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我國和諧思想的起源(1 / 1)

第一章

“和諧社會”從何而來

“和諧”與“和諧社會”的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思想文化遺產。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和”與“和諧”是被應用到天、地、人的各種關係中,應用到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中最為普遍的字眼,它們表示的是一種內外協調、上下有序的狀態。“和諧社會”的思想,則反映了古代先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孟子就描繪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狀態;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洪秀全更是提出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康有為也在《大同書》中提出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等等。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在我國,關於和諧社會的理想和主張源遠流長,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曆史淵源。

第一節

我國和諧思想的起源

“和諧”思想早在西周末期就已經出現了,最早出現在《國語·鄭語》一書中的“和同”論當中,距今已有2800年的曆史。據傳,西周最後一代君王,即周幽王在位時,有一天,鄭桓公問周太史伯:“周朝是否很快就衰亡了?”周太史伯是一個博學多才又憂心國事的忠臣,他在回答鄭桓公的問題時就提出了他的“和、同”理論,他對周朝的必然衰亡作出解釋說:“和生萬物,同則不繼(和諧能生萬物,相同就不能再生存發展了),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若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東西湊合在一起,那就不會有生存變化了)。”他還舉例子說,隻有單一的聲音不會產生美妙的音樂,隻有單一的味道就不會做出甜美的食物。

相反,樂師要融合不同的音樂元素,協調不同特色的聲音,才能創造出美妙的音樂;廚師做羹要用各種不同的味來調製,才能得到美味;君主治理國家也是一個道理,製定一項決策,發布一項命令,要善於聽取多方麵不同的意見,正麵的意見要聽,反麵的意見也要聽,這樣才能相互補充,拾遺補缺,才能使決策或命令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君臣之間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達到和諧的狀態。總之,萬物之所以能生長發育,欣欣向榮,正是水、木、金、火、土這五種不同元素協和配置的結果。我們在考察烹調食物、人體健康、身體結構、音樂、婚嫁、國家財政收入、選拔官吏等事物時,“和生萬物,同則不繼”是個很重要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