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輕重緩急的過程起初很麻煩,但是做熟了之後,效果很顯著。

3.幫助孩子製訂計劃,列出任務清單

在製訂計劃前,我們要和孩子計算一下,他有哪些具體的任務。學齡前孩子的計劃與上小學後的計劃是大不相同的。這裏我以小學之後的學習計劃來進行說明。

父母可以先和孩子列舉出一個學期的學習任務,比如英語有多少單詞、多少語法,數學有幾個大的知識點,語文有哪些單元,等等,然後列出一周學習計劃,再把一周任務內容平均分配到每一天甚至每一個小時,在紙上列出幾點到幾點,學習什麼內容。在學習的時候,按照時間計劃一步步進行,將學習任務逐一突破。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學習計劃不要定得太高太難,尤其是給弱項要留出足夠時間,否則孩子隻會覺得疲憊不堪,難以完成,自信心受挫。

執行計劃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檢查效果。比如9點到10點的任務是背完20個單詞,如果順利完成,就在計劃表中用粗筆劃去這條,醒目地告訴孩子,他已經做到了。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則要進行反思,反思自己為何沒能完成計劃,是自己不夠專注,還是任務設置過難,等等。通過反思,摸索出適合孩子學習能力的時間節奏,不斷修正學習計劃,使計劃更貼合孩子自身。

列學習計劃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留出足夠的閱讀時間,廣泛的閱讀決定一個人的素養與底蘊,這不是隻看課本能取代的。

4.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利用零散時間,每天多學一點點

整塊的時間常常比較難得,日常生活中零散的時間則相對更多。我們不妨教會孩子把零散的時間都利用起來,每天多學一點點。日積月累,這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積累。

比如,可以讓孩子每天早起洗漱的時候,默背前一天學的數學公式;上學路上,可以回顧昨天背過的單詞,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觀察自然變化上,讓觀察力更敏銳;飯前飯後的休息時間,進行預習;睡前20分鍾,在頭腦中畫出當天知識點的思維導圖,等等。當然,零散時間不必全部利用來學習,否則人會覺得很累,隻要拿出一半來進行有效學習,孩子的成績就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

5.給孩子管理自我時間的動力。我們常常責怪孩子時間觀念不強,卻沒有反思,孩子為什麼沒有管理時間的動力。

動力來自很多方麵,其中一個重要的來源是自主的感覺。如果孩子能自由支配時間,而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思來,他就會更有積極主動性。當然,如果孩子把時間全揮霍在玩樂上,也是不可取的。所以父母最好是給孩子一個彈性的範圍,在範圍內,孩子可以自己管理時間。比如,時間計劃表裏有孩子喜歡做的、感興趣的事情,那麼他會為了不耽誤這個時間,而自覺提高前麵的學習效率,以節省出時間從事自己的愛好。

這時,我們不妨為孩子建立獎勵機製。若原本計劃一個小時完成的作業,孩子能提前十分鍾做完,且做得很認真,我們不妨把這多餘的時間獎勵給他,讓他自由地做別的事情,玩自己喜歡的玩具,看課外書,等等。這樣的機製能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產生管理自我時間的動力。

6.把握學習節奏,為孩子留出足夠的娛樂、休息、體育鍛煉時間

讓孩子學會掌控自我的時間,並不是讓孩子除去睡覺外都坐在桌前學習,或者做父母認為對的事情。一味學習,不懂得休息,這不是珍惜時間,而是在摧毀孩子的幸福感,讓孩子覺得自己任務繁重,生活辛勞。父母要教孩子合理利用時間,做事情出效率,效率越高則自由支配的時間越多,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珍惜時間。

我們大人也有類似感覺,一天中總有幾個時間段工作效率很高,但是高效地工作半小時、一小時後,就會漸漸有疲憊的感覺,不得不硬撐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為孩子留出空餘時間,設定一個勞逸結合的學習節奏,比如,讓孩子每學習半小時就休息十分鍾,在感到疲憊前先休息,一張一弛。

玩樂和體育鍛煉也如此,都能讓孩子情緒更高昂,精力更充沛,是學習必不可少的補充。

教會孩子有條理地生活,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孩子能更好地管理自我時間。

畫出詳細的時間安排表,按照表格執行任務,孩子能更加自控,更會規劃人生。

零散時間利用起來,日積月累,“財富”驚人。

勞逸結合不可少,孩子的身體與心靈健康比學習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