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找“軟肋”,借勝於敵(1 / 2)

王陽明早料到了他們的情況,撫慰說:“江西的災情,本官早已知道,此番前去,定會設法賑災。念你們是被饑寒所迫,又是初犯,不予追究。你們速回自家,各營生計,等候官府的安置吧!”

“流賊”們聽了,大喜過望,紛紛扔下搶來的財物,一哄而散。

王陽明此戰,不費一刀一槍,輕鬆解決了問題,不過是抓住了對方的“軟肋”而已!

任何人,任何隊伍,都有“軟肋”,關鍵在於你能否看到,看到了能否抓住。王陽明正好是一個既能看到又能抓住的人,所以他總能抓住勝利。

王陽明掃平福建的詹師富後,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尚有大小“山賊”數十股,其中江西的謝誌珊、藍天鳳、陳曰能,廣東的池仲容、高仲仁,湖廣的龔福全,勢力最大。當王陽明將下一個目標鎖定為謝誌珊時,擔心廣東的池仲容、高仲雲襲擊官軍後路,於是給二人寫了一封招降書,勸他們投降,其意隻是穩住他們。他看準了他們的“軟肋”,在暫時安全時,隻會各打自己的小算盤,不會有同道相救的義氣。果然,直到謝誌珊兵敗被擒,二人都未相救。且不久後,高仲容也投降了。不僅如此,廣東的大小“山賊”,如龍川的盧珂、鄭誌高、陳英,橫水、氵利 頭一帶的黃金巢,都主動向王陽明請降,隻有池仲容兄弟未降。

池仲容原是廣東龍川縣的大戶,因被仇家誣告,官府不明,一怒之下,和弟弟池仲安帶著家丁,將仇家殺盡,在三 氵利 一帶落草為寇,自封為王,從此橫行二十多年,官軍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池仲容眼看各地賊首或被擒,或投降,頓感無窮壓力,現在沒有其他盜夥在前麵擋災,憑他獨力跟官軍對抗,他一點信心都沒有。久思之下,派弟弟池仲安向王陽明投降,而自己卻嚴加守備,並蠱惑賊眾說:我等為賊不是一年兩年,官軍招降不是一次兩次,這次又哪當得真?

王陽明看準了池仲容的“軟肋”:心情矛盾。一方麵不敢跟官軍交鋒,一方麵不願真心投降,企圖采用“拖”字訣,一麵陽示投降,一麵暗中備戰,想把時間拖過去,以待日後的變化。

既然對方心情矛盾,便難下決裂的決心,自可利用這一點,步步誘其上鉤。

於是,王陽明對池仲安的投降表示竭誠歡迎、全然信任、大膽任用,他給池仲安下了一道命令:我軍即日要征桶岡,你可率本部兵馬駐於上新地,待桶岡之賊敗奔上新地時,你可用心截殺,建立功勞。

王陽明的安排合情合理,池仲安豈敢不答應?這一來,池家兄弟被遠遠分隔,無法相互呼應了。

桶岡攻破後,池仲容更是兔死狐悲,但他仍不肯投降,開始給部下匪眾大肆封官,企圖激勵他們拚死一戰。

王陽明對他的異動看得分明,卻裝著看不見,仍順著池仲容自己的話頭,派人送去牛羊美酒,問他何時率部歸降。

王陽明早料到了他們的情況,撫慰說:“江西的災情,本官早已知道,此番前去,定會設法賑災。念你們是被饑寒所迫,又是初犯,不予追究。你們速回自家,各營生計,等候官府的安置吧!”

“流賊”們聽了,大喜過望,紛紛扔下搶來的財物,一哄而散。

王陽明此戰,不費一刀一槍,輕鬆解決了問題,不過是抓住了對方的“軟肋”而已!

任何人,任何隊伍,都有“軟肋”,關鍵在於你能否看到,看到了能否抓住。王陽明正好是一個既能看到又能抓住的人,所以他總能抓住勝利。

王陽明掃平福建的詹師富後,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尚有大小“山賊”數十股,其中江西的謝誌珊、藍天鳳、陳曰能,廣東的池仲容、高仲仁,湖廣的龔福全,勢力最大。當王陽明將下一個目標鎖定為謝誌珊時,擔心廣東的池仲容、高仲雲襲擊官軍後路,於是給二人寫了一封招降書,勸他們投降,其意隻是穩住他們。他看準了他們的“軟肋”,在暫時安全時,隻會各打自己的小算盤,不會有同道相救的義氣。果然,直到謝誌珊兵敗被擒,二人都未相救。且不久後,高仲容也投降了。不僅如此,廣東的大小“山賊”,如龍川的盧珂、鄭誌高、陳英,橫水、氵利 頭一帶的黃金巢,都主動向王陽明請降,隻有池仲容兄弟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