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常識(2 / 3)

由於慢性支氣管炎因症狀差別可分為兩型,因病情進展可分為三期,因此對患者出現的咳、痰、喘應加以綜合判斷。如為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且處於臨床緩解期,出現了輕度咳嗽或少痰,未必一定要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藥,可短期觀察,需要時門診治療;如在慢性遷延期則需用藥;如為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並出現病情變化者,則應及早就診。

怎樣鑒別慢性支氣管炎與急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與急性支氣管炎兩者區別較易,可根據下述三方麵進行鑒別。

1.病史

急性支氣管炎一般在發病前無支氣管炎的病史,即無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而慢性支氣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

2.病程及症狀

急性支氣管炎起病較快,開始為幹咳,以後咳黏痰或膿性痰。常伴胸骨後悶脹或疼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多在3~5天內好轉,但咳嗽、咳痰症狀常持續2~3周才恢複。而慢性支氣管炎則以長期、反複而逐漸加重的咳嗽為突出症狀,伴有咳痰。咳痰症狀與感染與否有關,時輕時重。還可伴有喘息,病程遷延。

3.並發症

急性支氣管炎多不伴有阻塞性肺氣腫及肺心病,而慢性支氣管炎發展到一定階段都伴有上述疾病。

怎樣鑒別喘息型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與慢性支氣管炎都是內科呼吸係統的常見病、多發病。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而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又分為單純型和喘息型兩個類型。

人們之所以常常把它倆混為一談,往往是被它們的相同特點所迷惑,比如發病時,它們都有喘息、氣急咳嗽、咳痰等表現。鑒別喘息型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哮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從發病年齡看,支氣管哮喘發病年齡較輕,多見於幼年或青年,約l/5的病人有明顯的個人或家族過敏病史;晚期常常並發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喘息型患者患病年齡較晚,多見於中年或老年人,家族史和家庭過敏史不顯著。

2.從發病季節與發作特點看,支氣管哮喘以春秋季發病率較高,並具有發作性特點,祛除誘因,發作停止後,病人可以恢複正常,無不良表現,如同常人一樣。而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常在寒冷的季節發病,以反複的急性發作為主要表現。發作緩解後,仍有一個長期慢性的咳嗽、喘、咳痰的表現。

3.從臨床症狀看,支氣管哮喘一般沒有慢性的咳嗽、咳痰病史,而以喘息為主要特征;伴發的咳痰較輕,病程短。氣管和支氣管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性增高,表現為廣泛的支氣管痙攣和管腔狹窄,臨床上有陣發性的呼吸困難和咳嗽,發作短暫或持續。而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則多在咳嗽,咳痰若幹年之後才伴發喘息,而且咳痰較重;多半在上呼吸道感染後加劇,咳嗽、咳痰及喘息遷延不愈,早晚咳痰,呼氣延長。

4.從體征上看,支氣管哮喘發作時以雙肺布滿哮鳴音為主,間歇期肺部呼吸正常;而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肺部除了哮鳴音外,常有濕性囉音。

5.從藥物治療上看,對支氣管哮喘應用支氣管解痙藥物後療效顯著,肺功能可得到改善。而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在急性發作時,用抗生素控製感染為主要手段,單純應用支氣管解痙劑(擴張劑)後,效果差,肺功能改善不明顯。

怎樣鑒別慢性支氣管炎與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多發於兒童或青年期,常常繼發於麻疹、肺炎、百日咳後,有反複大量地咳膿痰和咯血症狀;兩肺下部可以聽到濕性囉音且部位比較固定。胸部X線檢查可見兩肺下部肺紋理增粗,支氣管陰影增深;病變嚴重者可見卷發狀陰影;支氣管碘油造影顯示柱狀或囊狀支氣管擴張;支氣管擴張患者還可有杵狀指。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50歲以上中老年人居多,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為主要症狀,部分患者肺部可聞及囉音。胸部X線檢查早期可無異常。病變反複發作,引起支氣管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或肺泡間質炎症細胞浸潤或纖維化,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下肺野較明顯。

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主要是通過CT檢查來鑒別的,CT檢查能幫助確定診斷。

怎樣鑒別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結核

肺結核多見於青壯年;發病與季節無明顯的關係;活動性肺結核常常伴有午後低熱、乏力、盜汗、咯血等症狀;咳嗽和咯血的程度與肺結核病灶的大小和活動程度相關;肺結核病人特別是咳嗽後,常常在肩胛間區聽到濕性囉音;X線檢查可以發現肺部有浸潤病灶或空洞;痰結核菌檢查陽性。

慢性支氣管炎多見於中老年人;發病與季節有明顯的關係;咳嗽、咳痰、喘息反複發作,每年患病3個月以上,連續幾年發病。

由於老年人慢性肺結核的毒性症狀不明顯,常因慢性支氣管炎症狀的掩蓋不易被發現而誤診,應特別引起注意。

怎樣鑒別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癌

肺癌患者常發於40歲以上特別是有多年吸煙史的男性;伴有刺激性的幹咳,常有反複發生或持續的痰中帶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質發生改變;肺部X線檢查可以發現有塊狀陰影或結節狀影或阻塞性肺炎,以抗生素治療,未能完全消散,痰液檢查可以找到癌細胞。查痰脫落細胞經纖維支氣管鏡活檢一般可以明確診斷。

但是,要警惕慢性支氣管炎症狀掩蓋肺癌症狀,從而延誤早期診斷。當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發生性質變化,或痰中帶血時,應立即作進一步的檢查。

如何鑒別慢性支氣管炎與左心衰竭

慢性支氣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主要表現為咳嗽,吐白色泡沫黏液樣痰、氣喘等。因此,當老年人有上述症狀時,人們常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所致。其實,老年人咳嗽、吐痰、氣喘,還有一種可能是冠心病、高心病等心髒疾病並發的左心衰竭。

慢性支氣管炎與冠心病、高心病等心髒疾病合並的慢性左心衰竭,或者同時存在時,都可表現有咳嗽、吐痰和氣喘等症狀,常常不易區別,容易被漏診或誤診。

這是因為老年人常有多種疾病並存,而各種疾病間的相互影響可掩蓋或加重心髒病的症狀和體征,或已產生了心力衰竭的症狀與體征未被引起重視而致,加上老年人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的存在,一旦發生心內、心外或心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極易誘發或加重左心衰竭惡化。

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早期可表現有咳嗽、吐痰、氣促,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相仿。但病人在站立和坐位時不咳或咳嗽減輕,平臥後即可出現咳嗽加劇、胸悶、氣促、特別是頭頸部出汗較多,病人常采取端坐位,雙下肢下垂後即感症狀明顯減輕。病人時感乏力,白天尿少,夜尿多,體重增加等表現也是慢性左心衰竭的特征性表現。

什麼是小兒支氣管炎

小兒支氣管炎包括急、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喘息型支氣管炎。臨床以咳嗽、痰多或幹咳,或伴氣喘,或見發熱等為主要特征。凡能引起上感的病原體皆可引起支氣管炎,而細菌與病毒雙重感染頗為常見。急性支氣管炎多為流感、百日咳、麻疹、傷寒、猩紅熱等急性傳染病的並發症,而慢性支氣管炎則多由急性支氣管炎治療不當或未加治療轉變而成。本病屬中醫“咳嗽”、“咳喘”等範疇。臨床上常可分為風寒型,風熱型,痰熱型,痰濕型,陰虛肺燥型和肺虛久咳型等。

小兒也可能患慢性支氣管炎嗎

慢性支氣管炎是成人中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那麼,小兒是否也有慢性支氣管炎呢?答案是肯定的。小兒急性支氣管炎病人咳嗽、咳痰超過2~3周即可考慮進入慢性過程。近年有不少專家提出應將持續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超過3個月定為慢性支氣管炎較為適宜。

小兒慢性支氣管炎除反複咳嗽、咳痰不愈表現外,幾乎都伴有經常性的流涕、鼻塞、夜間張口呼吸症狀。另有約40%患兒肺部聽到哮鳴音。小兒氣管腔細而柔軟,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導致氣道狹窄,從而產生哮鳴音。

小兒慢性支氣管炎並非單一病因所致,可能與免疫功能低下、支氣管異物及先天性支氣管、肺發育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因此,一旦遇到疑似慢性支氣管炎的患兒,應從上述常見因素考慮,結合免疫功能檢查、胸部X線檢查,以明確病因,切忌籠統地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一味地應用抗生素盲目治療。

通過小兒胸部X線檢查,甚至支氣管鏡檢查,一旦明確了小兒慢性支氣管炎及其病因,須積極去除病因,結合抗感染、對症處理等措施,絕大多數患兒能夠治愈,預後良好。

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有什麼特點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時期嬰兒支氣管炎的一種特殊類型。本病是在支氣管炎加重的基礎上嬰兒伴有喘憋的疾病。故本病除有發熱、咳嗽、咳痰等支氣管炎症狀外,它的主要特點即喘息(出氣吸氣不暢)。此類患兒常為過敏體質,患有嬰兒濕疹、過敏性鼻炎,或者父母有過敏史。本病起病不久即出現類似哮喘的症狀,低熱,刺激性過敏性咳嗽,哭鬧時喘憋加重,兩肺均可聽到哮鳴音,常可反複發作。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發作可減小,一般可治愈。

小兒支氣管炎不及時徹底治愈有什麼嚴重後果

在醫院常常碰到一些家長帶小孩就診,若被診斷為小兒支氣管炎時,就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也不治療,僅自購止咳藥給小兒服用,這是錯誤的。眾所周知,小兒較成人機體免疫力弱,而且小兒鼻、咽喉、氣管及支氣管的管腔相對狹窄,軟骨柔軟,缺乏彈力組織,黏膜柔弱纖細且富有血管,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較幹燥,纖毛運動差,不能很好地清除微生物,故容易發生感染,也易發生呼吸道狹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百日咳、傷寒等,若不及時徹底治愈,極易引起小兒支氣管炎。若小兒支氣管炎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就容易引起下列疾患:

1.支氣管肺炎:患兒可出現高熱、缺氧、呼吸困難、急性呼吸衰竭,甚至出現肺不張、肺氣腫、膿胸、膿氣胸、肺膿腫、心包炎、敗血症等並發症,可危及生命。

2.支氣管擴張:當小兒支氣管炎治療不當時,可轉變為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炎症,破壞支氣管壁使支氣管壁變形擴張,管壁組織被破壞,使支氣管喪失原有的自然防禦能力,也降低了咳嗽效率和排痰功能,為進一步感染提供了條件。時間久了,惡性循環進一步擴大,病情加重,難以治愈。患兒可出現長時間的間斷性發熱,咯大量膿痰或咯血。進一步發展會導致肺源性心髒病。

3.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如果小兒支氣管炎不能徹底治愈,反複發作,就會轉變成慢性支氣管炎,再進一步就會發展成肺氣腫、肺心病。患兒可反複發病,長期間斷咳嗽、咯痰、喘息,出現勞力性氣短、心慌、紫紺、水腫,久治不愈。

綜上可以看出,小兒支氣管炎如不及時治愈,後果是嚴重的。隻有避免小兒患支氣管炎,或患病後及時徹底治療,才能消除後患。

如何從正麵和負麵看待咳嗽的作用

咳嗽本是肺部疾患的一個常見症候,外感和內傷的多種病因,隻要妨礙了肺氣的宣發或肅降功能,均可以使肺氣上逆而出現咳嗽。

從積極的意義上講,咳嗽是一種保護性措施。是人體為了清除外界侵入呼吸道的異物及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抵禦感染的一種反應。

從不利的方麵講,咳嗽是有害的。它可以使呼吸道內的感染擴散;使胸腔內壓力增高,加重心髒負擔,對心力衰竭病人不利;劇烈的咳嗽會使已受損的呼吸道出血,可使胸膜下氣腫泡破裂而發生氣胸;長期咳嗽是促進肺氣腫形成的一個因素;頻繁的咳嗽還會引起嘔吐,影響睡眠,消耗體力。

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咳嗽可以使帶有致病原的分泌物在空氣中播散,引起疾病的傳播。病人痰液中的致病微生物隨著咳嗽的氣流噴出,可以在空氣中懸浮數小時,其他人吸入了帶有這種致病微生物的空氣,就容易引起疾病。因此,無論是作為衛生常識,還是社會公德,人們都應該了解這些道理,咳嗽的時候,應該主動遮掩口鼻,不要讓痰、涕隨意噴出,汙染環境,危害他人。

經常咳嗽是慢性支氣管炎嗎

慢性支氣管炎有慢性咳嗽、咳痰或氣喘的特點。但是引起咳嗽的原因多種多樣,有慢性咳嗽就是慢性支氣管炎的看法是不夠全麵的。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呼吸道內的病理分泌物和從外界進入呼吸道內的異物可借咳嗽反射而排出體外。

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有:①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各部位,如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的刺激性氣體吸入、異物、炎症、腫瘤、出血等的刺激,均可引起咳嗽;②胸膜疾病:胸膜炎或自發性氣胸等均可引起咳嗽;③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引起的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腫等均可引起咳嗽;④中樞因素:咳嗽可由大腦皮質發出衝動,從而形成咳嗽,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使咳嗽反射受到抑製。

咳嗽無痰或痰量甚少為幹咳,可見於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等;咳嗽伴痰為濕性咳嗽,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

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的嚴重程度與支氣管黏膜炎症的程度及痰量的多少有關。一般是晨間起床後咳嗽較多,白天較少,臨睡前有陣咳或排痰,痰量以清晨為多。根據咳嗽的特點、咳痰的數量與性狀,並結合有無發熱、氣急等,可對疾病作出初步的判斷。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為什麼有不同的咳嗽聲調

慢性支氣管炎屬實證者,咳聲洪亮高亢;屬虛證者,咳聲低沉細微。痰濕重者,咳聲重濁,伴有痰鳴音;肺陰虛者,幹咳無痰,伴有咽幹潮熱。風寒(或風痰)閉肺者,往往嗆咳陣作,咳痰不利。肝火犯肺者,往往嗆咳胸痛,麵赤喉幹。

肺氣虛病發時常以咳為主,咳聲清朗,多為單咳或間歇咳。脾陽虛病發時常咳聲重濁,多為連聲咳,夜重日輕,咳粘液或漿粘痰。腎陽虛病發時常咳聲嘎澀,多為陣咳,夜多於日,痰量多。肺腎陰虛幹咳無痰或少痰,痰粘稠似鹽粒,不易咳出。

通過了解咳嗽聲音的特點,可以辨別病變的虛實和病人體質的強弱。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咳痰的顏色為什麼不一樣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咳痰顏色往往會有不同,如白色、黃色、褐色、草綠色等等。性狀也有清稀、黏稠、泡沫狀等的不同,致使咳出的難易不同。這些不同的特點,恰恰是中醫臨床上用來辨別疾病性質的主要依據。通過了解痰的顏色和性狀來區分屬寒還是屬熱,以便對症下藥。正如《丹溪心法》引王隱君之論:“痰清白者為寒,黃而濁者為熱……始則清白,久而黃濁。嗽而易出則清而白,嗽而不能出,則黃濁結滯。若咳唾日久,濕熱所鬱,上下凝結,皆無清白,甚至帶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痰的顏色的不同呢?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人們認識到,痰液的顏色和性狀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所感染的細菌不同給痰液增添了顏色。通常黃色膿性痰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棕褐色膠凍樣痰多為克雷白杆菌感染,草綠色膿性痰多為銅綠色假單胞菌(綠膿杆菌)感染,白色泡沫樣痰多為病毒性感染,白泡沫塑料狀奶樣稀痰多為白念珠菌感染,血性痰多為炎症損傷了毛細血管,增加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血液滲出所致。故觀察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咳出的痰液的顏色和性狀不僅可以用來判斷病情,選擇藥物,還可以用來判斷治療效果和疾病的預後。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常有咯血嗎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咯血並不常見,其發生率低於支氣管擴張、肺癌及肺結核等疾病。通常情況下,慢性支氣管炎多在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時,由於炎症或細菌對支氣管黏膜下的毛細血管的侵蝕破壞時,增加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血液滲出才發生咯血。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多為痰中帶血絲,偶有血痰,血量一般不多,經抗感染治療後多可隨感染控製而停止咯血。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咯血時,需到醫院就醫,以明確診斷,排除其他容易造成咯血的疾病,並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以免延誤病情。

慢性支氣管炎會傳染嗎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它不是傳染病,所以不會傳染。但是當慢性支氣管炎伴有銅綠色假單胞菌(綠膿杆菌)、克雷白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毒力較強而且容易耐藥的細菌感染時,病人咳出的痰液中將這種細菌排出,汙染空氣,這對機體抵抗力較弱的人來說,是一種威脅,這種人容易感染上這種細菌,但不能因此認為慢性支氣管炎是有傳染性的疾病。

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極為複雜,有大氣汙染(化學氣體、煙霧、粉塵對支氣管粘膜刺激)、吸煙、感染(有多種細菌、多種病毒)、過敏因素、體質免疫機能差。急性發作時伴細菌、病毒感染時,有傳染可能,但緩解期無咳、痰液中無菌,就無傳染性,但慢性支氣管炎不是傳染病,慢性支氣管炎要和肺結核鑒別,因肺結核是傳染病。

為什麼慢性支氣管炎會發展成肺氣腫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慢性支氣管炎的嚴重並發症之一。這是由於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細支氣管黏膜長期充血水腫,分泌物滲出物增多,管壁纖維組織增生變厚,導致管腔狹窄或阻塞,同時細支氣管軟骨受損變薄,使細支氣管失去支撐,而細支氣管周圍的輻射狀牽引,由於炎症的反複發作而喪失,細支氣管更容易內陷;炎症又使肺小血管內膜增厚,肺泡壁供血減少,肺泡壁彈性減弱;炎症時肺組織內α1-抗胰蛋白酶等蛋白酶的缺乏,又加速了肺組織的破壞。這樣,在吸氣時細支氣管管腔擴張,空氣進入肺泡;呼氣時細支氣管管腔縮小塌陷,妨礙氣體呼出,致使空氣滯留於肺泡內,壓力不斷增高,久而久之,導致肺泡過度充氣、膨脹或破裂,最終形成肺氣腫。

為什麼慢性支氣管炎會導致肺心病

慢性支氣管炎並發阻塞性肺氣腫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髒病(簡稱肺心病)的最常見病因。國內統計報告顯示,約85%的肺心病是由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造成的。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隨訪調查結果顯示,約25%的患者在8~10年內發展成為肺心病。導致肺心病形成的機理,主要是因為長期缺氧及二氧化碳瀦留所致的酸中毒,它可引起肺動脈收縮,血液黏度增加,肺血管內壓力升高,加重右心負擔,使右心室肥大、擴張,逐漸形成肺心病。多次擴張勢必最後導致不可逆轉的右心室肥厚。在此基礎上如果並發急性呼吸道感染時,肺循環阻力超過右心負荷,右心室功能失去代償,右心排血量下降,就會導致右心衰竭。

為什麼慢性支氣管炎會導致肺癌

慢性支氣管炎的一係列病理變化與肺癌並無轉化關係。因而,一般而言,慢性支氣管炎本身不會導致肺癌。但是,如果是由於吸煙所致的慢性支氣管炎,就有可能合並支氣管肺癌。而且,吸煙量越大,吸煙時間越長,發生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為吸煙產生的焦油既可以導致支氣管炎,又可以導致肺癌。

因此,得了慢性肺部疾病可能會得肺癌,對此千萬不要疏忽大意。有報道慢性支氣管炎合並肺癌78例分析,年齡為60~84歲,平均年齡為66.9歲,有吸煙史者59例。合並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健康檢查發現肺癌1例,以慢性支氣管炎肺癌晚期住院36例,由於入院診斷上的疏忽,41例病例誤診,占53.2 4%(慢性支氣管炎合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者7例;慢性支氣管炎合並肺炎者11例;慢性支氣管炎合並肺結核者8例;慢性支氣管炎合並結核性胸膜炎者14例;慢性支氣管炎伴心腦血管病者1例)。

慢性支氣管炎繼發肺癌的可能因素:①高齡;②長期吸煙;③在肺部慢性炎症及結核等瘢痕基礎上易發肺癌;④老年人自己不夠重視,體格檢查大意。

不少病例發現已是晚期,失去治療機會。因此在患慢性肺部疾患的45歲以上病人,特別是有長期吸煙史者,一旦發現刺激性幹咳、痰血、胸痛、貧血等症狀應高度警惕患肺癌的可能,有必要進一步檢查,如一時不能確診,應定期檢查,定期隨訪,爭取早日診斷,以防漏診或誤診。

慢性支氣管炎會導致哪些危害

慢性支氣管炎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複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征。早期症狀輕微,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後緩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狀纏綿不愈,不分季節。病情若緩慢進展,常可並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髒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危險疾病,病人多為吸煙者,重複感染使氣管變厚和被堵塞。因此,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會引起嚴重的問題。

慢性支氣管炎,在早期不加治療的話,其危害有很多種,其中包括死亡在內。通常,這種疾病具有一種支氣管感染的固定循環模式,它會損害肺髒,然後導致更容易受到支氣管感染。如果這種感染終於擴散到細支氣管的末端小泡裏,易患肺炎或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還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及心力衰竭。另外,呼吸係統也可能全麵衰竭,這是一種危急性的疾病。有些患慢性支氣管炎的人,其嘴唇及臉部其他部分會逐漸變成青紫色,這是因為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氧。由於肺髒無法將足夠的氧供應給身體,最後,就會發生呼吸衰竭的症狀。

如果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同時發現自己的呼吸困難現象日益嚴重,而咳嗽的性質也有了改變,這些身體健康惡化的跡象,就可能是罹患了癌症的初期征兆。

慢性支氣管炎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關係如何

人的呼吸道對外界的不同刺激物(感染、抗原性、非抗原性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引起的病理變化也不同。如氣道敏感性高(高反應性),對抗原性或某些非抗原性刺激可表現高反應變化,支氣管收縮,炎症細胞浸潤,分泌物增加,氣道狹窄,發生陣發性呼吸困難,稱為哮喘;如氣道慢性炎症可引起氣道及肺組織病理性改變,發生阻塞性肺氣腫;如氣道敏感性一般,長期的外界刺激可引起氣道不同部位發生病理改變,在支氣管係發生病變,無並發症時,稱為單純性慢性支氣管炎或喘息性支氣管炎;如在小氣道內徑<2毫米時發生病變,稱為小氣道疾患;如為不可逆性氣道阻塞,稱為慢性阻塞性支氣管炎,如同時合並阻塞性肺氣腫時,則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而慢性支氣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礎疾病,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如果能積極、有效地防治慢性支氣管炎,完全有可能減少或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