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自卑哪裏來(2 / 2)

一方麵,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師德有問題的教師到底是少數,用心理學眼光看,不能把學生的師源性心理障礙,都歸因於教師的師德問題,更多的是教師的心理問題:或是教師自己的心理有病了,或是教師自己的心理陷入誤區,或是教師因為不懂而不經意,或是教師的好心辦了壞事,等等。

就是這樣,常常因為教師的一些心理偏見,不經意間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比如,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和一個成績差的學生,同時抱著課本睡著了。老師很可能這樣反應:對前者會拍拍他的肩膀,“多用功啊,睡覺還拿著書”,學生會從中得到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我是勤奮的,我是好樣的;對後者卻會說,“你看你,一拿起書本就睡覺”,學生會從中得到一個消極的心理暗示:我是懶惰的,我是沒出息的。如果說前者會給學生積極的影響,後者就會給學生帶來師源性心理障礙了。

此外,有些師源性心理障礙,雖然表麵看來也是源於教師,卻並非教師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的問題。

以學生的學習心理障礙為例。很多中小學生都有厭學心理,甚至出現學校恐怖症。這類情況,在我接待的案例中,高中生中有,初中生中有,小學生中也有,而且在學生的心理谘詢案例中占了絕大多數。在心理谘詢中,當然要著重於幫助學生個人進行心理調節。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學習成了學生厭惡的活動,學校成了學生恐怖的地方,從根本上說不怪學生,這也屬於師源性心理障礙。這樣的師源性心理障礙,就不單是教師個人的問題了,而是整個教育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這就不是我們要討論的了。

現在,我們再來看前麵的案例。

那個女孩的自卑心理問題,雖然不能完全歸因於老師,卻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初高中兩位老師的“語重心長”的誤導,很大程度上屬於師源性心理障礙。

人有自卑感是完全正常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尋求補償。由於補償作用,自卑感成了人格發展的動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此心理上的自卑是每個人要麵對的基本處境。自卑感的存在使人產生緊張感,從而人要努力通過補償來擺脫它。在這個意義上,自卑感成為一種動力。如此說來,正是自卑感完善了我們的人生。所以,自卑並不可怕,自卑是人生的一個朋友,我們和這個朋友友好相處就是了。這是我們對自卑應有的科學態度。

這就是我和那位女孩談話的基本內容。正是這樣的溝通,女孩輕裝前進了。

這也是我和那位女教師談話的基本內容。正是這樣的溝通,女教師更科學地引導女孩前進了。

對人的許多個性心理特征,我們都應有這樣一個中性的態度。比如,人們普遍認為膽小不好,人們普遍認為內向不好。然而,如果膽小和內向放對了地方,都是人生幸福的支點,人生成功的支點。但是,由於教師心理上存在認知偏差,就會給學生消極影響,帶來師源性心理障礙。前麵案例中的教師,正是這樣好心辦了壞事。

這啟示我們,當我們討論師源性心理障礙的時候,不要隻會想到對自我師德的自責自律,更應該想到對自我心理的自查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