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準備充分(2 / 2)

“真的?”

“你隨我到甲板下麵去看看就知道了。”

走進二層甲板,才發現克林斯曼博士準備的不是一般充分,而是非常非常充分。

六台可以用於抽海水的大型水泵,三十多台高壓水泵,柴油發電機組五十多套,各種口徑的鋼管、消防軟管、消防噴頭和水炮堆積如山,甚至還準備了一艙房防水塑料布。

此外還有用於控製井噴的長臂吊車,一節一節堆在前甲板上,用工程船自帶的吊車吊上卡車,運到工地一組裝便能使用。

消防裝具、照明設備、防疫藥品……應有盡有,除了鋼管、軟管、藥品和塑料布等原材料之外,其它也都是二手貨,顯然是從前東德各大國有企業以最低廉的價格淘來的。

章程欣喜若狂,回頭笑道:“看來我們需要擴大一下滅火隊伍規模,陳叔,你可以對上麵有個交代了,兩百個消防員,讓他們隨時準備出發。”

陳正淮正不知道該怎麼向上麵交代,立馬脫口而出道:“好的,我這就去保姆車跟國內聯係。”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章程接著道:“阿裏那邊開工了,我們有足夠理由派人進入科威特。少校,通知博士,讓消防專家、井噴控製專家和消防領隊立即啟程,爭取在流亡政府重返科威特前完成火勢調查。”

“是,先生。”

這裏風和日麗,科威特卻另外一番景象。

戰禍比天災更可怕,薩達姆把科威特的“石油金罐”砸得粉碎,近千口油井中有727口被戰火點燃,熊熊大火每天至少會燒掉600萬桶原油,每天損失至少一億美元。

更嚴峻的是,燃燒的油井每天都會向大氣釋放兩萬噸以上煙灰,天是黑的,地也是黑的。遮天蔽日的黑煙把科威特的中午變成午夜,車輛行駛要開車燈,能見度隻有3米。

到處都是殘垣斷壁,隨處可見密密麻麻的彈坑,有伊拉克入侵時留下的,也有美軍轟炸所造成的。電廠、電網、海水淡化和通信等基礎設施被破壞殆盡,連動物園裏的動物都成了伊拉克軍隊駐紮時的盆中餐。

德籍總工程師埃布爾達和穆罕默德的弟弟阿裏一進入科威特城,便要求隨行的科威特國家電力公司人員,帶六十多位nb工程師分別前往舒威赫電廠、舒艾巴北電廠、舒艾巴南電廠、多哈東電廠和多哈西電廠。

實地評估被破壞程度,看哪一座電廠能在八天內再次發電。

大部隊兵分六路,以王宮為圓心,向周圍一段一段的檢修中高壓輸電線路。第一批重返家園的科威特代理商納素夫,則率領章程給他安排的以及他自己招募的中國、德國、沙特、科威特和埃及電力工程技術人員,搶修王宮、電報大樓、機場和碼頭等重要設施的低壓線路。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工程是自己接的。

科威特政府一直施行“對內保護”政策,除了一些大型和超大型項目,國外公司想在科威特做生意就得與科威特人合作。

國難當頭,他冒著生命危險回來重建家園,王室當然要照顧。在隨美軍進入科威特城的路上,他的願望獲得重建委員會和國家電力公司代表的讚同。

合約都不用簽,直接施工,像nb電氣不會讓合作夥伴吃虧一樣,科威特王室也不會讓他這樣的子民吃虧。

就在所有人搶修電網之時,三個身著穆罕默德電力安裝公司工作服的德國人,在中東項目副主管裏奧的帶領下,輕車熟路的找到科威特石油公司大樓。

美軍正在清剿有可能躲藏在城內的伊拉克軍人,除了王宮和銀行等重要設施,幾乎無人把守,真正的無政府狀態。

裏奧看了看手表上時間,打開工程車上的警示燈,麵無表情地說:“如果沒被伊拉克人燒掉,圖紙應該在地下室,把電力檢修牌子掛上,趕快行動,我給你們把風。”

三個兩德統一前曾與他合作過的“斯塔西”間諜微微點了下頭,背上工具包大搖大擺地走進大樓。

他們的目標是輸油管道和油井圖紙,如果能得手,會讓接下來的滅火行動事半功倍。沒得手也沒什麼損失,在一條起跑線上公平競爭,擁有四台渦噴消防車,nb電氣不懼任何消防公司挑戰。

安全上更沒什麼問題,有合法身份做掩護,誰也挑不出什麼刺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