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找不到自我感覺了(2 / 3)

我肯定了男孩的領悟,然後指導男孩嚐試換個角度從積極麵看問題。就男孩說的老師沒有找零錢的實例,我引導說:買東西有忘記給錢的時候,賣東西也有忘記收錢的時候,家長和老師正在談話的過程中,老師當時沒有及時找零錢,談話結束的時候也難免忘找了。不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嗎?

男孩點頭,認為是可以這樣換個角度看。接下來,我讓男孩自己重新分析一下老師多收他60元錢的問題。男孩想了想說:那也是一次交書款,老師應該找我60元,當時沒錢找。過兩天我問老師,老師讓我看記錄上已經找給我了。這也可能是把錢找給別人了,卻記在我的賬上了。如果是這樣,老師後來把60元錢找給我,也許就自己吃虧了,這簡直是老師的大度了。

然後,我又提出了早自習和老師衝突的問題,請男孩換個角度思考一下。男孩想了想說:早自習不應該趴在桌上睡覺,即使真的困了,也該和老師好好說。再說,光要自由也不行,還得要紀律。就是在美國,課堂上再自由,也不能大家都睡覺。更何況,老師也是為了我好。這樣想來,也就不該抱怨別人,自己確實應該好好反思了。

男孩親身體驗到了換個角度看問題的那種積極的感受,因而第一次興奮地露出了發自心底的笑容。為了強化效果,我建議男孩回去後繼續把一些問題嚐試換個角度看。

心理探究:為什麼總是消極地看生活

第二天,男孩在媽媽陪同下如約再次來訪。

交流中男孩深有體會地說:“我把幾個問題嚐試換了角度看,都有了積極的感受和體驗。這一點對自己幫助很大。可是您說,我為什麼過去總是那樣消極地看生活,總是抱怨別人呢?”

男孩的問題再次表明,他是個有頭腦的男孩。他的問題,確實是心理谘詢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於是,我對男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問的好,這是你問題的關鍵所在。馬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要與人為敵,不是要故意消極地看待生活。那麼,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關鍵是因為你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用心理學的話說就是,大凡不能接納現實的人,都是沒有能夠接納自我,內心的自我體驗是消極的,對自己的現狀是不滿意的。”

男孩連連點頭:“您說得沒錯,我確實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我過去不是這樣的。小學的時候很棒,獎狀很多很多,初一的時候也還可以,也還是出類拔萃的。可是,從初三迷戀網絡,成績就下來了。中考考得很不好,勉強上了高中。現在成績更不好,總是排在後麵,完全找不到自我感覺了。”

男孩的談話印證了他母親開頭的談話,他確實有過曾經的輝煌。正是由於曾經的輝煌不再,男孩不能接受現實的自我,不滿意自己的現狀了。一個人不滿意自我的時候,就容易外歸因,就是說,容易把這種心態投射到外界,對外麵的世界感到不滿,看什麼什麼不好,看誰誰有毛病。這幾乎是一個普遍規律。

交流了上麵的意思,看男孩有所理解,於是我問:“那麼,明明是不滿意自己,卻為什麼總是抱怨別人?這樣做是不是自己得到了什麼好處?”

到底是悟性很好的男孩,他沉思片刻說:“可以讓自己逃避責任。”

“說得非常好。”我肯定說,“一個人不滿意自己,他之所以要抱怨別人,就是通過把不滿投射到別人身上,來逃避自己的責任,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但是,這種“好處”隻是暫時的,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還會給自己製造更大的痛苦。你已經切身體會到了這一點,是嗎?”

男孩一個勁兒地點頭:“是的,是的,越是對別人不滿,自己越是放棄了努力,甚至連按時起床,按時上課,都做不到了。結果讓自己越來越差。您說,我該怎樣改變自己呢?”

心理救治:行動起來發展自我

男孩意識到要改變自己,這是可喜的進展。我建議說:“要想徹底拯救自己,關鍵是換一種心理對策,把外歸因換成內歸因,也就是,深刻反思自我,積極發展自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