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鬆鬆做減法(2 / 2)

如何減少欲望呢?王陽明提出了一個方法:“私欲日生,如地上塵,一日不掃,便又有一層,著實用功,便見道無終窮,愈探愈深,必使精白天一毫不徹方可。”人是一種按慣性生活的動物,當你產生了某個欲望並開始認真追求時,便很難收住腳步,要麼使欲望得到滿足,要麼被碰得頭破血流。這一特性使很多聰明人變成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傻瓜,如佛家所說:一念可纏縛菩薩。如何對治慣性呢?當你產生某個欲望時,不妨反躬自問:難道它對我真的很重要嗎?打個比方,同事泡吧、蹦迪、染黃頭發,吸引了許多豔羨的目光,於是,你產生了攀比心理,並被“不懂時尚”的自我評價所折磨,那麼,你不妨審問一下自己:難道真正的時尚非得用流行元素裝飾嗎?難道別人的喜好可以代替自己的真實需要嗎?難道表達時尚的形式隻能如此膚淺嗎?當你一次次審問自己時,你的心靈也被一遍遍清掃而變得清靜了,自然能品嚐到那種不為物累、輕鬆恬然的快樂。

人的欲望每時每刻都可能萌生,欲望一生,心塵便起,需要時時清掃,所謂修身養性,功夫全在這兒了!真正的幸福也發源於此。沒有人真的可以減盡多餘的欲望,沒有人真的可以把心靈打掃得一塵不染,怎麼辦呢?唐代高僧鼎州禪師的話或許可以為你釋疑解惑:

那是一個秋天,枯黃的樹葉隨風而落。鼎州禪師就彎著腰,將樹葉一片片地撿起來,放進裝垃圾的口袋裏。一位弟子說:“師父!您不用撿了,反正明天一早,我們都會打掃的。”

鼎州禪師不以為然地說:“話不能這樣講,我多撿一片,地上就多一分幹淨啊!”

弟子說:“落葉那麼多,您在前麵撿,後麵又落下來,怎麼撿得完呢?”

鼎州禪師邊撿邊說:“落葉不光是落在地上,也落在我們的心地上,我撿我心地上的落葉,終有撿完的時候。”

是啊!人的欲望紛呈,如秋天的黃葉紛紛飄落心田,哪能一時“撿”盡?但撿一點是一點,幸福體驗也會多一點。抱著這樣的心情自修,功夫每天都有一點點進步,靠著這每天的一點點進步,足以讓你“接近上帝”且超凡脫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