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現在。2005年4月,健特生物發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無錫健特以1.17億元受讓上海健特持有的華夏股份4500萬股法人股。
當然,並非每一次資產買賣都很順利。2002年中,健特生物曾提出收購腦白金和黃金搭檔的商標和知識產權,價格為1.46億元。媒體一時嘩然,謂之史玉柱套現之計。更有媒體憑借工商登記資料詳細剖析史玉柱係公司之間的關係。當年11月,健特生物不得不宣布收購夭折。
史玉柱是個向來就對媒體很警惕的人,他始終認為,當年珠海巨人的倒閉是媒體的原因。這次媒體把他精心搭建的資本迷宮揭個底朝天,可能會對他形成壓力,並謀求更為隱蔽的資本運作。
果然,2003年8月,上海健特即引入新股東interwi iional LMD.,後者是一家注冊於英屬維京群島的公司,它享有上海健特73%股權。大約在此前後,史玉柱在海外設立了擁有全資權益的公司Ready Finance。而黃金搭檔公司亦在此期間將75%股權轉讓於在英屬維京島注冊的tral New公司,Interwi也擁有了黃金搭檔公司5%的股權。不出意外的話,不管是interwi也好,tral New也好,Ready Finance也好,都是史玉柱當年在內蒙注冊的聚鑫公司的“升級版”,用來進行資本運作的空殼公司。
經過這麼一倒騰,原本就紛繁複雜的史係公司成了一團沒有線頭的亂麻。其中的股權安排及資本運作軌跡已難考證。
2003年末,在香港上市的四通電子(409.HK)突然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四通巨人與Ready Finance簽訂協議,由後者收購tral New的全部股權,並將tral New持有的75%黃金搭檔公司股份出售給四通巨人。收購涉及金額合計117億港元。此等巨額交易,立即引起媒體關注。其時,向來以公司內幕調查而著稱的《財經》雜誌曾擬派員赴安徽懷遠,調查史玉柱複出曆史,但未獲成功。
根據四通電子發布的公告,收購完成之後,黃金搭檔進行重組,向上海健特收購包括黃金搭檔和腦白金商標在內的知識產權,並接管這兩種產品的國內分銷網絡。同時,黃金搭檔收購珠海康奇有限公司10%的股權,後者擁有腦白金在山東省之外的銷售權。珠海康奇另90%股權由無錫健特持有。
雖然部分知識產權和營銷網絡出售給了四通,但生產基地無錫健特仍在史氏公司體係內。而史玉柱多年培育起來的營銷網絡,並不會隨著股權轉移而聽從四通掌控,仍需史玉柱團隊在其間協調。半年後,四通董事長段永基延請史玉柱出任四通CEO及董事,或與此存在關聯。
而史氏兩大產品商標等知識產權雖然頗具價值,但其成本亦耗資巨大。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僅2000年至2002年11月,兩個品牌的廣告費用以刊例價計達到35億元之巨。實際費用雖會遠低於此,但還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四通接手商標之後,也需承擔廣告費用。
這一點在四通2004年中期報告中已有顯現。該報告稱,盡管健康產品(腦白金和黃金搭檔)毛利率較高,極大改善了公司經營,使四通由多年虧損轉為盈利。但淨利潤“因為減去固定費用和攤分廣告費而變得非常微薄”。
從以上幾點來看,這一收購案中,史玉柱團隊更易在雙方合作中取得主動。
2004年8月,史玉柱出任四通控股(四通電子,2004年3月更名)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與此同時,四通亦宣布擬收購上海恒壽堂藥業,以增強在保健品業實力,但此項收購曆經數月,最終未能成功。
段係公司收購未有收獲,史係公司投資卻多有成就。征途網絡,雖然操辦方為段、史“共有”的黃金搭檔公司,但從其籌備過程及四通未就此發布公告來看,實際投資人應為史係公司。
征途網絡注冊於上海之時,上市公司健特生物與唐山港陸鋼鐵有限公司簽訂協議,以2.2億元收購後者持有的唐山港陸焦化有限公司75%的股權。按照健特生物2004年年報中的說法,此舉乃是為“進入煤、焦一體化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
截至目前,史係公司在主業保健品之外,已經涉足銀行、IT、能源三個行業。其中IT和能源方麵的投資,雖有跟風之嫌,但與政策之走向密切相關,算得上有投資價值的熱點。史玉柱似乎已經找到了做投資家的感覺。
當然,新近的兩筆投資能否給史玉柱帶來想象中的回報,尚未可知。而其投資方向,在追尋投資熱點之外亦未見其有何戰略布局。對於新進投資家史玉柱來說,投資之途仍漫漫。征途網絡之所以用“征途”二字作為大號,也許正是史玉柱對新的投資事業的心態和狀態的隱晦表述。
史玉柱在金融投資領域運籌帷幄,可謂用心良苦,其布局之巧之周密,也透露出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