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成見並非形成於一朝一夕。在每個國家中,都有著——而且還會繼續有——大量無能的軍人。這些軍人在不斷加深上述雖然從總體上說並不正確但卻率直的印象。例如,“嚴酷的軍紀官”一詞就派生於17世紀法國的一名極為嚴厲的將軍的名字。
但是實際上,人們的上述成見與事實畢竟不相符合。軍隊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士兵。在戰鬥中,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傷亡;人們必須始終做好替代、替補他人的準備。上級必須告訴下級具體做些什麼,同時,下級必須做好承擔義務的準備。
軍隊中軍人的“晉級辦法”是逐級自然遞升的——而且是公開進行的。軍隊的軍風是由軍人長期促成的,而軍人決不會通過某種倉促的訓練,然後就馬上去實現那些自己經常在晚上默默祈禱的願望。
軍隊人事的經常變動助長了人們對和平時期這同一現象的思考。在軍隊中,軍人很少會在同一地區服役3年以上,而在同樣長的時間裏一直在履行同一具體任務的軍人就更為少見。對部屬進行培訓——其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讓部屬去執行任務,而是為了使培訓者盡到自己的職責,這是一項永無終止的任務。
在軍隊中,上級如果不能讓下級共同參與決策和不能確保下級的成長、進步,那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在企業中,如果管理者選用命令型的領導方法而不虛心聽取或不采用他人的意見與建議,那可能帶來的最壞結果是:這個管理者也許會在下一次領薪水時收到一張附在薪水支票中的解雇通知書。
但在軍隊裏,如果一名軍官在戰鬥中對下級的才智和經驗熟視無睹,對下級通過直覺形成的合理建議置若罔聞,那麼最終該軍官就會在戰鬥中喪命;而且更為不公平的是,該軍官會殃及他人,使他人與他共赴黃泉。這種潛在的災難迫使軍隊的領導者作出選擇,組建各種充分發揮每個人特長的團隊,設法讓團隊的隊員共同參與決策,同時又讓他們聽從必要的命令。
威廉·F·沃德(WilliamF.Word)生前是一位“廣泛涉足各領域”的多才人士。他在任第77後備軍最高長官的同時也兼任著傑斯坦公司(Gestam,Inc.),一家真正的財務管理公司主席的要職。他的一段話如同格言一樣被《成功》雜誌所引用:
軍隊要比企北更關心下屬人員。我在商學院的經曆給我留下的印象是:那裏傳授著大量有關管理技巧的知識,但卻很少傳授有關領導品質的知識。這種教育方法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已顯現。我見過幾百家公司,那裏的首席執行官並不關心自己的員工。這些首席執行官經常將優秀人員都拒之門外,而這些優秀人員希望留在那些能夠得到上司賞識的公司工作,希望上司偶爾會對他們說:“幹得好!”或“請進!讓我們一起討論這一問題”。奇怪的是,人們卻常把軍隊看作是一個不講情麵、大叫大嚷的、龐大的團體。而實際上,你隻有在新兵訓練營地才能聽到鐵麵無私的大聲命令。軍隊是為了塑造新兵堅強的人格才對新兵加以嚴格訓練的,因為這些新兵中的每個人不久都要成為他們先前所陌生的團體中的一員。在軍隊的管理層中,軍士及軍士以上級別的軍人對在如何執行自己的任務方麵要比大多數公司享有更多的發言權。因此,在對待員工方麵,企業可以在實施領導的職責時充分發揮其強大的道德作用,盡管這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發揮。
企業的領導者可以向軍隊學到許多經驗,而從現在起,企業的領導者已經越來越願意向軍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