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憾如花開
怒放的梔子花散著芬芳。這盆花兒已在我窗前開了三年,看到它晶瑩的花朵,心頭總是別樣的暖。送花兒的是我教過的一個男孩兒,如今他大學剛畢業,在一家公司做培訓師。
男孩兒從雲南趕回來,風塵仆仆地到我家,手中拎一盒普洱茶。得知他休息兩天就要離開,我囑咐他:“以後別總惦記我,多陪陪你母親。”
印象中,他母親沒有工作,身材瘦小,麵容蒼白卻溫柔慈祥。他上初三時,學校離家遠,上晚自習前來不及回家吃飯,每天下午放學鈴一響,他母親會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把一個大大的飯盒遞到兒子手中。我注意過男孩兒打開的飯盒,裏麵的飯菜很注意營養搭配,能看出一個母親的精心。如今,兒子學業有成,悉心照顧兒子的母親,該是最欣慰的時候。
聽我提到他母親,他臉上的笑容凝固了,神情變得黯然。沉默一會兒,他說:“老師,怕您傷心,我一直沒……跟您說起,其實,在我上大一時,母親就去世了。”
“她?怎麼回事?”我愕然。
“是肝癌。我上高三那年查出來的……”
我轉過頭去,望向窗前的梔子花,淚眼迷蒙中似乎看到清鮮的香氣在空中彌散。高三,那是衝刺高考的關鍵時期啊!一個十七歲的孩子,默默承受著從天而降的災難……
算來,他送來這盆花的時候,他的母親剛去世,他一定遇到這樣那樣的許多難題,他卻對我隻字不提,獨自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去年春節他來時,我正準備包餃子,恰巧有其他客人來,他便獨自在廚房忙碌。客人離開,麵和餡都已變成小巧精致的餃子。當時,我隻高興地說:“你媽有你這樣的兒子真是好福氣。”卻沒注意他的神色,更不知道他的心情。幾年來,我一直認為他依然受著母親格外的寵愛,是個知足惜福的大孩子,卻從未想到他一次次微笑著給我送來關愛和溫暖的同時,正經曆著無數的痛和難。
我越想越傷感,淚,也不斷湧上來。他的手搭在我肩上:“老師,您別難過。母親剛去世時,我傷心得不知怎麼辦才好。後來,我一想起她,就會想到您。還記得,有一次我發燒,您把臉貼在我額頭上,又給我端水拿藥,像我母親一樣,那時我就把您當成媽媽了。於是就買了花來看您。除了您、還有許多值得我愛的人,我可以把失去母親的遺憾化作對您、對他們的愛。”
他看看窗前的梔子花,輕聲說:“這是我最喜歡的花兒。它的花語,是喜悅。”
他走後,我上網查對梔子花語的解釋:喜歡它的人,應有感恩圖報之心,隻要別人對自己有少許和善,便應誠心表達謝意。
雖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命中的遺憾在所難免,但一個人的遺憾卻可開成別人窗前的梔子花,亮麗芬芳別人的生活。有了這善良的赤子之心,有缺憾的生活也可充滿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