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烏蘭布通古戰場--仿佛聞到狼煙氣息和烽火熱浪(1 / 3)

第十九章 烏蘭布通古戰場--仿佛聞到狼煙氣息和烽火熱浪

烏蘭布通是準噶爾大汗噶爾丹與滿清康熙大帝交戰的古戰場,因三百多年前烏蘭布通之戰而名揚天下。烏蘭布通之戰中,康熙以20萬大軍一舉殲滅了噶爾丹的主力,使噶爾丹大傷元氣,對挫敗其割據北疆和分裂祖國的圖謀具有決定性作用,是清初捍衛祖國統一的一次著名戰役。這場戰爭已經過去很長時間,當年的戰爭痕跡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烏蘭布通,一個美麗的疤痕

烏蘭布通古戰場,在大興安嶺餘脈和陰山山脈交彙處的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烏蘭布通草原位於克什克騰旗最南端,與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山水相連,屬於清代木蘭圍場的一部分,當你踏上那片土地的時候,會發現其中的眾多奧秘。

1.紅色的壇子

"烏蘭布通"在蒙語裏的意思是"紅色的壇子"。

在烏蘭布通古戰場,紅褐色的烏蘭布通峰,在草甸的遠處兀自獨立。清澈的烏蘭公河,猶如勇士鑲銀的佩帶,繞山而過。

山下一汪湖水,寧靜如鏡。隔水相望,烏蘭布通峰就像一尊赤壇,倒置於碧水之中。

草甸四處野花灼灼,腳下草厚如氈,踩上去綿軟而柔韌,雨季濕潤的青草氣息,從根葉上濺出來。據說,蒙語中"布統"也有"霧靄"的意思。

當年,大戰平息,稠血染紅湖水,湖上紅色的霧靄數日不散,霧水相連,紅峰若隱若現,於是得名"烏蘭(紅色)布統"。

如今,即使曆史的傷口已經愈合,烏蘭布通這個美麗的疤痕,展示著歲月長河中民族融合的艱辛曆程。

2.獨特的風景

烏蘭布通所在的壩上屬淺山疏林草原,遼闊起伏的草原上散布著一片片稀疏的樺樹林,成為壩上草原最耐看的一道獨特風景。

樺樹林中,那潔白而修長的樺樹樹幹上有不規則的灰黑色橫斑,顯得更加生動。墨綠色的卵圓形革質葉片,綴滿晶瑩的露珠。

它們或一株獨秀,或三五株、十餘株成叢,或多株集合成林,形成了疏朗有致組合的樺樹林。

樺樹樹下、樺樹林間芳草萋萋,赤橙黃綠藍紫各色野花爭奇鬥豔。百鳥在枝頭鳴囀,蟬兒在草下淺唱,樺樹和花草散發著淡淡的幽香。

林間空地上時常會開出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黑綠色的披針形長葉有點像苣蕒菜,尺把長的碩大花穗長在手指般粗齊人高的獨幹上,就好像熊熊燃燒的玫瑰色火炬。

3.四麵環山的將軍泡子

將軍泡子,其水麵開闊,四麵環山,水中長著一叢叢的,錯落有致的蘆葦。在特定的時間,一大群馬會飛奔到湖邊來喝水,群馬入水,濺起漂亮的水花。

夜幕降臨時,人們可以圍坐在篝火旁欣賞如泣如訴的馬頭琴和抑揚悲壯的蒙古長調。夜深時,耳旁風吹蘆葦的沙沙聲會催人入眠。清晨時,觀湖麵晨光,第一線陽光會將眼前的一切都染成金色。

關於"將軍泡子"的真實來由,是有一定的說法的 。

史書記載和民間說法都曾提到,將軍泡子是當年康熙皇帝親征,擊潰漠西噶爾丹叛軍的地方。

噶爾丹是漠西蒙古準噶爾的統治首領,由於他所統治的伊犁地區物產非常豐富,其野心也不斷地膨脹。再加上沙俄不懷好意的縱容和支持,噶爾丹除了不斷地侵犯漠北蒙古(今外蒙古)和漠南蒙古(今新疆南部),還狂妄地宣稱要奪取黃河,將其作為飲馬槽。

1685年,噶爾丹率兵打到了塞罕壩,並且在將軍泡子這裏布下了由幾萬峰駱駝組成的駱駝陣。當清軍的大炮齊鳴時,噶爾丹的駱駝陣被驚散了,噶爾丹也落荒而逃。

就這樣,強烈的震動改變了這個地方原有的地理結構,致使地下水湧出並形成了一個大泡子。泡子就是草原上滲出的地下水自然形成的一個個小湖泊。

這場大戰是由康熙皇帝的舅父--鎮北將軍佟國綱將軍指揮,他血浴沙場,英勇戰死,將士之血染紅峰下水泊,該湖從此被稱"將軍泡子"。

4.令人陶醉的公主湖

內蒙古克什克騰旗的烏蘭布通大草原的公主湖,位於塞罕壩以北紅山軍馬場西偏北20多公裏處。

即使是美麗的嚴冬,公主湖美麗依舊,晨曦裏的公主湖,風情萬種,令人陶醉。

那麼,"公主湖"地名是如何由來的呢?

相傳,三公主藍齊格格是康熙最寵愛的女兒,她原本已心係李光地,然父命難違,皇命難抗,她隻能違心遠嫁葛爾丹,當她途經內蒙草原時,悲極而泣,最終淚流成湖,克什克騰旗的湖泊也就被稱為"公主湖"。

5.十二座連營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康熙皇帝之兄裕親王福全出穀北口經熱河上塞罕壩,行至吐力根河處,距敵四十餘裏,遵照康熙帝的命令與安北大將軍彙合,並選擇在此安營紮寨,營房分布在吐力根河南北兩岸,範圍東西60裏,南北20裏,共立營140座。

當時,大將軍本營共計12座,稱之為"12座連營",置土牆、木柵、壕溝,故至今仍留有遺跡,其餘營房均為臨時帳篷,現在已經找不到曆史的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