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讓恐懼左右自己(3 / 3)

(6)達到無意識自製的境界:要拋開有意識的自製,讓平日反複練習的成果自然表現出來,這也許是最困難的一個技巧。在西點的遊泳救生訓練中,有一個學員最害怕的動作就是穿著軍服、背著背包和步槍,從近10米的高塔上跳進遊泳池,然後在水中解開背包、脫掉皮鞋和上衣,把這些東西綁在臨時的浮板上。當然,他們每一個動作事前都反複演練過,但是真的到了要向下一跳的那一刻,大部分學員還是會猶豫,走到跳板盡頭之後停下來,最後再縱身一跳。成功跳出那一步的興奮,是無可言喻的,學員學會了拋開自以為能夠控製一切的假象,體驗到行動本身就能夠產生信心。這是他們戰勝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勝利,但卻是極其重要的勝利。

當然西點並未能成功地幫助所有學員都學會克服、控製內心的恐懼。曾經有一位女學員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利用上述各種技巧,希望克服她的懼高心理,結果一切辦法都是徒然,最後學校不得不讓她退學,就因為她不敢從高塔上跨出那一小步。如果訓練營睜隻眼閉隻眼讓她通過,對她不會有任何好處;今天她不能夠控製自己的恐懼,那麼將來讓她置身於危險之中,風險會更大,恐懼可能使她連求生的本能都無法發揮。除非她能夠麵對她的恐懼,否則恐懼會永遠如影隨形,會永遠限製著她的發展和成就。

克服恐懼

麵對恐懼,一個人首先要有克服它的決心,要下決心從生活中完全拋棄這種心靈的蛀蟲;其次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恐懼的事物加以科學的分析,不使畏懼和擔憂幹擾自己的正常生活,更不把時間浪費在為難以捉摸的未來擔憂上。一個人既不要自卑自賤,也不要好高騖遠。

趕快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盡快調節自己的生活,現在就去做自己最緊迫、最需要做的事情,鼓起勇氣去幹一兩件自己一向回避的事情。一個勇敢的行動可以消除各種恐懼心理,不要再強使自己“幹好”,因為“幹”本身才是關鍵所在。這樣通過累積許多小小的成功經驗,就會建立起向較大困難挑戰的信心。

此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出樂觀的生活態度,在生活中不哀傷、不悲歎,對生命抱持認真而熱情的態度。無論自己處在什麼樣的境遇中,總能超然於生命自然狀態的束縛。在人生處在不良的、低沉的、惡劣的狀態時,樂觀主義尤其能給人以生活的鼓勵與信心,使人在消極中看到歡樂。人生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要受到自然的、社會的多種磨難,人在一生中難免不受折磨。樂觀主義對人生的意義,就是促使人對生活多給予理性的思考,對現實多賦予精神的寄托,用想象的藍圖替代眼前的遭遇,用生命的意義克製生命的苦難。

樂觀主義者在延展自己生命進程時,往往能直麵人生,他們不為個體生命的存在與否而憂慮悲傷,他們追求的是希望,是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說:“人隻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價值的生命的意義。”“人們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是可鄙的。對於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李大釗曾經說過:“人生的目的,在於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樂觀主義者無論處於生命的任何境遇之中,都能把握生命的亮點,給生命以積極、坦然的意義。

其實恐懼也有它的積極麵,隻要我們能夠善用它,恐懼就會為我們效力:恐懼能消除自大,能使人對他人和自己更加寬容和忍耐,能使人更好地發現並享受生活中的小樂趣,能保護人不過度勞累和負擔過重,能促進對少數派的理解,能緩解對完美的強烈追求,能增強對重要事物的洞察力,能使人誠實——對自己也對他人,能使人更清楚地區分真正的快樂和虛假的快樂。恐懼也能使人類好好地思考自己。

消除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積極的心態。古羅馬哲學家奧裏約曾說過:“你的人生是由思想所組成的。”也就是說,人生是思想的延續,思想改變,人生就會改變,而改變思想,必須先樹立起自信。我們應當每天對自己說:“我會生活得很好。我一定能成功。”這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暗示方法,時間長了,就能形成良性循環,就可以培養出自信。而自信正是恐懼的大敵。隻要時時告訴自己:我能,我可以這麼做,心中就會充滿希望,就會滿懷激情地投入生活。擁有自信,會幫助一個人揚起成功的風帆。一個人的精神不能先於他的身軀垮下去。靠一種極強的生活責任心鼓起勇氣,不僅需要有探索精神,還要有不屈的意誌,以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

一個人要敢於肯定自己的欲望與意見。即使是自己一時的心血來潮,想做一種新的嚐試,也要立刻付諸行動!重要的是行動,行動能讓自己享受到嶄新的經驗。

治愈恐懼

要想驅逐恐懼,首先應該加強自己的意誌鍛煉,即保持鎮靜並麵對現實。具體說,就是要盡量訓練自己在麵對引起恐懼的事物時,保持鎮靜,先不要自己恐嚇自己。保持鎮靜的另一方法是,先安定自己;大可不必承認自己膽小,或是承認自己恐這,恐懼那;要麵對現實,了解自己遇到某些情境會產生恐懼的毛病,這些毛病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能接受現實,並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對待現實,恐懼心理往往會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