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向李善長請教:“天下大亂,什麼時候才能平定?”
李善長的回答是:秦末大亂,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是起義群雄之中的佼佼者,他出身於平民,但性格豁達大度,而且知人善任,不濫殺無辜,因此隻用了五年的時間便成就帝業。如今元朝綱紀紊亂,天下已成土崩瓦解之勢。我的家鄉在濠州,距離劉邦的家鄉沛縣並不遙遠。人傑地靈、天命所在,我理應當仁不讓。如效法劉邦的所作所為,天下不難平定。
多年以來,我一直對紅巾軍諸位領袖冷眼觀察,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隻能算是目光短淺的草莽英雄,難以成就千秋大業。李善長的一席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
在攻取太平以後,當塗縣的儒士、明道書院山長陶安也來向我進言:“海內鼎沸,豪傑並爭,明公渡江,神武不殺,人心悅服,應天順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我能夠聽出來,這句話有奉承我的意思。不過這也再次提醒我,隻有行仁義之舉,方能平定天下。
如果說我投奔紅巾軍的初衷,隻是為了改變自己卑微的前途命運,找到一個混飯吃的地方,不至於像自己的父兄那樣被餓死,那麼當我走到今天,在有了一定的實力之後,我的心胸和眼界也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尤其是儒生陶安、李習、唐仲實、朱升、孫炎、宋濂、劉基、葉琛、章溢等人相繼加入隊伍以後,這幫儒生把儒家所主張的那一套“順天應人”的理論和奪取天下後的治國安邦之術也一股腦兒地灌輸給了我,使我逐步擺脫農民軍簡單粗暴型的發展之道。這些讀書人來到我的身邊,他們以儒家仁義之說,指引著我走上奪取帝王霸業的正途,以“不殺人,行仁義”號召天下。
至正十六年(1356),我親率水陸大軍,進攻集慶(今南京),三天內攻破了城外的陳兆先的(陳野先的兒子)軍營,俘虜三萬多人。我非常欣賞這支軍隊的戰鬥力。
我本著攻心為上的策略,從這支隊伍裏挑選了五百名俘軍。到了晚上,我下令撤走了自己的親兵衛隊,專門留下這五百名俘虜作為自己的大帳侍衛。當天晚上,我鑽進帳篷,脫下戰甲,倒頭便呼呼睡去。其實那一夜,我也是睡得戰戰兢兢,可這有意為之的舉動,卻讓那營帳外的五百名俘虜感動不已。這三萬多名俘虜也由此軍心安定,成為我征伐四方的主力軍。
我從參加反元鬥爭的第二年,也就是從獨自帶兵開始,就重視軍容軍紀。我曾經對手下的那些武將說:“每攻下一城,我如果聽到你們不亂殺人,就非常高興。你們要始終明白一個道理,鳥不會投到老鷹盤踞的樹林,百獸也不會進入布滿陷阱的地方。而百姓們會自動遠離殘暴的軍隊,去投奔不亂殺人的武裝。”
在元末諸軍中,我能夠以“獨不嗜殺”而聞名於天下,這是我認為自己做得較為成功的地方。
攻下滁州,我的實力大大增強,在各路義軍中也算豎起了自己的一麵大旗。這時候,我那些早已失散多年的親人紛紛前來投奔:親侄朱文正,姐夫李貞帶著外甥保兒(後改名朱文忠)與我相認。
人生真是一場殘酷之旅,直到親人們來到身邊,我這時候才知道二哥、三哥早已不在人間,一大家人就剩下眼前這點兒血脈。“一時聚如再生,牽衣訴昔以難當。”對於人生的悲歡離合,我有著更為深切的體驗。我將侄兒和外甥留在了自己身邊,收作養子。
我還喜歡收養義子,我還收養了定遠孤兒沐英,後來又陸續收養了二十多個養子。俗話說“打仗還需父子兵”,我大量收撫孤兒義子也是一種籠絡人心的手段。我需要對我忠心不二之人,我堅信,在這個世界上,隻有兒子對父親才是絕對可靠的。我常常將收養的義子安排到軍事險要之地,名義上是為了配合將官,實則是為了更好地牽製對方。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難免與守衛將官發生矛盾。每當這時候,我都會親自出麵調和。
至正十八年(1358),胡大海、朱文忠占領嚴州後,兩人意見不和,我讓前都指揮使司首領郭彥仁去做兩個人的思想工作。
此外,為了防止軍隊內部出現離心叛德之人,我經常將那些征戰在外將士的家眷留在身邊作為人質。
我在攻取集慶後立即定下一條規矩:“與我取城子的總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坐,不許搬取出外。”征戰在外的將官顧慮妻兒的安全,自然不敢輕舉妄動,隻好死心塌地地效忠於我。我嚴令那些心思深沉的謀士不得與武將走得太近,文武結合,難免會做出不利於我的事。同時,我還要求,凡是元朝官吏和儒生,都要由我挑選著用,逃者處死,嚴禁將領將讀書之人留在身邊作為謀臣。
我還下令士兵破城之後,不得擄人妻女,不許搶劫。作為一種補償,我沒收了大戶的財產,然後將它們平均分給將士,將士所得也不比他們搶劫所得少多少,此舉形成定製,從此軍民兩安。為了凸顯自己的仁慈,我每攻下一座城池,都要釋放罪犯,減輕刑罰,宣布小罪可以免於處罰。
有的部下認為我的做法過於仁慈。我經常在他們麵前念叨這樣一句話:“老百姓受的苦已經夠多的了,如今歸順我,我當然應該照顧。用刑應該以寬厚為本,對人應該以仁慈為本。我要盡最大努力,使老百姓不受冤獄之害。”
2.打哪指哪,指哪打哪
在我的軍事生涯中,曾經有過無數的經典戰例,這歸因於我的三大致勝法寶:大局觀良好,善於把握時機,有決斷能力。在戰爭中,一個統帥所需要考慮到的變數太多了:天氣、地理、敵情、後勤……戰爭需要一個人的思維敏捷、周密、嚴謹,且要把每一個微小的因素都要考慮進來。正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