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唯獨不改的,卻還是規矩多,從顏色到技法,樣樣都有規矩。特別是宮廷畫師們,拿著朝廷的薪水,就得聽朝廷的話,誰要是畫畫不聽話,照樣治罪沒商量。
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明朝的宮廷畫師們,雖說環境改善,但境遇依然微妙:畫畫有風險,創新要謹慎。更微妙的是,畫師們待遇提高了,升官前景也看好,蠅營狗苟的爭奪也自然多。相當多名聲在外的宮廷畫師,心思多用在這?方麵。
而相比之下,戴進卻是個絕對的異類。
明初從事繪畫行業的,入行原因多不同,有世代做這行的,也有為了官位和名氣的,但戴進,卻屬於其中極少的異類:真正為了藝術的追求,走上這條道路。
戴進的出身,也算美術世家。父親戴景祥就是職業畫師,但到戴進這一代,起初卻轉了行,當了一名首飾匠,專業加工首飾,而且發展得極成功。少年時的戴進,打造的金銀首飾名噪一時,以風格多樣和工藝精美著稱,小小年紀,便早有了大大的名氣。一直幹下去,混個富翁不是問題。
但意外卻偏偏發生了,某日戴進路過熔金鋪,發現送來熔掉的,正是他精心打造的首飾。這事放在別的工匠身上,也就不算個事,但刹那之間,少年戴進卻悲從心頭起,頓時仰天長嘯:我費盡心血打造的首飾,最後卻得到這樣的對待。一聲長歎後,戴進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轉行,做一個畫家。
從收入豐厚、名聲在外的首飾匠,到默默無聞、清貧寒苦的畫家,這樣的人生,好比推倒重來。可戴進真這樣做了,之後好多年,有說法說他師從多位名家,潛心學畫;也有人說他一直跟在父親身邊,賣畫為生。但不論哪種說法,都是寒苦艱辛的人生。
這樣的人生抉擇,即使放在當時,也有人笑他傻。但他不在乎。如果說藝術家都是高傲的白鷺,那戴進就是其中一隻,像愛惜羽毛一樣,嗬護著自己的心血追求。
命運過山車
戴進的美術之路走得極苦,但不得不說,他在畫壇出名也極早。
大約是十七八歲的年紀,也就是永樂初年的時候,剛轉行學畫不久的戴進,隨父親來到了京城南京,做起了“京漂”。誰知剛入城門,便倒大黴,眨眼碰上“飛車黨”,一船行李全被腳夫搶走。
誰碰上這種事,一般都得捶胸頓足,但連犯人都沒來得及看清,最後也隻能認倒黴。可戴進不慌,當場揮毫潑墨,竟然憑著這電光火石間的記憶,就把犯人的樣貌,原原本本地畫了下來,一下技驚四座,結果還沒來得及“報警”,犯人就忙不迭來投案了:東西還你,服你了。
自從這則遭遇後,戴進的名號,便開始傳開了。這位年輕人精湛的技法與冷靜的心理素質,就連彼時南京的諸位名家也都嘖嘖稱奇。於是爺倆的境況,也就漸漸改善,先在南京城奮鬥了快二十年,然後永樂皇帝遷都,爺倆又一道去了北京。這時他們的身份,也早已大為不同,成為有工資拿的宮廷畫師,進入宮廷的戴進,也得以博彩眾家,技藝突飛猛?進。
但唯獨不改的,卻還是規矩多,從顏色到技法,樣樣都有規矩。特別是宮廷畫師們,拿著朝廷的薪水,就得聽朝廷的話,誰要是畫畫不聽話,照樣治罪沒商量。
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明朝的宮廷畫師們,雖說環境改善,但境遇依然微妙:畫畫有風險,創新要謹慎。更微妙的是,畫師們待遇提高了,升官前景也看好,蠅營狗苟的爭奪也自然多。相當多名聲在外的宮廷畫師,心思多用在這?方麵。
而相比之下,戴進卻是個絕對的異類。
明初從事繪畫行業的,入行原因多不同,有世代做這行的,也有為了官位和名氣的,但戴進,卻屬於其中極少的異類:真正為了藝術的追求,走上這條道路。
戴進的出身,也算美術世家。父親戴景祥就是職業畫師,但到戴進這一代,起初卻轉了行,當了一名首飾匠,專業加工首飾,而且發展得極成功。少年時的戴進,打造的金銀首飾名噪一時,以風格多樣和工藝精美著稱,小小年紀,便早有了大大的名氣。一直幹下去,混個富翁不是問題。
但意外卻偏偏發生了,某日戴進路過熔金鋪,發現送來熔掉的,正是他精心打造的首飾。這事放在別的工匠身上,也就不算個事,但刹那之間,少年戴進卻悲從心頭起,頓時仰天長嘯:我費盡心血打造的首飾,最後卻得到這樣的對待。一聲長歎後,戴進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轉行,做一個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