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陰影下的耳目(1 / 3)

檢校的來源非常複雜,其主要成員是無業遊民,其中也有文武官員甚至還有和尚與道士。他們之間並不清楚對方的身份,也就是說檢校是他們的隱身份,他們在陽光下行走的時候用的卻是各自的顯身份,他們隻接受我一個人的調遣。

這些人無孔不入,捕風捉影,我也知道很多冤假錯案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也正是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之下,我在胡惟庸、藍玉等案件的辦理上才會得心應手,收放自如。

那些朝廷官員,尤其是一直以來與我走得較近的功臣,包括徐達和李善長,他們都知道我身邊養著這麼一批專門從事監察工作的人。對於這些人,他們的認可度較為複雜。一是出於鬥爭形勢需要,後方的文官、前方的武將都需要戰時情報,檢校的存在必不可少;另一方麵,檢校組織通常是由我親自掌控,從不假手於人。我布下的眼線,幾乎是無孔不入。這樣一來,誰也不知道自己身邊到底誰是檢校,每個人都麵臨著隨時被監控、被揭發的風險,人人自危。

比如說,洪武年間,我征集了一大批元末的儒士來南京編纂經典,其中有個老儒士錢宰被我征調,參與編纂《孟子節文》。或許是老先生年齡大了,工作任務太重,他在回家的路上,想到:自己起早貪黑,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他本是個詩人,鬱悶愁苦助長了他的詩興,於是他張嘴就來:“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不料這番牢騷之語被那些暗中跟蹤的檢校聽到,這首詩很快就傳送到了我的禦案上。

第二天上朝時,我把錢宰找來談話:“聽說愛卿昨日作了一首好詩,不過詩的意境值得商榷。朕可從來沒有‘嫌’你上朝遲呀,你看那個地方用‘憂’字是不是更貼切一些呢?”讀書人就是膽子小,我這句話讓錢宰冷汗直冒,他忙不迭地磕頭謝罪。

這個向我打報告的檢校成員,可能是和錢宰擦身而過的某個年輕儒生,也可能是在他身後丈餘外正在和小販討價還價的路人,也可能是對著錢宰宣過一聲佛號,討過幾枚隨緣錢的遊方和尚。也就是說,這位向我告密的檢校可能是那段時間裏出現在錢宰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我對檢校們所做的工作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他們的辦事效率實在是驚人。他們聽到錢宰的詩,當天晚上就抄錄一份送達到我的手上。皇宮裏有專人負責接收檢校們的奏告,而我也會每天認真審看這些奏告。

檢校不分白天黑夜,像幽靈一樣四下活動,無孔不入,一有風吹草動,他們便會向我稟報,於是臣僚們退朝後的一舉一動,盡在我的掌控之中。

大學士宋濂有一次在自己家裏設宴,我第二天就找他談話:“愛卿昨日飲酒了嗎?座上的客人是誰?吃了些什麼菜?”宋濂滿臉驚詫之色,他從我的口氣裏聽出有盤問的意思,於是便一五一十地回答了我的問話。

檢校的來源非常複雜,其主要成員是無業遊民,其中也有文武官員甚至還有和尚與道士。他們之間並不清楚對方的身份,也就是說檢校是他們的隱身份,他們在陽光下行走的時候用的卻是各自的顯身份,他們隻接受我一個人的調遣。

這些人無孔不入,捕風捉影,我也知道很多冤假錯案都是他們一手造成的。也正是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之下,我在胡惟庸、藍玉等案件的辦理上才會得心應手,收放自如。

那些朝廷官員,尤其是一直以來與我走得較近的功臣,包括徐達和李善長,他們都知道我身邊養著這麼一批專門從事監察工作的人。對於這些人,他們的認可度較為複雜。一是出於鬥爭形勢需要,後方的文官、前方的武將都需要戰時情報,檢校的存在必不可少;另一方麵,檢校組織通常是由我親自掌控,從不假手於人。我布下的眼線,幾乎是無孔不入。這樣一來,誰也不知道自己身邊到底誰是檢校,每個人都麵臨著隨時被監控、被揭發的風險,人人自危。

比如說,洪武年間,我征集了一大批元末的儒士來南京編纂經典,其中有個老儒士錢宰被我征調,參與編纂《孟子節文》。或許是老先生年齡大了,工作任務太重,他在回家的路上,想到:自己起早貪黑,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他本是個詩人,鬱悶愁苦助長了他的詩興,於是他張嘴就來:“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不料這番牢騷之語被那些暗中跟蹤的檢校聽到,這首詩很快就傳送到了我的禦案上。

第二天上朝時,我把錢宰找來談話:“聽說愛卿昨日作了一首好詩,不過詩的意境值得商榷。朕可從來沒有‘嫌’你上朝遲呀,你看那個地方用‘憂’字是不是更貼切一些呢?”讀書人就是膽子小,我這句話讓錢宰冷汗直冒,他忙不迭地磕頭謝罪。

這個向我打報告的檢校成員,可能是和錢宰擦身而過的某個年輕儒生,也可能是在他身後丈餘外正在和小販討價還價的路人,也可能是對著錢宰宣過一聲佛號,討過幾枚隨緣錢的遊方和尚。也就是說,這位向我告密的檢校可能是那段時間裏出現在錢宰身邊的任何一個人。

我對檢校們所做的工作還是非常滿意的,因為他們的辦事效率實在是驚人。他們聽到錢宰的詩,當天晚上就抄錄一份送達到我的手上。皇宮裏有專人負責接收檢校們的奏告,而我也會每天認真審看這些奏告。

檢校不分白天黑夜,像幽靈一樣四下活動,無孔不入,一有風吹草動,他們便會向我稟報,於是臣僚們退朝後的一舉一動,盡在我的掌控之中。

大學士宋濂有一次在自己家裏設宴,我第二天就找他談話:“愛卿昨日飲酒了嗎?座上的客人是誰?吃了些什麼菜?”宋濂滿臉驚詫之色,他從我的口氣裏聽出有盤問的意思,於是便一五一十地回答了我的問話。

我對此感到很是滿意,說道:“你很誠實,沒有欺騙我。”隨後我拿出一張圖,這張圖上準確地畫著赴宴者的座次順序。宋濂看得臉色大變,冷汗如雨,我心中暗自得意。

國子監祭酒宋訥在家中獨自生悶氣,暗中監視他的檢校便把他生氣的表情畫了下來,稟報給我。當宋訥上朝時,我便問他為什麼在家中生悶氣,到底是在生誰的氣,是不是生我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