會陷入惡性循環。

第三類父母更強調理性精神的重要性,在孩子被負麵情緒困擾時,試圖以理性的分析來幫助孩子擺脫不愉快,以為隻要孩子知道“未來還有更嚴重的事兒”,現在的負麵情緒就能自然緩解。事實上,這樣做,一是容易讓孩子沮喪、懷疑自己,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兒,我卻如此反應過度,我難道真的特別沒用嗎”;二是會讓孩子覺得未來沒有希望,“我遇到的已經是很倒黴的事兒了,未來居然還有比這更嚴重的,且不止一件,未來真是太灰暗了”,於是情緒更加低落。

當孩子出現憤怒、悲傷、害怕等情緒時,最需要的是得到父母的認同和接納。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任何情緒都是人的正常反應,不必有心理負擔,不必因此懷疑自己,父母會陪他一起麵對。在這其中,我們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宣泄負麵情緒的方式,比如哭泣、大聲叫喊出心中的不快、找人聊天、寫日記、做運動、隨意畫畫、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