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話題深入下去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在此,我們看清一點就夠了,那就是,同性戀說的是一種性取向,是一種性愛關係。
至此,綜合上麵的信息可以判斷,女孩對老師的愛,不是同性戀,因為其中沒有看到性愛色彩的感情成分。我們不能隨便把同性的依戀關係叫做同性戀。
那麼,女孩對老師的感情究竟是怎麼回事?
主要是因為在過去的家庭生活中,女孩的父母雖然沒有外出打工,卻和父母外出差不多,女孩太缺少被人關注,生活在一種被疏忽,被冷漠,被遺忘的處境,一句話,和如今的許多留守兒童差不多,女孩存在嚴重的親情缺失。而轉到新學校之後,老師的談話和鼓勵,使女孩被關注的需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使女孩的親情缺失得到了補償,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女孩對老師強烈的向往和依戀。學生對老師的這種向往和依戀感情,可以叫做戀師情結。
這種戀師情結,通常發生在異性師生之間,會逐步演化為我們平時說的師生戀。其實,戀師情結不僅僅會發生在異性師生之間,也會發生在同性師生之間。這個女孩對老師的感情,就是這樣的因為親情缺失導致的戀師情結。
共同的對策:滿足女孩對親情的需求
女孩這樣的感情,讓老師迷霧一團。老師在弄不明白女孩的心思的情況下,對女孩連番地寫信和電話感到不知所措,對女孩可能有所回避。這就更強烈地激發了女孩對老師的向往和依戀,強化了女孩的戀師情結。所以,需要調整應對策略。
溝通了上麵的意思,取得了家長和老師的理解,通過協商明確了共同的目標是,給女孩以繼續的關注,滿足女孩對親情的心理需求。建議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多多給女孩關注,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生活中的親情。建議老師,不用擔心和回避,繼續關注女孩,讓女孩感到老師一如既往的關愛。
兩周後的反饋信息是:家長改變了過去的家庭生活氛圍,對生意也作了時間上的調整,增加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孩子和父母也可以交流了。老師和女孩進行了兩次談話,女孩說知道老師心裏喜歡自己,也就踏實了,不會反複寫信和打電話了。再後來的反饋信息是,女孩和老師的關係逐步走向了正常化。
與教師探討
這個案例再一次證明,渴望關注,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求。青少年學生渴望關注的需求更為強烈。他們渴望來自成人的關注,特別渴望來自老師的關注。
為了得到關注,他們會演出各種各樣的故事,不僅是這個案例這樣的故事,甚至包括淘氣,打架,破壞紀律,與老師頂牛,以及各種各樣令人莫名其妙的故事。因此,我們不能不把我們的關注送給每一個學生。我們從心裏送給每一個學生的關注,都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陽光和雨露,功德無量啊。
接下來還要多說幾句的,是關於學生的戀師情結。
為什麼有些男孩女孩出現戀師情結?從心理谘詢和教育實踐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他們的家庭生活異常,他們的親子關係異常,他們心靈嚴重親情缺失,從而導致了兩性關係心理異常,於是具體表現為戀師迷情。
如今的留守兒童,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戀師情結。前麵案例中的女孩,雖然父母沒有外出打工,但在心理上也成了一個親子關係異常的親情缺失的“留守兒童”。
對此,我們教師能做什麼?一是發揮我們的影響作用,避免或減少孩子們在家庭生活中的親情缺失;二是通過我們的辛勤工作,妥善對待親情缺失的孩子們,讓他們的心靈成長,少一些彎路,多一些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