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叔父!”劉禪趁勢站起身來,目光炯炯,神情複雜的凝望著諸葛亮。
對於諸葛亮,劉禪此時的心情五味雜陳的,酸甜苦辣鹹全都有。
正史上,諸葛亮無疑是蜀漢的第一功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之後,在其相助下,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占了荊州南部四郡,又借了南郡作為北伐曹操的橋頭堡,之後進占益州、漢中,終於能夠與雄踞北方勢力強大的曹魏、割據江東實力強勁的孫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劉備死後,他顯然成為實際權力的第一人,內修政理,外結孫吳,六出祁山,揮師北伐,以攻代守,為蜀漢繼命數十年,可以說居功至偉。
但現在劉禪卻對其另有看法,首先是決策失誤,戰略失敗。所謂《隆中對》存在著巨大的戰略缺陷,其成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極其脆弱的孫劉聯盟基礎上。明知孫權和周瑜、魯肅、呂蒙等曆任都督皆有全據長江的強硬想法,還想當然的認為孫吳不會背刺。故有關羽偏師北伐,導致孫吳背刺,與曹魏勾結合流,圍攻關羽,進占荊州全境;其次就是把持朝政,操弄權術,一手遮天。諸葛亮當政其間,阿鬥曾說過“政由相父,祭則寡人”,完全架空了後主皇帝;其三,任人唯親,人才凋零。廢黜李嚴,壓製魏延,任用馬謖之流,事必親躬,無論巨細,致使人才凋敝;其四,窮兵贖武,謹小慎微。要打贏戰爭,必須正奇結合,因地製宜,靈活多變,而諸葛亮戎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六出祁山一無所獲,不屈不撓用弱小的軍力國力和強大的曹魏正麵硬拚,實屬不智。對魏延所獻子午穀奇謀置之不理,須知要以弱勝強,必須兵行險著,用奇兵用奇計,方可出奇製勝取得勝利。
“鬥兒,自你在南郡為奸人所劫,數月不見,亮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之感。”諸葛亮羽扇輕搖,眼晴閃爍著驚異的光芒,緊緊盯著劉禪,似乎看穿劉禪的真實麵目和心中隱藏的秘密。
劉禪被諸葛亮盯得發毛,稍有緊張,心想難道他看出我是個冒牌貨不成。他舉袖擦了擦額頭滲出的那層細汗,在寬大衣袖的掩飾之下,深深的作了一個呼吸,穩定下心神,舉目與諸葛亮對視起來。
劉禪這一細看,隻見諸葛亮麵如冠玉,五官精致,猶如刀削斧砍,一道入鬢劍眉之下,一雙明眸流光溢彩,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豐神俊朗,長身玉立,風度翩翩,一襲寬大的白色長衫,配上一米八多的修長身材,整個人顯得恍惚惚有下凡神仙之感,令人直視之下頓生好感,歎為觀止。
“叔父神采飛揚,卓爾不凡,好像嫡仙下凡塵,鬥好生景仰。”看著諸葛亮,劉禪仿佛意亂情迷,竟然情不自禁蹦出了這麼一句。
諸葛亮實在料不到劉禪會來這麼一句,聞言錯愕了片刻,搖了搖羽扇,旋即莞爾一笑:“鬥兒,難道你第一次見叔父不成,變得如此客氣?”
眾人全都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