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誰都難免有回避的時候,尤其是在需要緩解焦慮,或麵對困難的人生選擇及處境時,往往會采取一種主動的暫時的回避。但是,這不屬於病態。具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人,他們的回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點,自己主觀上不想回避,卻身不由己。
很明顯,姚強有比較明顯的回避型人格特征。而逃學,上網,不過是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一種表現。一個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學生,往往要逃避學校生活,要退縮到一個人的小天地裏,而網絡正好是一個可以逃避的地方,而且,在這裏心靈得到了慰藉和滿足。一句話,姚強的網絡成癮背後是心理障礙。
姚強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很有啟示性。
我們知道,生活在網絡時代幾乎誰都離不開網絡,但是,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網絡成癮,網絡成癮的隻是少數人。為什麼?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背後,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網絡成癮不過是症狀,心理障礙才是症結。這很像發燒的背後往往是哪裏發炎一樣,發燒是症狀,發炎才是症結。換句話說,網絡成癮不過是心理障礙表現出來的一個出口,沒有這個出口,心理障礙還會在別的出口表現出來。網絡成癮背後是心理障礙。可是,我們往往隻看到了網絡成癮,卻看不到背後的心理障礙。這,也許正是很多青少年網癮,沒有得到很好的矯治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我們知道了,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背後是心理障礙。那麼,青少年心理障礙的根源又在哪裏呢?
心理探源:心理障礙源於家庭生活
現在我們回到姚強的案例中來。姚強的回避型人格特征是怎樣形成的呢?
回避型人格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姚強的自卑是顯而易見的。說話吞吞吐吐,溝通唯唯諾諾,舉止退退縮縮,以及習慣了的弓腰縮背的表情姿態,都讓人分明看到了兩個字:自卑。
那麼,姚強的自卑心理又是怎麼來的?
心理學告訴我們,自卑感往往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能勝任和痛苦的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就會產生自己在某些方麵不如他人的體驗,這就是自卑的萌芽。
姚強的自卑源於家庭生活源於父母的影響。自卑的背後往往是過度的自尊。自卑的人往往內心是太要強了。而這些人格特征是不可能先天帶來的。那麼是哪裏來的呢?姚強的父母都是事業心很強的人,為了事業,為了發展,硬是結婚六七年才要孩子。當然,兩個人也確實發展都不錯。但是,對孩子卻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最突出的是,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過嚴,責怪過多。事情就是這樣,越是對孩子期望高,就越是對孩子不滿意,就越是對孩子產生較多的消極評價。結果呢?孩子得不到認可,得不到肯定,得不到心理需求的滿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再有,姚強父母作為大齡父母,往往又會對孩子有太多的溺愛,從而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生活能力較差。這也會加重孩子的自卑。自卑,自慚形穢,怎麼辦?逃避,回避,退縮,便是自然而然的出路了。於是,回避型人格特征慢慢形成了,心理障礙形成了。你看,問題家庭就是這樣“培養”了問題孩子。
生活中,誰都難免有回避的時候,尤其是在需要緩解焦慮,或麵對困難的人生選擇及處境時,往往會采取一種主動的暫時的回避。但是,這不屬於病態。具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人,他們的回避帶有強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等特點,自己主觀上不想回避,卻身不由己。
很明顯,姚強有比較明顯的回避型人格特征。而逃學,上網,不過是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一種表現。一個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學生,往往要逃避學校生活,要退縮到一個人的小天地裏,而網絡正好是一個可以逃避的地方,而且,在這裏心靈得到了慰藉和滿足。一句話,姚強的網絡成癮背後是心理障礙。
姚強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很有啟示性。
我們知道,生活在網絡時代幾乎誰都離不開網絡,但是,絕大多數人並沒有網絡成癮,網絡成癮的隻是少數人。為什麼?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背後,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網絡成癮不過是症狀,心理障礙才是症結。這很像發燒的背後往往是哪裏發炎一樣,發燒是症狀,發炎才是症結。換句話說,網絡成癮不過是心理障礙表現出來的一個出口,沒有這個出口,心理障礙還會在別的出口表現出來。網絡成癮背後是心理障礙。可是,我們往往隻看到了網絡成癮,卻看不到背後的心理障礙。這,也許正是很多青少年網癮,沒有得到很好的矯治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我們知道了,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背後是心理障礙。那麼,青少年心理障礙的根源又在哪裏呢?
心理探源:心理障礙源於家庭生活
現在我們回到姚強的案例中來。姚強的回避型人格特征是怎樣形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