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經略漢中(二)(2 / 2)

流民與曹操都雙雙受益,曹操在許都僅僅屯田一年,當年就得穀一百萬斛,打下稱霸的堅實物質基礎。曹操也因此得以脫穎而出,迅速稱雄北方。

有了曹操這個借鑒,劉禪是偏於推行屯田製度的。但是,曹操對屯民的壓榨是無比殘酷的,劉禪作為後世穿越者,自然不會沿襲複製曹操毫無人性的做法。

後世西域建設兵團的做法,是劉禪非常欣賞的。

本來對漢中的具體事務,劉禪是沒有什麼興趣的,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他想把漢中諸事都交給趙雲、賴恭、習楨、閻圃等人,自己做甩手掌櫃。

漢中郡的文官班子初具規模,有習楨、閻圃、楊鬆、楊柏、林離、羅蒙等等,武的更是將星熠熠,有趙雲、吳懿、賴恭、魏延、關平、張衛、楊帛、宗預、輔匡、張翼、張嶷等,皆一時人傑,新老結合搭成新班子,可謂是人才濟濟。其中賴恭曾經做過任交州剌史,更是經驗豐富,文武雙全,為人忠勇剛直,才華傑出。有他們這些大才在,治理好小小的漢中還是不成問題的。

劉禪看了看在座的文臣武將,希望有人指出曹操屯田的得失,從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

“張魯治漢中,實行以教行政,閉關墾殖發展,廣納人口,由是漢川之民,十萬戶口四十餘萬,土沃財富,養甲十萬。我方大軍若要北伐,首要確保糧草供應,此乃生死攸關之事。西川沃野千裏,糧粟豐盛,可惜路途遙遠,關隘重重,道路險阻,糧草轉運十分困難。如果在漢中屯田練兵積穀數年,不僅能就地解決給養糧草,減少巨額運轉之耗費,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證前線戰力。此乃一舉兩得之舉。因此,在下十分讚同屯田之舉。”賴恭慷慨陳詞道。

賴恭話鋒一轉,繼續道:“然而,曹操對完全沒有把屯民當人看,而是作為牲畜來加以壓榨盤剝,將土地和耕牛、種子等物件租於百姓,並且收取高昂賦稅之製。屯田的軍民不過是曹操官府的佃戶罷了。長此以往,僅僅能活命的屯民對曹操毫無忠誠可言。一有機會,便會隨時倒戈。”

眾人精神為之一振,個個都坐直身體側耳凝聽。

劉禪的對賴恭的話語十分滿意,饒有興趣問道:“賴老將軍不愧是做過交州刺史,看問題一針見血,十分中肯。依你之間,我們如何屯田方為妥當?”

“在下以為,屯田之策恐怕不適合漢中所有百姓。屯田製再好,歸根到底隻是一種土地官有,而原來漢中的原住民在張魯統治之前時,皆是有屋有田的自耕農、小地主。如果一刀切在漢中實行屯田,那原住民不僅像張魯時代那樣一無所獲,自身以及子孫後代世世代代淪落為官府的佃戶,其內心必定有極大落差,亦必將轉為怨恨,終究於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