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汁飲:白蘿卜汁、梨汁、生薑汁各1杯混勻,加冰糖適量,每日分2次溫開水送服。對慢性支氣管炎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2.蘿卜蜂蜜飲:白蘿卜100g,去皮切塊,加水適量煮熟,用適量蜂蜜調味,連湯服食,每日l劑;或白蘿卜擠汁1碗,徐徐飲下。對慢性支氣管炎所引起的氣喘及支氣管哮喘有平喘的作用。
3.雞蛋蘿卜湯:蘿卜5個,雞蛋5個。將冬至前後的蘿卜切開挖洞,每個嵌入生雞蛋,注意大頭朝上。然後將蘿卜捆紮好填入花盆,使之成活。數九過後(即81天後)拔起蘿卜,洗幹淨,切片煮湯,雞蛋打入湯中,不加鹽。一般天氣較冷,雞蛋不會變質,變質者則不用。治療過敏性哮喘有良效。
4.蘿卜飴糖飲:紅皮蘿卜500g,飴糖3湯匙。蘿卜連皮切碎,放入碗內,上麵倒入飴糖,放置l 2小時後,作為飲料頻頻服用,連服數日。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
5.橄欖蘿卜飲:橄欖400g,蘿卜500~1000g。上兩味煎湯,代茶任意飲服。可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順氣利尿、清熱解毒。適用於支氣管炎、肝氣鬱滯兩脅作痛、飲食停滯、扁桃體炎等。
南瓜——潤肺化痰
南瓜又稱番瓜、倭瓜、飯瓜,它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胡蘿卜素以及鈣、磷、鐵等。其中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含量在瓜類中較高。
現代研究發現,人體缺乏微量元素鈷是導致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每千克南瓜中鈷的含量高達126mg,居各類糧食、蔬菜的首位。因此經常服食南瓜,能增加體內胰島素的釋放量,促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正常化,對降低血糖有意想不到的療效。南瓜中的纖維素含有豐富的果膠。果膠進入人體後,可以和多餘的膽固醇黏結在一起而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含量,起到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中醫學認為,南瓜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潤肺化痰、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效用。咳嗽痰多的人經常吃南瓜,有消痰的作用。
1.南瓜盅:500~1000g重南瓜1個,蜂蜜60g,冰糖30g。在瓜頂上開口取出瓜瓤,放入冰糖、蜂蜜,將挖去的南瓜蓋上,放進鍋中蒸l小時左右。早、晚分2次食完,連服數日。有降氣平喘的效果。
2.南瓜飯:南瓜1000~1500g,去皮、瓤,切成塊,加油、鹽炒後,將大米倒在南瓜上,加紅糖適量,慢火蒸熟,即可食用。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肺氣腫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者服用。
3.南瓜杏仁蒸冰糖:南瓜1個,杏仁5個,冰糖30g。在南瓜上開一口,挖去部分瓤,將杏仁、冰糖裝入,蓋好,用竹簽(牙簽也可)固定,放蒸鍋內蒸熟,食之。分早、晚2次吃完,連服3天。
芹菜——潤肺平肝
芹菜因其味濃香,又叫香芹,入藥又稱“藥芹”。芹菜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及豐富的維生素。
醫學研究發現,芹菜中含有芫荽堿、甘露醇等物質,有強烈的芳香及辛味,能提神健腦、潤肺止咳、醒胃健脾、增進食欲。由於它富含有鐵、鈣等礦物質,患有呼吸道疾病以及身體虛弱者可以經常服用。芹菜中含有的芹菜堿,具有降壓安神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芹菜葉中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比芹菜莖多,因此在食用時不應擇莖棄葉。
中醫學認為,芹菜味甘、微苦,性涼,入肝、胃二經。具有平肝涼血、清熱利濕的功效。
1.芹菜飲:生芹菜去根洗淨,搗碎絞汁,混以等量蜂蜜,每日服3次,每次40ml;或芹菜汁加糖少許,每日當茶飲。有潤肺平肝的作用。
2.芹菜醬湯:芹菜350g,黃醬6g,蘿卜100g。加水適量煮湯,調味服食。每天1次。慢性支氣管炎體質偏熱者經常服用,有清熱消火的療效。
生薑——化痰止咳
生薑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常用的良藥。“一片生薑勝丹方,一杯薑湯保健康。”生薑中含有辛辣和芳香氣味的揮發油,其作用就是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促進腸胃蠕動,健胃消食。而且有試驗證實,生薑濾液能有效地抑製葡萄球菌,對陰道滴蟲以及皮膚病菌也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1.分類
(1)生薑:生薑性味辛、溫,為芳香性辛辣健胃劑,有解表散寒、溫胃止吐、化痰止咳等功效。
(2)生薑皮:生薑皮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有“留薑皮則涼,去皮則熱”之說,功可利尿消腫。
(3)煨薑:鮮生薑洗淨,用草紙包裹,在清水中浸濕後,放火中煨,待草紙焦黑,薑熟即成煨薑。煨薑性味辛、溫,功以和中止嘔為主。
(4)幹薑:幹薑是薑的幹燥根莖,其性味辛熱,能夠反射性地興奮血管運動中樞和交感神經,使血壓上升,具有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肺化飲、溫經止血、溫脾暖胃的功效。
(5)炮薑:將幹薑炒至外表已黑、內裏老黃色即為炮薑,性味辛、苦而大熱,辛散之力大減,溫守之力增強,功可溫中止瀉、止血。
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誘發肝癌和食管癌,所以不要食用已變質的生薑。
2.食用方法
(1)生薑蘿卜粥:生薑25g,蘿卜1個,粳米50g,大棗10枚。蘿卜洗淨切塊待用;粳米用水淘淨,常法煮粥,五成熟後依次加入蘿卜、生薑、大棗。作為早餐服用。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咳嗽初期者。
(2)薑汁茶:薑汁200ml,白蘿卜汁10ml,梨汁100ml,牛乳100ml。有條件者可用榨汁器取汁,無條件者可以先將薑、蘿卜、梨切碎,搗爛取汁。加入牛乳拌勻加熱後,早、晚分2次服用。本方以滋潤為主,對長年咳嗽經久不愈、身體虛弱者有效。
(3)薑汁豬肺杏仁湯:豬肺300g,甜杏仁15g,生薑汁2匙。將豬肺洗淨、切塊,甜杏仁洗淨;將豬肺與杏仁放在沙鍋內加水共煮,將熟時加入生薑汁及食鹽少許,吃豬肺喝湯。本方有溫肺、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虛寒喘咳、痰多色白、便秘等症。
大蒜——止咳祛痰
大蒜,又名“胡蒜”。每百克新鮮大蒜中含蛋白質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纖維0.7g、無機鹽1.3g、鈣5mg、磷44mg、鐵0.4mg、硫胺素0.24mg、維生素B2 0.03mg、尼克酸0.9mg、抗壞血酸3mg。豐富的營養成分為大蒜的醫用價值提供了保證。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是一種植物性廣譜抗菌藥,對痢疾杆菌、大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大蒜有減慢心率、增加心髒收縮力、擴張末梢血管、利尿、降低血壓等作用,對高血壓、高血脂、肺心病、冠心病患者來說,常食大蒜是十分有利的。大蒜還能激發人體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加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防治慢性支氣管炎的反複發作。
此外,大蒜還是美容食物。用大蒜中提取出的蒜氨酸製成的“大蒜美容霜”,具有減少黑色素沉著、使皮膚增白的作用。
中醫學認為,大蒜生者性味辛、熱,熟者性味甘、溫,入脾、胃、肺經。具有殺菌驅蟲、止咳祛痰、宣竅通閉、消腫解毒的功效。
因大蒜性熱,刺激性強,故不宜多食,否則易損傷腸胃。素體陰虛火旺者、患胃病者、口齒喉舌腫痛者,均不宜用。
1.蒜糖膏:紫皮蒜100g,砂糖200g。以上共搗成泥狀,放在沙鍋裏共煮成膏,早、晚各服1匙。久服對支氣管哮喘有效。
2.蒜湯::大蒜頭5瓣,白梨1個,蜂蜜少許。將大蒜、梨加水煮片刻,用蜂蜜調味,吃食物喝湯,每日3次。大蒜對細菌有抑製作用,白梨清熱化痰,蜂蜜潤燥,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
3.大蒜生薑燉紅糖:大蒜10g,紅糖10g,生薑2片。大蒜、紅糖、生薑加清水半碗,隔水燉熟,去渣,1日內分2~3次服完。有祛痰、止咳、止嘔的作用。
蜂蜜——潤肺止咳
據化驗分析,蜂蜜含有75%左右的葡萄糖和果糖,這兩種糖不經消化便能被人體直接吸收,進入體液,供給熱量,營養全身。此外它還含有17%~18%的水分,一定量的蔗糖、蛋白質、礦物質(鐵、鉀、鈣、鎂、銅、錳、磷等)、有機酸、活性酶、芳香物質及維生素、煙酸等。
蜂蜜性味甘、平,功可補中益氣、潤肺止咳,具有補中緩痛、解毒潤燥的雙向功能。為此,蜂蜜已成為人們日常保健和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
蜂乳又稱蜂王漿。蜂乳含有蛋白質、水分、脂肪、灰分、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蛋白質占12.34%,脂肪占5.46%。其性味甘、酸,入脾、肝經,可滋補強壯,適於早衰、體弱者補益,可起到防衰老、強體質的作用。
1.蜂蜜川貝梨:每次用蜂蜜15g,川貝粉2g,用開水衝調後飲服,每日2次;或取大白梨1個,挖去芯,將蜂蜜30g填入,蒸熟食之。適合肺虛久咳不愈者服用。
2.核桃蜂蜜:核桃仁60g搗碎,加入蜂蜜30g,置碗裏隔水蒸熟。用開水衝服,一日2次。
3.蜂蜜茶:先取適量茶葉用小布袋裝好,置於杯中,用沸水泡茶(稍濃),待涼後再加適量蜂蜜攪勻,每隔半小時漱喉並咽下。適用於幹咳、咽喉幹燥疼痛者服用。
4.膽汁調蜂蜜:豬膽1個(或雞膽2個),蜂蜜1匙。膽汁與蜂蜜調勻服,一天1次。本方可消炎、止咳、祛痰,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內熱型咳嗽者。豬膽清熱、潤燥,對呼吸道常見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百合——滋補潤肺
百合又名夜合、蒜腦薯,除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一些特殊的營養成分,如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這些成分綜合作用於人體,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之功,而且對人體多部位有較好的抗癌作用。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滋補潤肺、止咳、養陰、清熱、安神、利尿等功效,曆來被視為止咳潤肺、寧心安神、清利二便的滋補品,對肺燥咯血、咳嗽,病後餘熱未清、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等症有一定療效。
1.煮百合:百合不拘多少,水煮,吃百合,每年冬季吃40個,連吃2~3個冬天,可以治愈小兒支氣管哮喘。
2.蜜百合:用鮮百合120g,和蜜蒸軟,時時含1片食之;或用新鮮百合數個搗汁,以溫開水飲服(也可煮食)。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很好的潤肺止咳作用。
3.百合子參銀耳湯:百合15g,太子參15g,銀耳12g,水煮,每日l劑。可養陰益氣,適用於肺胃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乏力、口幹、胃口差等症。
4.釀百合:百合適量,白糖、豬油各少許。百合洗淨,在瓣片上放入適量白糖,頂端加少許豬油置鍋內蒸10分鍾。可潤肺祛痰、補虛強身,老少成宜。
山藥——補虛佳品
山藥自古以來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它性味甘平,質厚,滋補力強,既補氣又養陰。《本草綱目》中說山藥有“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等功效。它補而不膩,不熱不燥,對人體十分有益。
山藥不但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還含有多量纖維素以及膽堿、黏液質等成分。山藥供給人體的大量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係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還可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出現肥胖。
山藥性收斂,有濕熱實邪者不宜多服。一般可在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作為補益食物,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1.山藥甘蔗汁:山藥搗爛,約半碗,加入半碗甘蔗汁,和勻,燉熱,代茶頻頻飲服。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及哮喘患者作為飲料服用。
2.山藥奶肉羹:山藥100g,牛奶250ml,豬瘦肉500g,食鹽、蔥、薑各適量。先將豬肉洗淨,與生薑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4小時;取肉湯1碗,與山藥片一起放入鍋內,用小火熬爛,加入牛奶、食鹽,煮沸即可服食。適宜肺氣陰兩虛的患者經常服用。
3.山藥蛋黃粥:山藥50g,蛋黃1個,粳米100g。將山藥、粳米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熬煮至熟;起鍋前,將雞蛋倒入粥內,再拌勻燒開即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可以用此粥作為早飯服用。
4.潤肺止咳飲:山藥50g,甘蔗汁30ml,石榴汁20ml,生雞蛋黃4隻。先將山藥加水煮30分鍾後取汁400ml左右,再加入甘蔗汁、石榴汁以及雞蛋黃一起拌勻即成。1日內分數次服完。適宜於肺燥幹咳者作為飲料服用。
紫菜——化痰散結
紫菜營養豐富,香濃味美,有很高的食用、藥用價值。據分析,每百克紫菜中含蛋白質28.2g,脂肪0.9g,碳水化合物31.2g,熱量1293lkJ,粗纖維4.8g,灰分8g,胡蘿卜素1.23mg,維生素B1 0.44mg,維生素B2 0.07mg,尼克酸5.1mg,維生素C 1mg,鈣343mg,磷457mg,鐵33.2mg,鎂460mg,碘1800μg,硒的含量也較高。由於紫菜含有全麵的營養成分,故被營養學家稱作“微量元素的寶庫”。 對發育旺盛的兒童及體內礦物質漸漸缺乏的中老年人來說,經常食用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紫菜大有益處。
紫菜性寒,味甘、成,有軟堅、化痰、散結、清熱、利尿之功,能治腳氣、水腫、熱淋尿赤澀痛等證。
療方:紫菜牡蠣湯。紫菜l5g,遠誌5g,生牡蠣30g,水煎服,每日1劑。適宜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服用。
紅棗——滋補佳品
棗的含糖量很高,鮮棗含糖在25%~35%左右,幹棗高達60%以上。其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每百克鮮棗果內含維生素C 380~600mg,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維生素P的含量也為百果之冠。此外還含有其他維生素及胡蘿卜素、硝酸鹽、有機酸和磷、鈣、鐵等物質,被譽為“活維生素丸”。因其營養豐富,與人參、桂圓齊名而被譽為滋補佳品。
紅棗性平味甘,能補脾氣、和胃氣、生津補血,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貧血、肺虛咳嗽、四肢無力的人,以及患有失眠、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症、肝炎、高血壓的人進補。
1.葶藶大棗湯:葶藶子10g,大棗30g。將葶藶子炒黃,研末;大棗加水500ml,煎煮後取200m1,衝入葶藶子末再煎10分鍾即成。飲湯吃棗,每日1劑。
2.紅棗花生湯:大棗、花生米、蜂蜜各30g。水煎後飲湯,吃花生米和大棗,每日2次。有補虛潤肺的作用,適用於肺虛久咳的人長期服用。
3.茯苓大棗粥:茯苓粉90g,大棗30g,粳米100g,鹽、調料適量。粳米、大棗洗淨,加入茯苓粉,放鍋內,置大火上燒開後移小火上,熬至米熟爛,加適量的調料調味即成。分2次服用,每周服2~3次。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體質虛弱者當點心服食。
芝麻——補腎養陰
芝麻,俗稱“脂麻”、“胡麻”、“油麻”,含有豐富的脂肪油、磷脂酰膽堿、蛋白質以及蔗糖、維生素E和鈣、磷、鐵等礦物質,為滋養強壯品,具有一定的進補價值,被譽為“仙家食品”。凡是肝腎虛損、精血不足所導致的頭發早白、頭暈耳鳴、腰酸腿軟,以及腸燥便秘、久咳氣急的人都能用芝麻進補。
1.芝麻糖漿:黑芝麻250g,白蜜120g,生薑120g,冰糖120g。將芝麻炒熟後,攤冷;生薑取汁,去渣;冰糖敲碎與白蜜蒸熟,芝麻、薑汁拌勻後,再炒,攤涼後再拌入白蜜、冰糖,即成。每日3次,每次l湯匙。本方有補腎益氣、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老年腎虛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2.芝麻烏梅湯:芝麻120g,冰糖30g,烏梅l5g。將烏梅用開水泡1日,連湯放入鍋內,加入洗淨的芝麻和冰糖,燒開,改用小火煮20分鍾,取汁。每日l劑,分2次飲服。本方有補腎養陰的作用,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幹咳、痰液稀少等病證屬於腎陰虛者服用。
核桃——補腎平喘
核桃,又名羊桃、馬核桃、山核桃,是世界四大幹果之一。它的營養價值比雞蛋和牛奶還高,是滋補強身的最佳食品。核桃的脂肪含量高達68%~76%,蛋白質含量為17%~27%,還含有糖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和鈣、鎂、鐵、錳等礦物質,被譽為“長壽果”、“萬歲子”、“營養寶庫”等。
核桃能補腎助陽、溫肺定喘、潤腸通便。對腎虛腰痛、兩腳痿軟、小便頻數、陽痿遺精、肺腎虛寒的久咳氣喘,以及老年人或病後體虛、腸燥便秘者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1.核桃人參湯:核桃肉20g,人參6g,生薑3片,冰糖適量。將核桃肉、人參、生薑加水適量,放入沙鍋內煮20分鍾,然後取汁200ml,去薑片,加冰糖溶化即成。本方有補腎平喘的作用,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之氣急、氣喘等患者服用。
2.核桃蜜:核桃仁60g搗碎,加入蜂蜜30g,置碗裏隔水蒸熟。用開水衝服,一日2次。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有保健補益的作用。
3.核桃粥:羊脂適量,核桃仁20g,粳米50g。先將羊脂熬煉成油,每次取1~2湯匙和核桃仁、粳米加水煮粥,放糖調味服用。以上為1次量,每日1次,飯後服用,半個月為一療程。
花生——潤肺化痰
花生,又名長生果、落花生。每百克幹花生米中含蛋白質26g,相當於250g瘦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含脂肪40g,是相同數量瘦肉的1.4倍。此外,花生中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氨基酸以及少量的磷脂、嘌呤、生物堿和礦物質等。由於花生的營養極其豐富,所以具有較突出的食療保健作用。常食花生可促進腦細胞發育,增強記憶力,提高智力,防止過早衰老。同時,花生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E,溶於花生油脂中,能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胚胎發育,延長細胞壽命,有利於生育、長壽,所以花生被稱作“健腦長壽食品”。
醫學研究發現,花生米外層的紅衣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對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有明顯療效,對慢性支氣管炎也有一定療效。所以吃花生米應連同紅衣一起吃。
中醫學認為,花生米煮熟後性平,炒熟後性溫,具有和胃、潤肺、化痰、補氣、生乳、滑腸之功,經常食用叮治營養不良、咳嗽痰多等證,對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心病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1.花生蜜棗湯:花生米、大棗、蜂蜜各30g,水煎後飲湯,每日2次。經常服用對久咳不愈者有很好的療效。
2.花生杏仁糖:花生、杏仁、冰糖等量。花生帶衣,杏仁帶皮與冰糖一同研碎,同炒,待糖溶化後倒人容器內。早、晚各服9g,1周為一療程。有潤肺、止咳、平喘的療效。
白果——化濕除痰
白果又稱銀杏、靈眼、佛指柑,是佳果良藥,可以炒熟吃,又能製作美味菜肴,內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2以及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被譽為“百果之王”。
白果食藥兼備,性味甘、苦、澀、平,有小毒。少量生吃還可以解酒毒。白果含白果酸,多吃可以引起中毒,所以盡可能不生吃,也不宜多吃。白果不僅有止咳降氣、化濕除痰的作用,還可治療遺精、遺尿、小便頻數、白帶過多等疾病。
1.杏梨飲:白果10g,大鴨梨1個,冰糖少許。將白果去殼、拍碎,大鴨梨去核切塊,加水適量與白果同煮。梨熟後再加入冰糖即成,不拘時飲用。梨配合杏仁益收潤肺化痰之效。可潤肺清心、止熱咳、消痰火,常用於燥熱型急性氣管炎之咳嗽。風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2.四仁粥: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雞蛋1個。將上4味果仁共研成末,每次取20g,加雞蛋1個,煮1小碗當粥吃,每日早、晚各1次。本方有止咳平喘的作用,適用於中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常服用。
3.白果紅棗粥:白果8枚,紅棗10枚,糯米50g。將白果、紅棗、糯米加水適量,煮粥服。每日早、晚分2次服,15日為一療程,可連服3個療程,適用於哮喘緩解期。
杏仁——止咳定喘
杏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蛋白質占20%~25%,糖占10%,脂肪占40%~60%。杏仁有甜杏仁和苦杏仁之分。苦杏仁中含有3%的苦杏仁甙,大量服用會產生氫氰酸中毒反應。甜杏仁無毒,所以平時保健一般選用甜杏仁。
杏仁味甘、苦,性溫,有小毒,有良好的止咳定喘、潤腸通便的作用。可配合其他食物烹製潤肺潤腸的藥膳,平時保健服用;也可入藥與其他藥物配伍,治療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
1.北杏燉雪梨:北杏仁10g,雪梨1隻。將雪梨上部挖一小洞,放入杏仁,加清水半碗,放燉盅內隔水燉1小時。每日2次,食雪梨飲湯。該方有化痰止咳、清熱生津、潤肺平喘的作用,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及腸燥便秘等。
2.冰糖杏仁糊:南杏仁10g,北杏仁10g,大米50g,冰糖適量。南杏仁、北杏仁用清水泡軟去皮,大米泡軟,3味一起搗爛,加清水及冰糖適量煮成稠糊。每日早、晚溫熱食用。有潤肺祛痰、止咳平喘、下氣潤腸的作用,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老人腸燥便秘等。
3.杏霜湯:粟米500g(炒為麵),杏仁100g(去皮尖麩炒研),鹽60g炒研。將3物混合攪拌均勻,每日晨起用沸水衝調10~20g,空腹食用;亦可加入酥油少許,以利肺止咳。適宜於咳嗽日久不愈、慢性支氣管炎等症。
4.蘇杏湯:紫蘇、杏仁、生薑、紅糖各10g。紫蘇、杏仁搗爛,生薑切片,加水煮煎,去渣取汁,調入紅糖再煮片刻,溶化後即成。每日2~3次,3~5日為一療程。適宜於咳嗽、痰清稀者服用。
銀耳——潤肺補陰
銀耳為補虛名貴之品,有潤肺補陰、養胃生津的作用,凡肺胃陰虛者必用。銀耳用於滋補時,要先用冷水發漲,再用水和冰糖煮,連渣服用。病後體虛、口渴、虛勞久咳、咳血咯血等人常服銀耳,大有益處。
1.銀耳紅棗湯:銀耳10~15g(用冷水浸泡發足),紅棗10~15枚,兩物加水煎煮,加糖適量,當作點心服食,每日2次。體質虛弱者都可以經常服食。
2.銀耳鹽湯:銀耳10~15g,用冷水浸泡發足、洗淨,另取水1000ml盛鍋內煮沸,將木耳倒入,再煮沸2~3分鍾,即撈起瀝幹,加食鹽、芝麻油等調味品,拌勻後服食。肺虛燥咳或痰中帶血者服用較好。
3.銀耳鴨蛋羹:鴨蛋1個,銀耳、冰糖適量。銀耳用溫水泡開,擇淨,放鍋內先燉30分鍾,後打入鴨蛋,熟後用冰糖調味食用。本方滋陰清肺又潤肺,適於陰虛燥咳、咽幹、痰少者。
雞——滋補強壯
雞的品種有丹、白、烏、黃之分,由於雞肉營養價值較高,是人們常用的滋補強壯食品。
據分析,每百克雞肉中含蛋白質23.3g(約為牛肉的1.15倍,羊肉的2倍,豬肉的2.5倍)、脂肪1.2g(是牛肉的l/2,羊肉的1/24,豬肉的l/49),還含有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尼克酸等。雞肉含脂肪量少,脂肪又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是老年人以及心血管病患者的理想蛋白質食品。
中醫學認為,雞肉性味甘、溫,具有溫中益氣、滋養五髒、補精添髓、固胎利產的功能。《隨息居飲食譜》謂:“雞肉補虛,暖胃,強筋骨,續絕傷,活血,調經,拓癰疽,止崩帶,節小便頻數,主娩後贏。”雞肉雖補益,但不宜多食,多食易生熱動風。
入藥一般以烏骨雞為主。烏骨雞可治一切虛損諸證,被視為婦科聖藥。公雞屬陽,補性不如母雞。母雞屬陰,益於老年人、婦女、產婦和體弱者。其中小母雞柔嫩,多用來中老年補虛,老母雞則多用於產婦。在食用時可因人施用,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適宜用童子雞補養身體。
1.陳醋烏雞:烏骨雞1隻,上好陳醋1.5~2L(按雞大小決定)。把烏骨雞去毛、洗淨、切碎,以陳醋煮熟,分3~5次熱吃。咳嗽、氣喘者可以經常服用。
2.柚子燉雞:柚子1個,雄雞1隻。柚子去皮,雞去毛、內髒,洗淨。將柚子肉放在雞肚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飲湯吃肉。每周2—3次,連服30次。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痰多氣喘者服用。
雞蛋——潤肺利咽
雞蛋每百克中含蛋白質14.7g,主要為卵蛋白和卵球蛋白,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與人體蛋白質成分相近。雞蛋蛋白質的人體吸收率為99.7%。雞蛋味甘,性平,具有鎮心、益氣、安五髒、養血的功效,為防病治病的良藥。
雞蛋清性味甘、微寒,能潤肺利咽、清熱解毒;雞蛋黃性味甘、平,能滋陰潤燥、養血熄風;雞蛋殼味甘、澀,富含鈣質,有製酸、止痛作用;鳳凰衣為幹燥之雞蛋內膜衣,多取雞雛孵化出殼後的膜衣幹燥而成,又稱雞蛋膜,質輕、易碎、味淡。性味甘、平,能潤肺止咳。
1.蜂蜜蛋:蜂蜜35g,雞蛋1個。蜜微炒後加水適量,打入雞蛋。晨起後或晚睡前服食,適宜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常服用。
2.五味子雞蛋:五味子250g,鮮雞蛋10個,白糖適量。先將五味子煮汁,待冷後放入雞蛋浸泡1周左右。每日早晨用開水或黃酒衝服,服用時加白糖。每日1次,連服數日。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屬於虛寒型患者服用。
鴨子——滋陰補血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據營養學分析,每百克鴨肉中含蛋白質16.5g、脂肪7.5g、糖0.5g,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素。鴨的全身都可以入藥。《食療本草》上說,鴨能“滋五髒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息驚”,尤其適宜於陰虛火旺或素為熱體之人。
鴨肉性味甘、鹹、平、微寒,功可滋陰補血、益氣、利水消腫。
鴨蛋性味甘、微寒,能除胸膈腸胃伏熱,清熱降逆。鴨蛋清養陰清熱,可治燙火傷。民間常用冬蟲夏草燉水鴨來滋補身體。
鴨,其性寒涼,因此,腹部冷痛、腹瀉清稀、腰痛、痛經患者應慎用。鴨肉肥膩,多食可滯氣、滑腸,不宜暴食。
1.童便鴨蛋:青殼鴨蛋7個,用童便浸7日,每日煨吃1個。可用來治療哮喘。
2.冰糖蒸鴨蛋:冰糖50g,加水溶化,打入鴨蛋2個調勻,蒸熟食用,有清肺止咳的作用。適宜於支氣管炎肺熱咳嗽者服用。
3.蟲草水鴨沙鍋:蟲草10g,水鴨1隻,骨頭湯及調料適量。水鴨宰殺後,去淨毛、內髒、爪,放沸水中氽一下,撈出晾涼;蟲草用溫水洗淨,鴨頭順頸劈開,放入10枚蟲草,用棉線紮緊,餘下的蟲草同蔥、薑一起放入鴨腹,置盆中,放入骨頭湯、鹽、胡椒粉、黃酒,用濕棉紙封盆口,上籠以大火蒸2小時,出籠後,除去棉紙,揀去蔥、薑,加味精,喝湯食肉。凡是病後體虛、久咳虛喘、咯血咳血、遺精、盜汗等患者都可以服用。
動物肺髒——補肺止咳
動物肺髒主要指豬、羊的肺髒。豬肺味甘性平,入肺,可補肺止咳嗽;羊肺性味甘、平,可補肺氣,通利小便。動物肺髒富含蛋白質,含脂肪較低,並含有各種維生素。
中醫認為:“以髒補髒”、“同氣相求。”意思是人患肺病,可以多吃動物肺髒,有補肺止咳的作用。
1.豬肺貝母雪梨沙鍋:川貝母l5g,雪梨2隻,豬肺400g,冰糖少許。川貝母洗淨,雪梨去皮,切成1cm見方的丁;豬肺洗淨,擠去泡沫,切成2cm長、lcm寬的塊。將川貝母、豬肺、雪梨放入沙鍋內,加冰糖、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轉用小火燉3小時即成。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病症。
2.豬肺蘿卜湯:豬肺l具,蘿卜250g。豬肺洗淨,擠去泡沫;蘿卜洗淨去皮,與豬肺都切成2cm長、lcm寬的塊。先煮豬肺,八成熟時加蘿卜,最後調味即成。適合於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氣喘等。
3.羊肺湯丸藥:羊肺1具,甜杏仁250g,綠豆粉250g,蜂蜜250g,調味品適量。綠豆粉略炒黃,杏仁壓碎,待用;羊肺切塊,加水2500ml,煮至500ml,用湯與杏仁末、綠豆粉、蜂蜜拌勻,做成如黃豆大的丸。每日服2次,每次10粒,服完為止。羊肺則依個人口味加調料,分3次吃完。本方有補肺、潤燥、止咳的作用,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服用。
4.豬肺粥:豬肺500g,粳米100g,蔥、薑、鹽、味精各適量。豬肺洗淨,加適量水,煮至七成熟,撈出,切成丁塊;再取粳米、豬肺丁各100g,加豬肺湯適量煮成粥,調味後即成。分2次服用,每周服用2~3次。適宜於陽虛咳嗽、咳痰清稀、反複發作、四肢不溫者服用。
5.沙參豬肺湯:沙參15g,玉竹15g,豬肺1具,調料適量。沙參、玉竹擇淨後用清水洗淨,再放入紗布袋內並紮緊口;豬肺洗淨,擠盡血汙。沙參、玉竹、豬肺一起放入沙鍋內,先用大火煮沸,轉用小火燉90分鍾左右,至豬肺熟後,去藥袋,加調料調味即成。本方有潤肺止咳的作用,適宜於老年人肺虛咳嗽或支氣管炎幹咳者。
6.檸檬葉豬肺湯:檸檬葉15g,豬肺200g。豬肺切成片,用手擠出豬肺的泡沫,並且用水衝洗幹淨,與檸檬葉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煨湯,肺熟後加入少量食鹽調味。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久咳不止、喉癢痰多者。
鵪鶉——補養五髒
鵪鶉又稱鶉鳥,俗話說:“要吃飛禽,還數鵪鶉。”鵪鶉既有鮮美的味道,又有著豐富的營養。鵪鶉肉富含蛋白質,含量高達22.2%,另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磷脂酰膽堿、激素和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及心血管病、肥胖病患者食用。
中醫學認為,鵪鶉肉、蛋性味甘、平,有補養五髒、補中益氣、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鵪鶉又有“動物人參”之稱。
鵪鶉蛋作為進補食品有其獨到之處。其營養成分有賴氨酸、胱氨酸、腦磷脂、磷脂酰膽堿、鐵、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上述成分的含量都高於其他禽蛋。鵪鶉蛋含膽固醇較低,對肥胖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胃病和支氣管哮喘患者均有很好的療效。生食鵪鶉蛋還有抗過敏的作用。
1.鵪鶉丸:鵪鶉1隻,洗淨,去腸不去毛,焙燒存性,研末。每次取10g,紅糖水溶化,兌入黃酒20~30ml後服用,早、晚各1次。有平喘的作用。
2.鵪鶉蛋花:鵪鶉蛋3隻,打碎,用沸水(或加冰糖)適量衝鵪鶉蛋花食用。每日2次,對久咳不愈者有很好的潤肺止咳作用。
麻雀——止咳佳品
麻雀又稱家雀、瓦雀、嘉賓等。麻雀肉性溫味甘,具有暖腰膝、益氣壯陽、縮小便的作用。凡是精血虧損、陽痿早泄、腰酸腳冷、崩漏帶下及老人小便頻數等都可進補麻雀肉。慢性支氣管炎屬於陽虛型的患者可以多吃麻雀肉,對改善怕冷的狀況很有好處。
1.冰糖蒸麻雀:麻雀2隻,冰糖50g。將麻雀用水憋死,除去毛、內髒;冰糖敲成碎屑;麻雀、冰糖屑放入碗內,再將盛麻雀的碗放入鍋中,隔水燉熟。每日早、晚各1次分服,2日1次,連服2周。對小兒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病有很好的止咳、平喘的作用。
2.麻雀鮮蝦沙鍋:麻雀4隻,鮮蝦200g,生薑5g,白酒適量。麻雀先以熱水燙去羽毛開肚,挖出腸髒不用;鮮蝦洗淨後剝殼;生薑去皮,切3~4片。把麻雀、鮮蝦、薑一起放入鍋內,注入八成滿滾水,加蓋,放入蒸鍋內隔水約燉3小時,熟後再加入白酒,調味後即可食用。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屬於肺腎氣虛者在緩解期可進補服用。
調養菜與平常菜肴有區別嗎
調養菜形式與平時飲食中的菜肴是一樣的,具體講就是將食物與藥物放在鍋中,經過煮、燉、蒸等烹調方法製成的菜、湯夾雜的菜肴,是藥膳的一種類型。其特點是將苦口良藥變成美味佳肴。調養菜花樣繁多,營養豐富,肉菜軟爛,易吸收、消化,湯汁醇厚,補養氣血,同樣具有增強體質、防病養身、營養果腹的作用。
調養菜有哪些特點
調養菜具有以下4個特點:
1.在成分上,藥食同源:調養菜由藥物、食物、調料三部分成分,其組合依據是“藥食同源,食助藥之力,藥助食之功”。食物不僅有寒涼溫熱、酸甜苦鹹淡的藥物性能,還有歸屬哪一髒腑經絡的藥物功能。如野鴨,性味甘、涼,歸脾、胃、肺、腎經,功能補益肺胃,與黨參、黃芪同為補氣類。因此中藥與食物的組合,必須根據中醫方劑理論。
2.兼具治療與營養功能:調養菜既含有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又有補益身體、增強體質、防病養身的藥性。如蟲草老鴨沙鍋,既含有高蛋白及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又具有較強的滋陰作用,對陰虛體質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患者有較強的輔助療效。
3.在製作上,完美結合傳統的食物烹調與中藥炮製技術:調養菜既要符合食物加工的基本要求,做到色、香、味、形、質俱全,又必須按照藥物的具體功能,對所用的藥物進行特殊製作;可食性與藥用性兩者兼顧。
4.方法獨特:調養菜一般是將補藥加入食物中,采用小火燉、蒸、煨至肉質酥爛。一般以喝湯為主,最好在飯前空腹服用,宜於營養物質的吸收;也可以佐餐而飲,增強食欲。
調養菜的正確配料方法有哪些
在製作調養菜時,食物與藥物之間的配料是很重要的。既要發揮食物與藥物的相互協同或相互拮抗作用,取長補短,又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對某些食物或藥物進行“忌口”。否則,就會使病情加重或者複發,甚至造成不良的後果,所以必須注意調養菜的配料。配料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功效相同的藥物與食物相配:這種配法可使其產生協同作用,提高保健效果。如在配製補氣調養菜時,除選擇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如雞肉、海參、栗子等之外,還配用有補氣作用的藥物黃芪、黨參、山藥等,能增強補氣的作用。又如羊肉配當歸製作的調養菜,對陽虛體質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效果比單味食品製作菜肴要強。
2.性能相互製約的藥物與食物相配:這種配法可使食物與藥物產生拮抗作用,或改變食物的性能,更好地發揮保健作用。如羊肉雖然有很好的溫補作用,但多吃容易上火,所以在製作羊肉菜肴時,適當放些菊花,就能避免上火現象。河蟹有除熱散結的作用,但其性寒涼,胃寒的人就不適宜服用。若在製作河蟹沙鍋時放入幹薑、高良薑,就可以減輕河蟹的寒涼性能,使胃寒的人在吃河蟹時,免去後顧之憂。
3.不同性能的食物與藥物相配:如體質虛弱的人一般喜歡服用雞湯補益,若在製作雞湯沙鍋時,適當放入一些紅花,不僅不影響雞湯的補益作用,而且紅花的活血作用有利於氣血運行。另外,在給小兒製作調養菜時,在補益的食物中加一些助消化之品如山楂、麥芽等,有利於補品的吸收。
調養菜的製作有哪些講究
調養菜也應該給人帶來一種美食的享受,吃後回味無窮。若吃調養菜像吃藥那樣勉強、難受,就失去了藥借食味、食借藥效、食療並用的意義。因此製作一鍋既可口又有保健作用的佳肴,是有一定的講究的。
1.選料:調養菜主要由藥物、食物、湯、調料四部分成分,每一部分的好壞都會影響調養菜的質量,因此選料主要是對這四者進行嚴格挑選。
(1)藥物:製作調養菜的藥物必須具備可食性及補益性強的條件。選擇時嚴格把握質量關,偽劣品種以及黴變的藥材不能選用。製作時,藥材在煎煮前要洗淨、充分浸透。一般先將藥物加冷水浸泡l小時左右,使藥物中心也能浸透,便於有效成分析出。加水量應根據藥物的多少確定,浸泡藥材後的水可以與藥物一起放入沙鍋內烹調。
(2)食物:五穀類、幹果類食物需挑去穀米中的雜質,用水溝洗幹淨,但淘洗次數不宜過多,也不要用手搓,以免造成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淘洗幹淨後應盡快加水煮熟,水以溫熱水較好。煮時不可放堿(小蘇打之類),以防止維生素B1的損失。
蔬菜和水果類食物應取新鮮品,先洗後切,切塊宜大些。如需要切成細絲或碎丁,應隨切隨吃,以避免菜中的營養成分因被氧化而受到破壞。烹調時間宜短,一般在沙鍋將熟的時候放入,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一般能生吃的蔬菜盡量生吃,以吸收更多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
乳、肉、蛋類食物要新鮮,變質的不能選用。洗滌時要去腥除膻,否則會影響調養菜的鮮美佳味。這類食品受烹調的影響較小,久煮、久燉不會影響其補益成分,但應注意不要油炸,因油炸可使其中的蛋白質變化,不容易消化、吸收。
(3)湯:湯的主要溶劑是水,所以水的多少對製湯極為重要。水量要適中,一次加足,冷水下鍋,中途不宜加水。因為水沸以後,再投入原料,原料表麵驟然受到高溫,外層蛋白質凝固,內部蛋白質就不會大量溶於水,湯汁就不會鮮美。若中途加水,會使原料驟然受冷收縮,同樣影響蛋白質和脂肪的溶解。
(4)調味品:調味能使無味的原料獲得鮮美的滋味,為調養菜增添色彩。調味的種類很多,根據自己的愛好可有鹹味、酸味、甜味、辣味、異香味等。調味的方法一般有3種:一是基本調味,即在原料下鍋前放入調味料而使原料有一種基本味,有消除腥膻味的作用;二是正式調味,即在加熱過程中,再投入一些調味品,達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三是輔助性調味,即加熱後對前兩種調味仍未達到口味要求的菜再次調味。
調味品的投放要適當,不能先在湯內放鹽。因為鹽有滲透作用,最易滲透到原料內部中去,使原料內部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而影響水溶性蛋白質的外溢。另外,蔥、薑、蒜、酒不能多放,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原有的鮮味。
2.火候:製作調養菜的火候通常是先旺火,後用小火。先用旺火的目的是為了迅速提高冷水的溫度。在水溫逐漸提高時,原料中的營養由外而內逐漸受溫度的作用,營養物質大量溢出到湯內。改為小火,是為了讓原料內部的營養成分溢出。蛋白質在小火時可繼續水解而溶於水中,如果繼續使用旺火,則蛋白質內部凝固,不易溢出,影響調養菜的補益作用。
適宜氣管炎患者的肉類調養菜譜有哪些
1.黃精煨肘
【主要原料】黃精9g,沙參9g,大棗5枚,豬肘750g,生薑15g,瓜蔞15g。
【製作方法】黃精切薄片,沙參切短節,同瓜蔞一起裝入紗布袋,紮口;大棗擇色紅、圓潤無蟲蛀者,待用;豬肘子刮洗幹淨,去殘毛,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洗淨;薑、蔥洗淨、拍破,待用。以上藥物和食物同時放入沙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置大火上燒沸,撇盡浮沫,移小火上繼續煨至汁濃時去除藥包,肘、湯、大棗同時裝入碗內即成。
【功效】補脾潤肺。可治脾胃虛弱、飲食不振、肺虛咳嗽、病後體虛。
2.杏仁扣豬肉
【主要原料】豬五花肉500g,甜杏仁20g,冰糖30g,蔥、薑、醬油等調味品各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豬肉洗淨,切成2.5cm見方的塊;杏仁用開水泡透,去掉外皮,裝入紗布袋中。將鍋放在旺火上,倒入豬油,加冰糖15g,炒成深紅色,再放入肉塊一起翻炒。當肉塊呈紅色時,即下蔥段、薑塊、醬油、料酒、清水(要浸沒肉塊)和裝杏仁的布袋。待湯開後,倒人沙鍋內,放在小火上燉,並要隨時翻動,勿使糊底。待肉塊燉到六七成熟時,放入剩下的冰糖,燉到九成熟時將杏仁取出,去掉布袋,將杏仁平鋪在碗底,把燉好的肉塊(皮朝下)擺在杏仁上,倒入一些原湯,上屜蒸到十成熟後取出,扣在盤裏。然後將剩下的原湯燒開,加入濕澱粉調成黏汁,澆在肉上即成。
【功效】本方有宣肺、止咳喘的作用,適宜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喘咳者,老年便秘者也可常食。
3.靈芝粉蒸肉餅
【主要原料】靈芝3g,豬瘦肉100g。
【製作方法】將靈芝研末,豬瘦肉剁成肉醬,與靈芝末拌勻後加醬油少許調味,放入盤中隔水蒸熟。每日2次,佐餐食用。
【功效】安神、益氣、養陰。適用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以及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4.山藥栗子沙鍋
【主要原料】山藥50g,去殼板栗50g,豬瘦肉100g,香菜及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肉、山藥去皮、洗淨,切成片,板栗去內衣。將上述3種食物放入沙鍋中,加適量的清水、少許鹽、蔥、薑片,置大火上煮沸後改為小火燉至肉爛,加入味精、香菜,點1~2滴芝麻油即成。
【功效】益氣補脾、滋肺止咳。適用於肺氣虛之咳嗽、脾氣虛之腹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糖尿病等。也可平時保健服用。
5.鬆仁豬肺羹
【主要原料】豬肺1個,鬆子仁60g,鮮筍50g,香菇20g,料酒10ml,蔥段10g,胡椒、花椒各少許,食鹽適量,雞汁或肉骨頭湯1碗。
【製作方法】將豬肺洗淨,用清水灌人肺輕輕拍打,倒出血水,再灌再拍,反複多次,以血水盡為度;香菇洗淨,泡發,切成細絲;鮮筍剝去外殼,切成丁。鍋內加水適量,放鹽、酒、蔥、胡椒、花椒與肺入鍋同煮,將熟時,撈出除去氣管以及諸細血管,切細,加鬆仁、鮮筍、香菇、雞或肉湯入鍋再煮,即成。
【功效】本菜有益肺止嗽、補氣養血、潤腸止咳的作用。多吃久服能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延年益壽。
6.蘿卜川貝豬肺湯
【主要原料】蘿卜500g,川貝5g,豬肺250g,食鹽適量。
【製作方法】蘿卜洗淨切塊,豬肺洗淨後用沸水燙1次。三物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水煮至肉爛,用食鹽調味,吃肉喝湯。每周2~3次,連服4周。
【功效】有清熱、化痰、潤肺的作用。適用於熱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服用。
7.沙參心肺湯
【主要原料】沙參15g,玉竹15g,豬心、豬肺各l副,蔥25g,食鹽3g。
【製作方法】沙參、玉竹洗淨,紗布包好;洗淨心、肺,同前兩藥一起放入沙鍋內;蔥洗淨放入沙鍋,加水約2000ml,先用大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燉1.5小時,至心、肺熟透,加鹽少許食用。
【功效】本品有養陰潤肺的作用,對肺陰不足或肺熱咳嗽、稠痰或咳痰不利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適用。
8.桑皮豬肺
【主要原料】桑白皮10g,豬肺500g,胡蘿卜50g,木耳5g,蔥白10g,鮮薑5g,花椒5g,胡椒麵2g,料酒10ml,香菜3g,芝麻油5g,精鹽、味精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肺用水衝洗幹淨,放入鍋內煮透,撈出切片,放入沙鍋內,加入清水、桑白皮、蔥白、鮮薑片、花椒(用紗布包上)、料酒、精鹽燉熟(約1小時),揀去桑白皮、蔥段、薑片、花椒袋,再加入味精、香菜、胡椒麵即可食用。
【功效】清肺平喘、利水消腫。適用於肺心病之痰熱壅盛、咳嗽、痰喘、下肢浮腫等證。
9.三七豬心
【主要原料】三七粉4g,豬心200g,料酒20ml,生薑2g,水發木耳2g,胡椒粉1g,蛋清50g,白糖、醬油、精鹽、芝麻油、味精、澱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心用刀切成薄片,放碗內加蛋清、精鹽、胡椒粉、澱粉漿好;三七粉、料酒、醬油、白糖、味精、薑末加水兌成汁鹵,備用。炒勺內放油適量,燒至四五成熟時,把漿好的豬心片放入油中滑開,倒入漏勺內,在原熱炒勺內放薑末少許,待炒出味後,把滑好的豬心片、木耳倒入,翻炒幾下,再將碗內鹵汁緩流入勺,翻炒均勻,淋入芝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適用於肺心病之血瘀傷絡、痰瘀阻肺型之血脈不通或瘀血未散的患者。
10.套腸
【主要原料】豬小腸1具,鮮筍250g,香菇200g,肉汁、食鹽、薑適量。
【製作方法】豬小腸洗淨,用2條套為l條,放入冷水鍋內煮沸,撈出,去水;鮮筍切片,香菇水發,洗去泥沙,切小塊,薑拍破。以上3味配料下入鍋與小腸同煮熟,小腸斜切寸段,再入湯汁鍋,放鹽煮入味即成。
【功效】豬小腸與香菇、鮮筍煮食,軟香不膩,營養豐富,驅風熱,止咳嗽。肺燥幹咳者經常服食,大有益處。
11.當歸羊肉羹
【主要原料】當歸25g,黃芪25g,羊肉500g,生薑、料酒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兩味中藥裝人紗布袋內,紮口;羊肉洗淨,切成塊,與藥袋一同入鍋,加入生薑、料酒,添適量水燒開,小火燉至肉爛即成。食時加入味精。
【功效】補氣、養血、溫陽。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在疾病緩解期服用。冬天服用有禦寒的作用。
適宜氣管炎患者的魚類調養菜譜有哪些
1.百合魚丸
【主要原料】草魚1000g,百合(幹品)100g,鹽、味精、胡椒、澱粉、雞蛋、肥豬肉、蔥、薑、雞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草魚去皮去骨取其淨肉,用刀背砸成魚茸,加入蔥、薑、水調勻,用細網濾去骨刺及筋皮,放置一容器內,加入鹽;肥豬肉剁碎製成肥膘肉茸,與魚茸一起攪拌1~2分鍾,再加入少許蛋清攪拌。鍋內加適量清水置於火上燒沸後改用小火,把魚茸擠成魚丸至鍋中氽熟。百合用溫水泡軟,上籠蒸透備用。將鍋放火上注入雞油,待熟後下蔥、薑,快炒出香味時下入雞湯,挑出蔥、薑,再倒入魚丸子、百合,調以鹽、味精,用水澱粉勾芡,盛盤即可。本菜顏色黃白,軟嫩鮮香。
【功效】潤肺清熱、止嗽化痰。適用於肺熱咳嗽、勞嗽咳血、低熱虛煩、驚悸失眠、高血壓、二目昏花等症。
2.百合燉鰻魚
【主要原料】鰻魚肉250g,鮮百合100g,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鮮百合撕去內膜,用鹽捏過後洗淨,放在碗底;鰻魚肉用少許鹽、黃酒漬10分鍾後放在百合上,灑上青蔥、味精後蒸熟即可。
【功效】養陰補虛、潤肺止咳。適用於老弱體虛之人,以及咳嗽、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病證。
3.銀魚豆腐沙鍋
【主要原料】銀魚200g,嫩豆腐400g,枸杞子10g,料酒及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將銀魚放入漏盆中挑去雜質,洗淨。將枸杞子放入沙鍋,注入適量的水,置大火上燒開,將鮮銀魚及嫩豆腐一同下鍋,再放入豬油、料酒、鹽、薑及蔥等調料即成。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生津。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證屬於陰虛咳嗽者服用。正常人也可平時保健服用。
4.歸參鱔魚羹
【主要原料】當歸15g,黨參15g,鱔魚500g,料酒、蔥、蒜、薑、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將鱔魚去骨、內髒、頭、尾,切絲,同中藥入鍋,放入料酒、蔥、蒜、薑、鹽,加水煮沸,小火煎1小時,加入味精即成。
【功效】補益氣血。適宜於氣血不足、久病體弱、疲倦乏力、麵黃肌瘦等人服用。
5.鯽魚湯
【主要原料】鯽魚250g以上者1條,白蔻仁3~5g,芝麻油、生薑、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鯽魚去鱗,剖腹去內髒,洗淨,放白蔻仁於魚腹,用芝麻油微煎,放少許鹽、生薑,煮湯服用。
【功效】適宜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之痰濕犯肺、脾肺氣虛、脾腎陽虛型患者。
適宜氣管炎患者的禽類調養菜譜有哪些
1.杏仁蒸雞
【主要原料】母雞1隻(約1250g),甜杏仁45g。
【製作方法】雞去頭頸,背脊開膛,去內髒,洗淨;蔥切成段,薑切成片;杏仁用開水稍泡片刻,剝去紅衣。把雞、杏仁、蔥、薑放入大湯缽內,加入清湯、料酒、鹽、白糖、胡椒麵,隔水蒸1~2小時,蒸爛後取出,揀去薑、蔥,撇去浮油,嚐好鹹淡即可。每日2次,佐餐食用。
【功效】益氣補髓、定喘。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亦可作為癌症患者的營養滋補劑。
2.核桃杏棗扣公雞
【主要原料】公雞1隻,甜杏仁20g,核桃仁20g,大棗10個,蔥、薑、料酒、鹽、醬油、香菜、黃瓜、白糖、豆油、芝麻油、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雞去內髒,擇洗幹淨,切成3cm見方的塊;黃瓜切片,香菜切段;杏仁、核桃仁用開水浸泡去皮,放油鍋內炸成金黃色撈出。炒勺內放豆油,燒熱後將雞塊放入煸炒片刻,隨後加入蔥、薑、料酒、白糖、醬油,待雞塊上色後,加足量水,投入核桃仁、杏仁、大棗,旺火燒開後改小火燜,加鹽,燒至汁濃、雞肉熟透後一起盛出,扣在盤內。鍋內再放少量底油,熱後,加蔥花,並將黃瓜片、香菜略炒後,倒在雞塊上,淋些芝麻油即成。
【功效】杏仁宣肺,大棗補脾,核桃仁益腎,適用於老年人患慢性支氣管炎病多年久咳不愈兼喘者。因為久咳必兼喘,關係到肺、脾、腎三髒。肺氣得宣則恢複肅降的特性,脾氣得補則痰濕能夠化解,更利排出,腎精得以充填則腎氣才能攝納歸根,咳喘自止。加上雞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占23.3%,還有維生素A、C、E等,所以本方最好每周吃1次。
3.白果燉烏骨雞
【主要原料】烏骨雞1隻,白果、蓮肉、粳米各15g,胡椒3g。
【製作方法】將烏骨雞宰殺,開水燙去毛、內髒,腹部開小孔,取出腸雜,洗淨;白果去殼去芯,蓮肉、粳米用溫開水泡發,洗淨,拌調味品裝入雞腹內。沙鍋內加水適量,放雞入鍋,先用大火燒沸,除去湯上麵的浮沫,改用小火燉至極爛。早、晚空腹服食。
【功效】本方有補腎固肺、益腎養陰的作用。適合肺虛所致的咳嗽氣逆等證,老年性哮喘患者常吃尤好。
4.梨炒雞
【主要原料】鮮雛雞胸脯肉120g,豬油120g,芝麻油60g,芡粉、鹽、薑汁、花椒末適量,雪梨1隻,香菇10g。
【製作方法】雞胸脯肉用刀片成長4.5cm、寬3.5cm的薄片;香菇用開水泡發,洗去泥沙,切小塊;雪梨洗淨,削去皮,切成長3cm、寬3cm的薄片。豬油熬熱,下雞片入鍋,大火速炒變色,加香菇、芝麻油及各種調料,速翻炒數次,加雪梨、勾芡汁,炒勻即起鍋。
【功效】本菜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肺熱咳嗽、氣喘者都可服用。
5.雞圓
【主要原料】雞胸脯肉200g,蘿卜100g,豬油、澱粉、鹽適量。
【製作方法】雞胸脯肉剔去筋,捶剁成茸,盛碗內;蘿卜去皮,剁成泥,用紗布包裹壓一下水分;豬油、蘿卜、幹澱粉、雞茸、鹽混合揉成幹濕適度的餡,團成團子備用。鍋內燒水(高湯更佳),沸後逐一下團子,中火燒製。雞圓也可上籠蒸食,要注意火候得當。
【功效】本菜有健脾消積、化痰定喘的作用,是年老體弱者的理想食療佳品。
6.白果雞丁
【主要原料】嫩雞肉350g,白果10g,青、紅椒各1個,蛋清2個,調味品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雞肉切成1cm大小的丁,全部放進已調好的蛋清中,並加醬油與澱粉拌醃30分鍾左右;將白果去殼,切成4塊,青、紅椒切成小方塊。將植物油倒入鍋內,燒至七成熱,投下白果丁,以慢火炸成金黃色,要不停地鏟動,3分鍾後撈出。再將雞丁放入,用勺劃散,熟後撈出,將油瀝去,再用淨鍋爆炒蔥、薑、青椒等,而後將雞丁及白果丁下鍋用大火炒勻,加調味品翻炒幾下即成。
【功效】此菜有補肺益氣的作用。對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患者等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7.黃芪汽鍋雞
【主要原料】黃芪20g,童子雞1隻,高湯500ml,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將雞宰殺後,瀝血、去毛、內髒、頭爪,洗淨,在沸水鍋中焯去血水,漂淨;黃芪用水洗淨分成兩份,分別納入雞腹中和汽鍋內,同時加入蔥、薑、鹽、味精和高湯。汽鍋加蓋上籠用旺火蒸1個小時,去蔥、薑後食用。
【功效】補氣健身、增強體質。適用於氣虛體質的人,如肺心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患者。四季都可以服用。
8.海蛤杏仁平喘鴨
【主要原料】老母鴨1隻,海蛤粉100g,甜杏仁30g,蘇子15g,炙麻黃15g,料酒、鹽適量。
【製作方法】將鴨子宰殺,去毛及內髒,洗淨;甜杏仁、蘇子洗淨,與海蛤粉、炙麻黃一起裝入幹淨的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將藥袋在冷水中浸2分鍾,取出,填入鴨肚內,淋上料酒1匙,以粗白線將鴨腹紮牢。將鴨子放入瓷盆中,使鴨腹向上,盆中加冷水小半碗、細鹽適量、料酒2匙,用大火隔水蒸3~4小時,鴨熟離火,拆線,去藥袋。每次食1碗,飯前空腹食,先喝鴨湯,再吃鴨肉。每日2次。
【功效】降氣平喘、化痰止咳、益陰行水。適宜於素有痰飲、陰虛體弱、慢性咳喘或有肢體浮腫及肺氣腫者服用。
9 .老鴨蟲草沙鍋
【主要原料】冬蟲夏草10g,青老鴨(老雄鴨)或麻老鴨(老母鴨)1隻,骨頭湯及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老鴨宰殺後,去淨毛、內髒、爪,放沸水中汆一下,撈出晾涼;蟲草用溫水洗淨。鴨頭順頸劈開,放入10枚蟲草,用棉線紮緊,餘下的蟲草同蔥、薑一起放入鴨腹,置沙鍋中,放入骨頭湯、鹽、胡椒粉、黃酒,用濕棉紙封鍋口,上籠以大火蒸2小時,出籠後,除去棉紙,揀去蔥、薑,加味精,喝湯食肉。
【功效】滋陰補腎、增強體質。適用於病後體虛、久咳虛喘、咯血咳血、遺精、盜汗等病症,對“慢阻肺”患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10.燉鴨
【主要原料】肥鴨1隻,大蔥500g,醬油l大碗,料酒1中碗,核桃4枚,醋1小杯。
【製作方法】肥鴨洗淨,去水氣;大蔥洗淨,摘去蔥尖,搓碎,300g入鴨腹,200g鋪鍋底並放醬油、醋、料酒,入鍋,加水適量和勻,其汁灌人鴨腹,其餘汁水浸與鴨平(稍平亦可),用棉紙封鍋口,大火煮3次至鴨肉極爛為度。
【功效】本菜湯汁清亮,食物酥爛,容易消化。有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等作用。適宜於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
11.玉竹沙參煲老鴨
【主要原料】玉竹、沙參各50g,老鴨1隻,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將老鴨宰殺後,去毛、內髒,洗淨,放沙鍋內,再放入洗淨的沙參、玉竹,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沸,再用小火燜煮1小時以上,使鴨肉酥爛,放入調料即成。每日服2次,吃肉喝湯。
【功效】本湯有養肺補陰的作用。適合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陰虛患者在病情緩解期服用。
12.芪杞燉乳鴿
【主要原料】黃芪30g,枸杞子50g,乳鴿1隻,食鹽少許。
【製作方法】將乳鴿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內髒,洗淨放入盆中,加入黃芪和枸杞子,添水適量,隔水燉熟即成。食用時,可加食鹽、味精少許。
【功效】補中益氣。適宜於身體虛弱、體倦乏力、動則汗多、容易感冒的人服用。
適宜氣管炎患者的珍補品調養菜譜有哪些
1.參燕湯
【主要原料】燕窩60g,西洋參20g,熟雞脯肉30g,熟火腿30g,上好清湯600ml,薑汁1ml,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將燕窩放在清水或溫水中浸泡4~5小時,撈起放入盤內,用鑷子揀淨絨毛、雜質,再用沸水發漲;西洋參研末,雞肉、火腿肉切成細絲。將燕窩放入碗中,加堿麵10g,用手輕輕攥均勻後,用開水澆入燕窩菜碗內(稱為長發燕菜),然後將水瀝出,再用開水澆,重複3~4次,放入盤中,用竹筷把燕菜鬆散開。將鍋置火上,加入清湯、西洋參末、薑汁、調料等,放入燕窩,汆煮一下,撒上雞絲、火腿絲即成。
【功效】益胃養陰、補腎健身。適用肺腎陰虛所致的潮熱、盜汗、幹咳、咯血,以及氣虛、自汗等證。也可供平時強身壯體、保健進補服用。
2.河車山藥沙鍋
【主要原料】胎盤l具,山藥30g,補骨脂15g,生薑9g,紅棗10枚,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先將胎盤1個漂洗幹淨,放入沸水中燙煮一會兒,再用冷水漂洗幾次,切成塊,放入鍋中,加白酒、薑汁炒透,再移至沙鍋內,加入山藥、補骨脂、生薑、紅棗及清水適量,燉至爛熟,加少許鹽調味即成。
【功效】溫肺補氣、化痰平喘。適宜於寒性咳嗽及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等,表現為形寒肢冷,咳嗽氣喘,咳痰清稀、色白、量多者。在哮喘緩解期也可保健服用。
【注意事項】熱性咳嗽及急性支氣管炎、哮喘發作期不能服用。
3.爆人參雞片
【主要原料】鮮人參15g,雞脯肉200g,冬筍25g,黃瓜25g,雞蛋清1個,蔥、薑、鹽、味精等調味品適量。
【製作方法】將雞脯片切成長5cm、寬1.6cm的片,人參、冬筍、黃瓜亦切成片;雞片加鹽、味精、水澱粉、雞蛋清適量攪拌均勻;勺內放豬油,燒至五成熱時下入雞片,用鐵筷子劃開,熟時撈出,瀝淨油;精鹽、味精、雞湯、料酒兌成汁水,待用。勺內放底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蔥絲、生薑絲、筍片、人參片煸炒,再下黃瓜片、香菜、雞片,烹上汁水,翻炒幾下,淋上明油即成。
【功效】大補元氣。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患者身體衰弱或病情緩解期進補服用。
【注意事項】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感冒時禁食。
適宜氣管炎患者的蔬菜類調養菜譜有哪些
1.涼拌三絲
【主要原料】荸薺10個,紅心蘿卜1個,白梨1個,生薑、芝麻油、鹽、味精少許。
【製作方法】荸薺、蘿卜、梨均切細絲,加上述調料,涼拌佐餐。
【功效】荸薺甘、寒,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及產氣杆菌均有抑製作用。加上蘿卜、梨,本方清涼爽口,對發熱、內有黃痰者較為適宜。
2.魚腥草拌萵筍
【主要原料】鮮魚腥草100g,萵筍500g,蔥、薑、蒜、醬油、醋、味精等適量。
【製作方法】將魚腥草擇去雜質老根,淘洗幹淨,用沸水略焯後撈出;加lg食鹽拌和醃漬待用;鮮萵筍去皮,切成3~4cm的節,再切成細絲,用鹽少許醃漬、瀝水待用。萵筍絲放入盤內,加入魚腥草、醬油、味精、芝麻油、醋、薑末、蔥花、蒜末拌勻入味即成。
【功效】有清熱、解毒、化痰的作用。適宜於急、慢性支氣管炎出現咳嗽、痰多、色黃的人服用。
3.桂花二筍湯
【主要原料】筍幹30g,沙參100g,水發香菇30g,桂花12朵,清湯400ml,鵪鶉蛋10個,豌豆尖苞20朵,薑汁5ml,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將筍幹用溫水泡發,去兩頭洗淨後,用淘米水浸泡,待筍幹由黃變白時,切成薄片,用開水燙2次,放入清水碗中備用;沙參洗淨,煎取汁液l50ml,澄清;將水發香菇洗淨、切片,入鮮湯內燙一下撈起;鵪鶉蛋煮熟去殼。沙鍋內注入清湯、沙參汁、料酒、薑汁、香菇片,用中火煮開,撇去浮沫,再加入筍幹、鵪鶉蛋、豌豆尖苞、調料等煮沸,撒上桂花即成。
【功效】清熱養陰、潤肺止咳。適用於陰液不足之咳嗽、口渴,以及病後體弱、體質虛弱等人。
4.雪羹湯
【主要原料】海蜇30g,鮮荸薺15g。
【製作方法】將海蜇用溫水泡發,洗淨切碎,荸薺去皮,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小火煮l小時即成。也可以加少量的食鹽調味。
【功效】養陰清熱、潤肺止咳。適用於陰虛內熱的咳嗽、痰黃而黏稠、口燥咽幹等症。
適宜氣管炎患者的甜食類調養菜譜有哪些
1.糖蘿卜陳皮核桃兩吃
【主要原料】胡蘿卜、陳皮、核桃仁適量,蜂蜜、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有兩種:①胡蘿卜、陳皮、核桃仁,洗淨切成1cm見方的粗條,蒸30分鍾,與核桃仁一起放入蜜中浸泡24小時即可撈出,作為蜜餞隨時嚼用;②胡蘿卜、陳皮、核桃仁切成小塊後,分別過油炸熟撈出;炒勺內放白糖加熱溶化,待顏色變紅、挑起有絲飄動時,放入胡蘿卜、陳皮、核桃仁,急加拌炒,隨後離開火源,倒入塗有熟油的盤中,壓平,趁未涼透時切塊,隨意食用。
【功效】胡蘿卜、陳皮均健脾化滯,核桃仁補腎,臨床上常用它們來治療咳嗽。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是體內合成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缺乏維生素A則抗病力低下,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受損後不易恢複。
2.止咳梨膏糖
【主要原料】川貝母、杏仁、前胡、茯苓、製半夏、橘紅粉各30g,百部50g,款冬花20g,生甘草、香櫞粉各10g,雪梨(鴨梨)1000g。
【製作方法】將梨切碎,與百部、前胡、杏仁、川貝母、製半夏、茯苓、款冬花、生甘草一起放入大藥罐內,加水適量煎熬,每20分鍾取1次藥液,共取4次,將4次的藥液同時倒入鍋內。將鍋置大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煎熬濃縮,至煎煮液較稠厚時,加白糖500g調勻,繼續煎熬直至稠黏時,投入橘紅粉和香櫞粉,攪勻,再以小火熬至藥液可挑成絲狀時停火。將藥液倒在塗有熟菜油的搪瓷盤中,稍冷,將其壓平,用刀劃成小塊即成。每日3次,每次1小塊。
【功效】清熱潤肺、祛痰利肺、止咳平喘。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咳嗽、肺熱型外感、氣喘等。
3.川貝釀梨
【主要原料】雪梨2個,川貝母3g,糯米15g,薏苡仁10g,蜜餞冬瓜條10g,冰糖30g,白礬3g。
【製作方法】糯米、薏苡仁用清水泡漲,淘洗幹淨,撈出瀝幹水分;白礬用500ml水溶化後待用;將梨削去皮後,從梨把(約整梨的1/3處)切一段,用小勺挖出梨核,浸沒在白礬水中。為防止變色,使用前入沸水內燙一下後,用涼水衝涼,撈出瀝於水分;冬瓜條切成小顆粒,同糯米、薏苡仁、冰糖拌勻,裝入梨肚內,川貝母放在上麵,蓋上梨蓋,放入蒸碗內,用濕棉紙封嚴碗口,大火上籠蒸1小時至梨爛熟,取出裝入盤中,將梨原汁倒入鍋中,加清水少許、冰糖,待其溶化後收成濃汁,澆在梨上即成。
【功效】潤肺消痰、降火除熱。適用於肺癆咳嗽、幹咳、咯血等。
4.雙白乳燕湯
【主要原料】燕窩3~6g,大白梨1個(去心),冰糖5g,川貝母3g。
【製作方法】先將燕窩用溫開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後均去汁水,然後與白蜜、冰糖、川貝母、白梨一起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間斷。
【功效】對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患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減少感染、急性發病次數。
5.銀耳羹
【主要原料】銀耳5g,雞蛋1隻,冰糖60g,豬油少許。
【製作方法】將銀耳用溫水發透,摘去蒂頭,分成片狀入鍋,加水適量,燒開後小火煮至銀耳爛,加入冰糖;雞蛋取清,兌水少許,攪勻後倒入鍋中,燒開後,加豬油少許即成。
【功效】養陰潤肺、益氣生津。適宜於老年肺陰虛咳嗽、咯血等患者服用。
如何製作慢性支氣管炎的藥草茶
1.百部茶:百部100g,蜂蜜500g,清水5000ml。先用清水煎百部至1000ml,濾去渣,再加蜂蜜慢火熬膏,飯後衝服,每次1~2湯匙,每天3次。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久咳不愈甚驗。
2.靈芝茶:取靈芝20g,連續煎服3天,對咳嗽、祛痰均有顯效,對氣管平滑肌痙攣有緩解作用。
慢性支氣管炎的保健藥羹有哪些
1.杏仁芝麻羹:炒杏仁、炒芝麻各等量搗爛,每次6g,每日2次,開水衝調服用,可以止咳潤肺通便,對老年人較為適用。
2.燕窩粥:燕窩10g,粳米100g,冰糖50g。將燕窩放溫水中浸軟,去汙物,放開水碗中再發,入粳米,加3碗水,旺火燒開,改文火慢熬約1小時左右,入冰糖熔化後即可服食。可治肺虛久咳。
3.蘿卜杏仁煮牛肺:蘿卜500g,苦杏仁15g,牛肺(或豬肺)250g,薑汁、料酒各適量。蘿卜切塊,苦杏仁去皮、尖。牛肺用開水燙過,再以薑汁、料酒旺火炒透。砂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牛肺、蘿卜、苦杏仁,煮熟即成。吃牛肺,飲湯。每周2~3次。功效補肺、清肺、降氣、除痰。適用於肺虛體弱,慢性支氣管炎等症。尤宜冬、春季節選用。
4.杏仁核桃:薑9~12g,南杏仁15g,核桃肉30g,冰糖適量。先將上3味搗爛,再加入冰糖,放入鍋內燉熟。每日1次,連服15~20日。功效散寒化淤,補腎納氣。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屬寒證型。
5.潤肺銀耳湯:水發銀耳400g,荸薺100g,甜杏仁10g,桂圓肉30g,薑、蔥、精鹽、白糖、植物油、玫瑰露酒、味精各適量。先將荸薺削皮,洗淨,切碎放入砂鍋中,加水煮2小時取汁,備用;甜杏仁去皮,入開水鍋煮10分鍾,再用清水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ml;桂圓肉洗淨,與甜杏仁一起放入籠蒸50分鍾取出,備用。將銀耳入沸水煮片刻撈出。炒鍋置中火上,加植物油,放蔥、薑、精鹽和水,把銀耳放入煮3分鍾撈出,放在蒸鍋內,加荸薺汁、精鹽、玫瑰露酒、白糖入籠蒸50分鍾,然後再放入甜杏仁、桂圓肉蒸15分鍾,加味精即成。佐餐食。功效滋陰潤肺,養血潤腸。適用於老年支氣管炎,咳嗽,痰中帶血,大便秘結等症。
6.蜜棗甘草湯:蜜棗8枚,生甘草6g。將蜜棗、生甘草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即成。飲服,每日2次。功效補中益氣,潤肺止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咽喉痛,肺結核咳嗽等症。
二、運動療法
運動對防治慢性支氣管炎有什麼效果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名言,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本質是運動,也說明了運動對於增強人的生命力、延年益壽的重要作用。“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是強身健體的基本條件。體育鍛煉可使呼吸力量增強、橫膈運動幅度增加,吸氣時胸廓充分擴展,可有更多的肺泡張開,使氧氣大量吸入,呼氣時呼吸變深、變慢。這種呼吸既得到了充足的氧氣,保證了人體各組織細胞有足夠的氧供應,又使呼吸肌得到了休息。研究表明,運動時肺通氣量、氧氣攝取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此外,經常進行體育活動,胸廓的活動度增加,肋軟骨鈣化推遲,不但有延緩呼吸器官衰老的作用,還可使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發病率下降。正因為如此,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應經常進行體育鍛煉。
另外,運動對心血管係統、神經係統、消化係統等均有益處,還可以調動人體免疫係統的應激能力,增強免疫功能,對慢性支氣管炎的康複也極有好處。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和複發原因雖然很多,如感染、物理化學因素、寒冷刺激以及過敏等,但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身體的抵抗力下降以及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差。體質健康,雖遭寒冷刺激,可不發病。有人患慢性支氣管炎後,通過積極的身體鍛煉,增強了抗病能力,從而使疾病痊愈,避免了肺氣腫的發生。
大量的醫療實踐證明,對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治療,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從整體出發,不僅做專門的呼吸操鍛煉,更要進行增強體質的運動,鍛煉心髒血管係統及全身其他器官的功能,通過改善全身的狀況來改善肺功能,防止慢性支氣管炎加重及肺氣腫的發生,促進肺功能的恢複。
有一個典型的實例:一位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20多年,且合並了肺大泡形成的病人,10年前因肺功能嚴重減損病危住院,經搶救好轉後,在醫生的鼓勵下,堅持長年慢跑鍛煉,做呼吸操,後來又學會了打門球。10年過去了,這位同誌已年逾古稀,他的肺功能非但沒有惡化,反而得到明顯改善,平日的氣喘消失了,還加入了老年門球隊,屢次參加比賽,取得了好成績。這一病例很能說明體育鍛煉的效果。
適宜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體育鍛煉有哪些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經常鍛煉有助於提高體質,減少急性發作的次數及減輕發作時的症狀。但是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畢竟是有病的人,因此在鍛煉時要注意鍛煉的強度,不要過於勞累。下麵介紹幾種適宜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體育鍛煉方法:
1.步行鍛煉
步行是最簡便、安全的運動。如果鍛煉得當,其效果與慢跑相同。步行鍛煉又分兩種:一種是速度每小時3~4千米,每分鍾60~90步;另一種是速度稍快的步行鍛煉(即快速步行),一般速度可在每小時5千米以上,每分鍾90~120步。
體質較弱或尚無鍛煉習慣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可以從速度慢的散步開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開始時可采用自己能適應的速度走,然後用稍快的速度步行練習,適應後再做快速步行鍛煉,逐漸增加鍛煉的時間和距離。每天鍛煉半小時左右,也可采取隔天鍛煉1次,每次鍛煉1小時以上。
用較快的速度步行稱為急行,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可采用間歇鍛煉的方法:先急行30秒,然後休息60秒,反複30次,總時間約45分鍾,每周鍛煉2~3次。這種鍛煉方法對增進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的體力效果顯著。
2.慢跑鍛煉
近些年來,健身慢跑風靡世界各國。由於健身慢跑速度慢,能使全身得到活動,可有效地防止肺組織的彈性衰退,慢跑時吸入的氧氣比靜坐時多8倍,故對心髒的鍛煉作用大,而且速度可隨人掌握,因此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較適宜的鍛煉項目。
慢跑以邊跑邊能與人說話、不覺難受、不喘粗氣為宜。對原來缺少鍛煉或體質差及肺功能差的人,開始時可采取慢跑與走路交替的方法,起初每天50~100米,根據耐受情況逐漸延長。跑的速度由開始鍛煉時的每分鍾30~100米漸增至每分鍾100~120米。鍛煉時如覺得累,可多走少跑;如跑後身體感覺舒適,可多跑少走,一次跑步一般不要超過30分鍾,距離在500~800米以內。鍛煉時要配合做深呼吸。
3.上下樓梯鍛煉
上下樓梯鍛煉尤適宜於居住在城市而又無活動場所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開始時可隻上下一級階梯,以後逐日增加級數,增至上下24級樓梯(約1層樓高度)。上下樓梯的時間亦逐漸縮短,最後爭取在20秒鍾內上完24級樓梯。間歇進行,每日數次。
4.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種溫和的全身運動,體力差者亦可進行。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來說,太極拳也是一種很好的體育活動。
初練時可從簡化太極拳入手,學會後早晚各練1次,每次可練2~3遍。體質差、記憶力不佳、學會整套太極拳有困難者,可選練其中某些動作(如雲手、摟膝拗步、野馬分鬃等)。學會後反複練習也能收效。
練太極拳時要求思想高度集中,做到形意相合;動作要柔和緩慢,體態舒鬆自然;呼吸要勻細深長,不能憋氣。
5.理肺導氣訓練
自然盤坐,兩手掌按於床上,挺胸仰頭,同時吸氣滿胸,略停片刻,然後呼氣,同時屈頸弓背、縮胸。一吸一呼為l遍,可做8遍或l8遍。自然盤坐,兩手掌置於膝上,以腰為軸,先向左轉8周,再向右轉8周。旋轉時,在向後方轉的半圈吸氣,在向前轉的半圈呼氣。
6.做呼吸操
先呼氣,後吸氣。吸氣時橫膈下降,腹部鼓出;呼氣時橫膈上升,腹部凹陷。呼氣經口,將嘴收攏,以吹口哨的形式細細呼出;吸氣經鼻,要深吸氣,但不可用力。呼氣比吸氣時間長一些,約為2:1,呼吸速度控製在每分鍾8~10次。
7.其他鍛煉方法
除了上麵介紹的鍛煉項目外,下列動作對慢性支氣管炎的康複頗有好處。
(1)揉搓頸部:解開衣領,先將兩手掌搓熱,然後用兩手掌在頸部摩擦,直至頸部發熱為止,每天2次。能改善頸部和氣管的血液循環。
(2)拍打胸部:站在空氣新鮮處,挺胸深吸氣,用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胸,先輕後重,每次拍打30~50下,每天2次。可改善胸部肌肉及肺部的血液循環。
(3)膝胸運動:跪在床上把腰彎下,前臂屈貼在床上,使胸部盡量向下壓床,然後抬起胸來向後壓。如此反複抬起壓下20~30次。有利於患者向外排痰,適合痰多的患者講行鍛煉。
(4)兩手摸牆:站在牆根麵向牆,兩手舉起向最高處摸牆,摸後放下,反複摸20~30次,能使呼吸肌得到鍛煉。
(5)懸吊身體:用兩手抓住單杠、橫的木棍、門頭上的門梁等,讓身體懸吊起來,每次30秒~1分鍾,每天4~6次。能使胸部充分活動開,多吸一些新鮮空氣。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體育鍛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體育療法(體育鍛煉)在慢性支氣管炎的康複治療中具有極好的效果,但要注意項目的選擇和運動量的控製。
1.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情穩定時,可以體育療法為主,輔以適當的藥物,以便增強抵抗力,達到根治的目的。當病情發作時,仍應以藥物治療為主,適當配合體育鍛煉,借以緩解症狀。
2.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參加體育鍛煉,必須因人因地製宜,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興趣,選擇適宜的項目進行鍛煉。鍛煉的目的是強身健體,促進身體的康複。因此,在鍛煉中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高對運動的耐受力,做到量力而行,適可而止。要持之以恒,隻有堅持鍛煉,才能見成效。
3.當出現各種急性炎症,體溫超過37.5℃以上,活動後引起劇烈疼痛或明顯不適及咯血等情況時,應暫停鍛煉,待查明原因、治療康複後再恢複鍛煉。
可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太極拳怎麼做
太極拳是一種增強體質的健身運動,又是一種防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在群眾中廣為流傳。太極拳運動自始至終貫穿著中醫陰陽、動靜、虛實的理論,是一種順應自然的強身治病方法。
太極拳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的康複治療,通過鍛煉能使患者氣息通暢、呼吸凋勻、症狀改善、肺功能改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選練動作以倒卷肱、雲手為主,現將有關動作及方法介紹如下:
預備姿勢:身體自然站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放在大腿外側,眼向前平視。
1.起勢:兩臂慢慢向前平舉,高與肩平,兩腿屈膝下蹲,眼看前方。
2.左右野馬分鬃
(1)上體微向右轉,重心移至右腳,左手經體前向右下劃弧,兩手心相對成抱球狀,左腳收到右腳內側,腳尖點地(下蹲成左虛步);然後左腳向左前方邁出,右腳跟後蹬,成左弓步。左右手向左上右下分開。
(2)後坐,上體向左轉,左腳外撇,右手向左上方劃弧於左手下,成抱球狀,右腳成虛步。左右手向左下右上分開。
(3)後坐,上體向右轉,右腳外撇,左手向右上方劃弧於右手下,成抱球狀,左腳成虛步。左右手向左上右下分開。
3.白鶴亮翅:上體微向左轉,左手掌向下,右手心向上,與左手成抱球狀。同時,右腳跟進半步,重心移右腳,左腳稍向前移,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兩手分別向右上左下分開,右手上提右額前,手心向左後方。
4.左右摟膝拗步
(1)左摟膝拗步。右手下落,向後上方劃弧至右肩外側,左手向上向右下方劃弧至右胸前,上體向右轉。左腳向左前方邁出,成左弓步,左手摟膝,右手由耳旁向前推出。
(2)右摟膝拗步。後坐,左腳尖外撇,然後重心移至左腿,右腳成右虛步。同時左手翻掌由左後向上劃弧至左肩外側,右手至左肩前。、右腳向右前方邁出成右弓步,右手摟膝,左手由耳旁向前推出。
(3)左摟膝拗步。同上。
5.手揮琵琶:右腳跟步,後坐,左腳稍前移,腳跟著地,同時左手向上挑舉,右手收回在左臂肘部裏側。
6.左右倒卷肱
(1)左腳尖著地,右手心向上,由下向後上方劃弧,左手掌翻向上,右手由耳側向前推出,左臂後撤,同時左腿提向左後退一步,重心移左腳上,成右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