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為適應體外生活做準備 第28周胎兒此時會聽聲 孕婦留意數胎動
胎寶寶的發育狀況
現在,寶寶的頂臀長約25厘米,體重約1.1千克。
雖然這時的寶寶體重近乎達到出生時的1/3,而且他的肺已經具有呼吸功能,但是如果寶寶在這個時候出生,還是會發生呼吸困難。這時的寶寶已經具有周期性的呼吸動作,雖然這種動作使羊水進入到主要的支氣管道而並非整個肺部,但羊水的進出將有助於肺泡的發育。有時寶寶會呃逆,母親將感到胎兒在腹內輕微地跳動。
寶寶的皮膚呈紅色,被胎兒皮脂完全覆蓋和保護。皮下脂肪在繼續增加,肌肉組織正在發育。頭發也在繼續增加,尤其在腦後部位。隨著聽覺神經的發育完善,寶寶能聽到更多的聲音,並且對聲音十分感興趣。他也很喜歡吸吮自己的手指頭。
此時,男孩兒的睾丸差不多已經下降到陰囊部位;女孩兒的陰唇仍很小,還不能覆蓋陰蒂,在妊娠的最後幾周兩側的陰唇將逐漸靠攏。
準媽媽的生理變化
本周子宮底到達了肚臍上約8厘米,大概是肚臍到橫膈膜之中間點的位置。宮高大約28厘米,羊水量為600~800毫升。準媽媽的體重較妊娠前增加7.2~9.0千克。
現在準媽媽已經能很明顯地感覺到胎動了。準媽媽應每天數數胎動,胎動每12小時在30次左右為正常,如果胎動少於20次則應上醫院就診。
1、胎盤不同時期的重量
胎盤對於胎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在胎兒的生長發育及分娩過程中,它的作用至關重要。
在胎盤和羊膜腔上覆蓋著兩層重要的細胞層,分別稱為絨毛膜和羊膜,這兩層細胞的發生和功能非常複雜,本書不作詳述。羊膜包裹著羊水,而羊水中則漂浮著小寶寶。
書中,我們已經非常詳細的講述了胎兒的體重是如何變化的,同樣,胎盤也以極快的速度生長著,孕10周時胎盤重約20克,在妊娠20周時,胎盤重約170克,再過10周,增長到430克,在足月時,即妊娠40周時,胎盤重量可達650克。
2、絨毛的作用
胎兒的血管與胎盤的連接物出現在妊娠第2或第3周,在妊娠第3周時,胎盤基底部的絨毛就已經緊緊地植入子宮內膜了。妊娠期間這些絨毛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們漂在母體血管內,從那裏吸取胎兒必需的營養以及氧氣。這些物質通過臍帶中的臍靜脈進入胎兒體內,胎兒體內的代謝產物通過臍動脈排入母體循環,胎兒就是這樣清除代謝廢物的。
3、胎盤的功能
胎盤可以進行氣體交換,通過它,胎兒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胎盤還可以為胎兒輸送營養,排泄胎兒的代謝廢物。
除了這些,胎盤還可以分泌激素,這些激素對於維持妊娠十分必要,其中一種激素是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它在妊娠10天後就可以從母體血液中檢測出來,出現它意味著妊娠試驗陽性,在妊娠第7周或第8周時,胎盤還可以產生雌激素和孕激素。
4、胎盤的形態
胎盤看上去像什麼?足月正常的胎盤是一個平滑的類似餅狀或舌狀的圓盤樣組織,直徑為15~20厘米,厚度為2~3厘米,重量為500~650克,或者是胎兒體重的1/6。
胎盤的形態及大小多種多樣,當孕婦有梅毒或胎兒有紅細胞增多症時可能會出現巨胎盤,但是有時沒有明顯的病因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正常孕婦可能會出現小胎盤,但胎盤過小多數是由於胎兒宮內發育遲滯造成的。
胎盤與子宮相連的一麵比較粗糙,而與胎兒相連一的麵則是光滑的,因為上麵覆蓋有羊膜和絨毛膜。
胎盤一般呈紅色或棕紅色,分娩時,胎盤可能出現白色區域,這是由於鈣化或出現纖維素造成的。
5、胎盤與臍帶相連
多數孕婦隻有1個胎盤,在個別的單胎孕婦身上會出現雙胎盤和胎盤分葉的情況,不過所有胎盤均通過臍帶與胎兒相連。
對於多胎孕婦來說,一般都具有1個以上的胎盤,也可能出現1個胎盤與幾條臍帶相連。通常情況下,雙胞胎具有2個羊膜腔和2條臍帶。
臍帶是連接母體與胎兒的血管索,內有臍靜脈和臍動脈,臍帶長30~100厘米,通常呈白色並含有大量血管。
胎盤在孕期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包括胎盤剝離、胎盤前置,分娩後還可能出現胎盤留滯。
準媽媽的健康飲食
妊娠7個月時常出現肢體水腫。因此,首先要少飲水,減少鹽的攝入量,每天鹽的攝入應控製在10克以下;其次要選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增強食欲,促進消化,有助利尿和改善代謝的作用;再者,多吃水果,少吃或不吃不易消化的、油炸的、易脹氣的食物(如白薯、土豆等),忌吸煙、飲酒。
孕期需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但千萬不要無限量吃水果,以免直接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孕婦不宜吃桂圓,因為桂圓是溫熱、大補之品,有可能引發流產、早產、胎動不安等。
1、準媽媽不宜飲水過多
雖說準媽媽與胎兒都需要水分,因此準媽媽飲水量會比以前增加,但其飲水也應有一定限度,並非是多多益善。若準媽媽攝入過多,水分又無法及時排出,多餘的水分就會瀦留在體內,引起或加重水腫。常規講,準媽媽每天喝1~1.5升為宜。這也不能太絕對,應據不同季節、氣候、地理位置及準媽媽的飲水情況等酌情增減,但不可超過2升。特別是懷孕期間,更應注意控製飲水量,以免對自身及胎寶寶造成不良影響。
2、妊娠水腫吃西瓜和冬瓜
準媽媽由於下腔靜脈受壓,血液回流受阻,在妊娠後期,足踝部常常出現體位性浮腫,經過休息後消失。如果休息後浮腫仍不消失,或浮腫較重又無其他異常時,即為妊娠水腫。
⑴西瓜:瓤多汁甜,有“瓜果之王”的美稱。富含水分、果糖、維生素C、鉀鹽、蘋果酸、氨基酸、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曆來被人們稱為“天然白虎湯”。
⑵冬瓜鯉魚湯
取鮮冬瓜50克,活鯉魚1條,加水煮成冬瓜鮮魚湯,味道鮮美,可治妊娠水腫及小便短赤。
3、妊娠高血壓常吃芹菜和魚好
婦女妊娠前無高血壓病史,妊娠24周以後血壓增高至17.5/12千帕,或者與基礎血壓(指妊娠前或者妊娠24周前的血壓)相比較,收縮壓升高4千帕,舒張壓升高2千帕以上,無浮腫及蛋白尿時,即為妊娠高血壓。妊娠高血壓可影響孕婦的健康及胎兒的發育。
⑴芹菜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煙酸、甘露醇以及粗纖維素等,可鎮靜降壓、醒腦利尿。常吃對於妊娠高血壓、妊娠水腫、缺鐵性貧血療效比較顯著。
芹菜連根120克洗淨切碎,加粳米200克同煮,成降壓芹菜粥。
⑵魚,富含優質蛋白質與優質脂肪。其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比任何食物中的都多,不飽和脂肪酸是抗氧化的物質,它可降低血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抑製血小板凝集,從而有效地防止全身小動脈及血栓的形成。所以,魚是準媽媽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理想食品。
這裏為準媽媽提供幾個預防和減輕下肢浮腫的利水消腫食療方:
黑豆赤豆粥
【原料】 黑豆、赤小豆各300克,粳米50克,水、白糖各適量。
【製作】 用沙鍋煮洗淨的黑豆、赤小豆、粳米,待將煮成爛粥時,放入白糖調勻。每日隨意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