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段蘆葦杆就可以避免這種不幸事件的發生。把蘆葦稈插入通道,就形成了一個不漏水的天然運輸管道,再把汽油從蘆葦管中灌入,汽油便可一滴不漏地到達蜂巢。在使用蘆葦稈時,最好同時使用漏鬥,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及早完成灌油工作。灌好油後,再用事先準備的用汽油浸過的黏土團堵住通道口,然後就可以安心地回家睡覺,隻等第二天來挖蜂巢了。

有了解決方案還等什麼!挑著燈籠、挎著工具籃,我和保羅夜裏9點出發了。此刻天氣溫和,月光微明,遠處農家的狗在交替吠叫,貓頭鷹在橄欖樹枝上幽吟,蟋蟀在草叢中奏交響樂。我們倆邊走邊聊,討論昆蟲的問題,兒子一個勁兒地問,我則盡所能地回答。這樣美麗的秋夜,也算是老天對我們廢寢忘食、不畏叮蜇忘我工作的回報吧!

目的地到了,我們終於可以開始工做了。把蘆葦稈插入通道是項艱巨的工作,需要十分小心。因為在摸索通道方向時,稍有猶豫,蜂巢衛士就會襲擊我們的手。對於這些可能出現的危險,我們都做了充分準備。我和兒子商量好一個人負責插管,另外一人做看守。如果有黃蜂出現,看守就用手帕把它趕走。這種辦法還算可行,最大的代價也無非是被黃蜂叮上一口,疼上或癢上一段時間。還好,經過摸索,這次插管進展得還算順利,蘆葦稈正好放置到位,瓶子裏的汽油全都順著蘆葦稈流入蜂房,隨後我們便聽到地下蜂群像一鍋沸水似的嗡嗡作響亂做一團。我們迅速地用濕黏土堵住通道口,又用鞋跟在黏土堵口處使勁踩上幾腳,唯恐底下的蜂群會將黏土頂開。總算大功告成,11點整,我們返回去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帶著鐵鏟和泥刀來到蜂巢所在地。許多昨夜晚歸的黃蜂由於洞口被堵,在巢外野地裏待了一宿,此刻正在蜂巢上空盤旋,這可能會給我們挖掘蜂房帶來威脅。

但清晨的冷風已削弱了黃蜂的進攻力,隻要揮動幾下手帕就足以把它們趕開。我們必須加快速度,趕在正午酷熱之前完成工作。

我們先在通道前方挖出一條壕溝,溝要足夠寬便於施行下一項工作。插在走廊入口處的蘆葦管保留不動以提醒我們注意走廊的方向及蜂巢的位置。然後,我們沿著土溝垂直地鏟下一片片泥土直至鏟到大約20英寸的深度,一個完整地懸掛在大地洞圓頂上的蜂巢就展現在眼前。

整座蜂巢無異於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大小相當於一隻中型的南瓜。蜂巢除頂端外,四麵懸空。頂端有許多植物的根,穿透地洞壁,緊緊地扣抱著蜂巢。如果蜂巢所在地是由鬆軟的土質構成,黃蜂建成的蜂巢就是規則的圓形;如果蜂巢是建在石質土層中,那麼蜂巢就會顯得有些凹凸不平。其實這些全都根據土層的質地來決定的。

而一段蘆葦杆就可以避免這種不幸事件的發生。把蘆葦稈插入通道,就形成了一個不漏水的天然運輸管道,再把汽油從蘆葦管中灌入,汽油便可一滴不漏地到達蜂巢。在使用蘆葦稈時,最好同時使用漏鬥,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及早完成灌油工作。灌好油後,再用事先準備的用汽油浸過的黏土團堵住通道口,然後就可以安心地回家睡覺,隻等第二天來挖蜂巢了。

有了解決方案還等什麼!挑著燈籠、挎著工具籃,我和保羅夜裏9點出發了。此刻天氣溫和,月光微明,遠處農家的狗在交替吠叫,貓頭鷹在橄欖樹枝上幽吟,蟋蟀在草叢中奏交響樂。我們倆邊走邊聊,討論昆蟲的問題,兒子一個勁兒地問,我則盡所能地回答。這樣美麗的秋夜,也算是老天對我們廢寢忘食、不畏叮蜇忘我工作的回報吧!

目的地到了,我們終於可以開始工做了。把蘆葦稈插入通道是項艱巨的工作,需要十分小心。因為在摸索通道方向時,稍有猶豫,蜂巢衛士就會襲擊我們的手。對於這些可能出現的危險,我們都做了充分準備。我和兒子商量好一個人負責插管,另外一人做看守。如果有黃蜂出現,看守就用手帕把它趕走。這種辦法還算可行,最大的代價也無非是被黃蜂叮上一口,疼上或癢上一段時間。還好,經過摸索,這次插管進展得還算順利,蘆葦稈正好放置到位,瓶子裏的汽油全都順著蘆葦稈流入蜂房,隨後我們便聽到地下蜂群像一鍋沸水似的嗡嗡作響亂做一團。我們迅速地用濕黏土堵住通道口,又用鞋跟在黏土堵口處使勁踩上幾腳,唯恐底下的蜂群會將黏土頂開。總算大功告成,11點整,我們返回去睡覺。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帶著鐵鏟和泥刀來到蜂巢所在地。許多昨夜晚歸的黃蜂由於洞口被堵,在巢外野地裏待了一宿,此刻正在蜂巢上空盤旋,這可能會給我們挖掘蜂房帶來威脅。

但清晨的冷風已削弱了黃蜂的進攻力,隻要揮動幾下手帕就足以把它們趕開。我們必須加快速度,趕在正午酷熱之前完成工作。

我們先在通道前方挖出一條壕溝,溝要足夠寬便於施行下一項工作。插在走廊入口處的蘆葦管保留不動以提醒我們注意走廊的方向及蜂巢的位置。然後,我們沿著土溝垂直地鏟下一片片泥土直至鏟到大約20英寸的深度,一個完整地懸掛在大地洞圓頂上的蜂巢就展現在眼前。

整座蜂巢無異於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大小相當於一隻中型的南瓜。蜂巢除頂端外,四麵懸空。頂端有許多植物的根,穿透地洞壁,緊緊地扣抱著蜂巢。如果蜂巢所在地是由鬆軟的土質構成,黃蜂建成的蜂巢就是規則的圓形;如果蜂巢是建在石質土層中,那麼蜂巢就會顯得有些凹凸不平。其實這些全都根據土層的質地來決定的。

在蜂巢的外壁與地洞壁之間留有一拳頭寬的空隙,這是工蜂擴建和加固蜂房時的活動通道。蜂巢內還開了一條“小巷”,裏麵的“居民”正是通過它飛出蜂巢,或覓食、或曬太陽、或尋找建材……總之,那是通向外麵世界的窗口。蜂巢下麵的空間很大,像一隻巨大的“臉盆”,讓蜂巢有向下擴充的餘地。這個圓形的大盆同時也是黃蜂們的垃圾筒,裏麵堆積著許多黃蜂遺棄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