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促呼吸是在分娩第二期的最後階段所做的動作,且隻做1次(1次1分鍾,有時必須反複做幾次),由於時間短促無法修正,所以決不可輕視它的重要性。正確的方法如下:
⑴仰臥、膝蓋彎曲、雙腿充分張開、雙手交叉握在胸前。
⑵依平常的方式吸足氣後,立刻快速地吐氣,再反射性地吸氣、吐氣……反複做短促急速的呼吸。如同長跑後,自然而然的急促呼吸。
做的時候要能聽得到“哈!哈!”狂亂急促的呼吸聲。如果中途感覺呼吸困難,是把“吐氣一吸氣”的順序搞錯了,而變成“吸氣一吐氣”所造成的。吐氣量與吸氣量必須相等,否則會感覺呼吸困難,此時要立刻中斷。短促呼吸時,吐氣量多半多於吸氣量,所以吸氣時要大口大口地吸。進入呼吸運動前的吸氣,如果吸入的量比平常多,或以全身來做運動時,下半身容易搖晃,造成助產士工作上的不便。
分娩前,隻要記住秘訣,就能快速學會短促呼吸的方法。最主要的是,記住它的呼吸量與平時相同,隻是速度較快而已。
如果還不會的話,請捏住鼻子、張開嘴巴,暫停呼吸數秒後再吸氣,然後以這種狀態呼吸,再稍微加快速度即可。
從妊娠第10個月初開始,最好每晚練習1次,等熟練之後再配合用力一起做,試著練習在用力的途中突然轉做短促呼吸,直到配合良好為止。
5、各輔助動作的運用
第一期:以腹式深呼吸為主,必要時再加上按摩、壓迫法等。從第一期結束開始,為緩和收縮刺激,可並用側臥的方式輕輕用力。
第二期:前半段以側臥式用力法為主,至排臨狀態看得見胎兒的頭部時,則以仰臥式或仰臥抱起雙腳的用力法為主。胎兒的頭部出來後,再依助產士的指示,改做短促呼吸。
第三期:胎盤娩出時,要遵照助產士的指示,輕輕地用力。
一定要堅持練習,在分娩時會受益匪淺,否則,當躺在床上時後悔就來不及了。請相信,此秘訣一定會使孕婦順利、輕鬆地度過各產程中的最痛苦時期。
孕期提示
1、克服對分娩的恐懼
作為第一次生育的準媽媽來說,對分娩有些恐懼是正常的,但過度的恐懼對分娩是極為不利的。心理因素是決定分娩是否順利的條件之一,分娩是一個母嬰都參與的應激過程,過度恐懼對準媽媽的分娩應激原的發揮有影響。所以,準媽媽在分娩前要調整好心態,減少對分娩的恐懼。
2、對分娩恐懼的原因
造成恐懼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我們希望通過下麵的分析幫助準媽媽們解開恐懼的心結。
⑴最常見的恐懼原因就是害怕分娩帶來的危險。古時候說:“女人生孩子,生死隔層紙”,也就是說,生孩子的過程中意外死亡是隨時可以發生的。其實,那是因為以前醫療條件極為落後的緣故,現在準媽媽都做產前檢查,醫生在了解母體和胎兒的情況後決定合適的分娩方式,發生危險的可能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以我國現在的醫療技術,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發生意外情況的幾率都是非常低的。準媽媽們不要把分娩當作一件嚴重的事情來考慮,應該相信自己
選擇的醫院和產科醫生。
⑵害怕分娩痛,是產生畏懼的又一常見原因。“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分娩的疼痛是難免的,也是劇烈的,但這種痛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所以準媽媽要鼓勵自己,產痛畢竟是有時限性的,要相信自己咬咬牙一定能挺過去。如果是對疼痛耐受力特別差的準媽媽,也可以預先和產科醫生商量采用無痛分娩法。
⑶還有的準媽媽因為過度擔心胎兒的健康,到了分娩時刻,更為緊張,這種緊張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影響自己的分娩狀態;也有些準媽媽基於家庭壓力或個人偏好,對胎兒的性別過於執著,也加重了對分娩的恐懼,其實是男是女,在精卵結合的一刹那已經決定,準媽媽應抱平和的心態接受現實。
⑷另外,對分娩環境的陌生和不適應,也無形中造成準媽媽心理上的不適。準媽媽可以在分娩前,找個時間到產科病房轉轉,初步有個了解。
3、樹立分娩信心
知而後有信。要建立對分娩的信心,減輕恐懼,準媽媽們首要就是對分娩的過程及相關情況有所了解,可以通過一些科普讀物、網絡或者產科醫生獲得有關知識。了解了整個分娩過程後,就會以科學的頭腦去取代恐懼的心理。同時,還可以學習一些放鬆和呼吸的技巧,減輕分娩時的疼痛。建立良好的社會和家庭的支持,解除因為分娩帶來的生活和工作的後顧之憂。對生男生女均持“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到分娩準備中去。作為家人,應給予準媽媽精神的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產婦,可以考慮采用“導樂”分娩,讓一個有專業知識的“導樂”在產前、產時及產後全程陪伴產婦,給予生理上的支持和幫助,以及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是減輕產痛和消除產婦緊張情緒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輕鬆的心情是輕鬆分娩的前提,當準媽媽臨近分娩的時候,要對自己說的就是放鬆、放鬆、再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