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多交幾個互助互利的朋友(2 /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印度尼西亞宣告獨立。但日軍剛退出印尼,荷蘭殖民軍又卷土重來,一場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打響了。

當地華商在中華總會的領導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獨立戰爭,林紹良是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有過幾年經商經驗。獨具慧眼的林紹良預感到自己大顯身手、獨闖天下的時機到了。他確信,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必將屬於印尼人民,而自己的事業成敗則與這場戰爭息息相關。

於是,他毅然離開了在異國他鄉唯一依托的叔父,選擇了一條充滿危險的路——給印度尼西亞軍隊運送軍火和藥品。

恰逢前些時有一位高級領導人為擺脫荷情報人員的追捕,潛入古突土鎮隱蔽,中華總會把這項掩護任務交給了林紹良。這位名叫哈山·丁的領導人在林家藏匿了1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事後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嶽父。正是通過哈山·丁的關係,林紹良結識了中爪哇第四軍區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其中一位便是印尼的現任總統蘇哈托,而當時蘇哈托是這個師的上校團長。

林紹良找到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跟他們說明了要為他們運送軍火的想法。對於處於被圍困之中的孤軍來說,這無疑是雪中送炭。他們對林紹良的英勇行為大加讚賞,並表示提供安全保護。

雙方一拍即合,認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運輸路線。不久,林紹良冒著生命的危險,用帆船載著從新加坡購買的武器及軍需物品,憑著對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回旋,巧妙地越過荷軍封鎖線,把一批軍火安全地運到了中爪哇印尼軍中。就這樣,林紹良押運軍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軍的封鎖線,如入無人之境。每次運抵前線,印尼官兵都向他歡呼致意。他從軍火生意中獲取了相當可觀的利潤,同時又與蘇哈托等印尼軍官結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這為他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68年,林紹良經營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獲得了政府給的丁香進口專利權。早年,他靠丁香起家,現在丁香又為他賺取更加豐厚的資產。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丁香大王”。

同年,印尼政府又作出決定,將全國生產麵粉的三分之二專利權交給林紹良。為此,林紹良成立了波戈沙裏公司,公司的創業資本隻有10萬美元,而印尼國家銀行卻給了這家公司280萬美元的貸款。總統蘇哈托親自主持了公司的第一座麵粉加工廠落成典禮。經過10年的努力,波戈沙裏公司生產的麵粉已達國內需求量的80%,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麵粉公司。林紹良由此也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麵粉大王”。

林紹良還以其特有的預見力和洞察力注意到:隨著新的經濟發展計劃的製定,外資、合資企業的湧現,國內冷落多年的建築業會漸漸複蘇。於是,他立即投資1億美元巨款,建成狄斯丁水泥廠,年產量達100萬噸。此外他還建造了另外兩座水泥廠。僅僅3年時間,林紹良的水泥集團生產的“三輪牌”水泥產量近1000萬噸,約占印尼全國水泥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成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業,他本人也被譽為“水泥大王”。

此外,林紹良憑借他的雄厚實力,又插足房地產業。他在雅加達等地購得土地2100公頃,成為印尼最大房地產商。林氏集團每年在房產方麵的投資幾乎占印尼私營建築業的20%。

在林氏企業王國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是金融業。盡管林氏集團經營的工業、商業、建築、房地產、旅遊業等非金融的資產約有30億美元,但其金融業的總資產卻達40億美元,所以稱他為金融大腕也不為過。

林家的巨額財富離不開林紹良在印尼政界軍界一幫實力人物的相助和保護。所以,廣積人緣,特別是結交關鍵人物,對於做成生意做大生意,乃至人生成功事業成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