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醫治療(1 / 3)

第二章 西醫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的西醫治療原則是什麼

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病期和反複發作的特點,采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製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應予解痙平喘的治療。對臨床緩解期宜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複發為主。應宣傳、教育病人自覺戒煙,避免和減少各種誘發因素。

痰、咳、喘是慢性支氣管炎的常見症狀,如果不加以控製,致其長期不愈,發展下去就會變為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原則主要有:

1.一般治療

(1)適當休息,多飲水。加強鍛煉,避免風寒,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增加肺泡通氣量。

(2)可做霧化或超聲霧化吸入。

(3)忌食甜、鹹、肥膩、辛辣食品,戒煙酒。

2.控製病情:急性發作期以控製感染為主;緩解期以增強體質為主。

3.對症治療:應用祛痰藥、鎮咳藥、平喘藥控製症狀,減少患者痛苦,防止病情發展。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怎樣治療

急性發作期的處理:發病期急性發作期係指患者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黏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多,或伴有發熱等炎症表現,或“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大部分患者的主要問題是感染。治療關鍵是抗感染,同時注意排痰、解痙及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力求在最短時間內阻斷患者的急性發作,使之轉入慢性遷延期。

慢性支氣管炎發作期以控製感染、祛痰、鎮咳為主,伴喘息時加用解痙平喘藥。

1.控製感染:視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病原菌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輕者可口服,較重病人用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黴素G、紅黴素、氨基苷類、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等。能單獨用窄譜抗生素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產生耐藥菌株。一般病例可按常見致病菌為用藥依據,可選用新諾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頭孢克洛、亦可選用羅紅黴素、魚腥草等。`

(1)青黴素族與鏈黴素合用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時的常用藥。?

(2)紅黴素與氯黴素,對流感嗜血杆菌與肺炎雙球菌有抑製作用。?

(3)嚴重感染時選用氨苄青黴素2~4g/日、頭孢氨苄2~4g/日、頭孢拉定1~2g/日,分4次口服。或嚴重感染時應用青黴素G、氨苄西林或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靜脈滴注給藥,抗菌治療一般7~10日為1個療程。用藥三日後,病情無改善,可根據痰培養藥物敏感試驗合理選擇抗生素。?

(4)反複感染患者,可采用預防性用藥,複方新諾明(SMZ,劑量為治療量一半)持續用藥,預防性治療可減輕發作和縮短療程。

(5)病情較輕者可用口服抗菌藥物治療,藥用螺旋黴素,每次0.2g,每日4次;或麥迪黴素,每次0.2~0.3g,每日3~4次;或頭孢拉定,每次0.25~0.5g,每日3~4次;或交沙黴素,每次0.2~0.4g,每日3~4次。

感染徹底控製後,及時停用抗菌藥物,以免長期應用引起副作用。

2.祛痰、鎮咳: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用祛痰藥及鎮咳藥物,以改善症狀。遷延期病人尤應堅持用藥,以求消除症狀。祛痰藥物種類繁多,常用祛痰藥有氯化銨0.6g,每日3次;碘化鉀0.6g,每日3次;溴己新(必嗽平)16mg,每日3次;川貝枇杷露10ml,每日3次;鮮竹瀝水20ml,每日3次。氨溴索(沐舒坦)、噴托維林或複方甘草合劑等止咳藥可根據情況選用。如果出現頻繁幹咳,影響休息時,可用噴托維林或中藥慢支紫紅丸等。對老年體弱無力咳嗽或痰量較多者,應以祛痰為主,協助排痰,暢通呼吸道,而不應選用強烈鎮咳藥(如可待因),以免抑製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導致病情惡化。

須要注意的是,慢性支氣管炎除刺激性幹咳外,不宜單純采用鎮咳藥,因痰液不能排出,反而使病情加重。

3.解痙、平喘:喘息型支氣管炎常選用的解痙平喘(舒張支氣管)的藥物如氨茶堿0.1~0.2g,3次/日、美喘清50μg,2次/日、博利康尼(特布他林)2.5mg,3次/日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2~4mg,每日3次等吸入劑。若氣道舒張劑使用後氣道仍有持續阻塞,必要時可應用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潑尼鬆20~40mg/日。

4.氣霧療法:氣霧濕化吸入或加複方安息香酊,可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目前超聲霧化吸入有一定幫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釋劑。如有可逆性阻塞者應常規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如溴化異丙托品(愛喘樂)、博利康尼(都保)等氣霧劑吸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陣發性咳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支氣管痙攣,采用支氣管舒張劑後可改善症狀,有利於痰的清除,如舒喘靈、氯喘、克侖特羅、美喘清等。

5.其他對症治療:反複感冒或支氣管炎症急性發作的人,可以選用一些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方法。注意防止病情惡化,避免發展成為肺氣腫或肺心病等並發症,這對於老慢支病人至關重要。

得了急性支氣管炎怎樣治療

急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在治療時應采用以下療法:

1.一般療法:適當休息,注意保暖,多喝水。

2.刺激咳嗽:可用蒸氣吸入,或用生理鹽水超聲霧化吸入。

3.幹咳者:用噴托維林25mg,或咳美芬10mg,或可待因15~30mg,每日3次。

4.有痰者:用棕色合劑10mg,或溴己新8~16mg,每日3次,口服;或口服沐舒坦每日l粒。

5.有支氣管痙攣者:用氨茶堿0.1g,或特布他林2.5mg,或沙丁胺醇(舒喘靈)2.4mg,每日3次,口服。

6.有發熱、全身酸痛者:用阿司匹林0.3~0.6g,或克感敏1片,每日3次。

7.白細胞計數增加者:表示有細菌感染,可適當應用抗生素,如頭孢拉定、阿莫西林等。

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怎樣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的治療主要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和預防複發、控製病情發展為宗旨,以下治療方法可選擇一種使用。

1.支氣管炎菌苗:一般在發作季節前開始使用。每周皮下注射1次,劑量從0.1ml開始,每次遞增0.1~0.2ml,直至0.5~0.1ml為維持量。有效時應該堅持使用1~2年。

2.核酪注射液(麻疹病毒培養液):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在發病季節前用,可連用3個月。

3.卡介苗素注射液:每周肌肉注射3次,每次1ml(含卡介苗提取物幹重0.5mg)。在發病季節前用,可連用3個月。

4.必思添(克雷白肺炎杆菌提取的糖蛋白):首次治療8日,每日2mg,然後停服3周;第2次治療8日,每日1 mg,然後停服3周;第3次治療8日,每日1mg。連續3個月為一療程,可以預防慢性反複的呼吸道感染。

5.胎盤多糖:隔日或每日肌注0.5~1.0mg,20次為一療程。

6.人脾轉移因子:每次肌注2~4ml,每周1~2次,3~6個月為一療程。

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怎樣治療

治療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常常選用解痙平喘的藥物,如:氨茶堿每次0.1~0.2g,每日3次,口服;丙卡特羅(美喘清)每次50μg,每日2次,口服;特布他林(博利康尼)每次2.5mg,每日2~3次,口服;複方氯喘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慢性支氣管炎有可逆性阻塞者應常規應用支氣管舒張劑,如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博利康尼(都保)等吸入治療。陣發性咳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支氣管痙攣,采用支氣管舒張劑後可以改善症狀,有利於痰的清除。

慢性支氣管炎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

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時,人們經常可以聽到“抗感染治療”這個詞。所謂抗感染治療就是應用抗生素來控製感染。

怎樣正確使用抗生素呢?首先要注意抗生素的選擇。對一般的細菌感染,通常選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黴素、頭孢拉定、羅紅黴素等,劑量不宜過大,療程不宜過長,一般使用3~7日即可。使用抗生素要避免起點高、劑量大、換用頻繁的錯誤做法。但患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病的人,特別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有計劃地輪換使用抗生素可以避免人體產生耐藥現象,使原已對某藥耐藥的細菌在暫停一段時間後,可恢複對藥物的敏感性。

其次,還要掌握應用抗生素的適應證,不要認為感染發熱都是由於細菌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才是惟一的選擇。其實,在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有半數是單純的病毒感染,對症處理和使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如板藍根衝劑、清熱靈等,往往比使用抗生素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