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疾病預防
防治慢性支氣管炎的新理念是什麼
慢性支氣管炎是常見病多發病。寒冷地區發病率更高,慢性支氣管炎在於它久病難愈。多年慢性支氣管炎會發展成為肺氣腫、肺心病。
慢性支氣管炎久病難愈的原因,醫學界沒有合理解釋,近年最新研究表明:內毒素才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病因,這一現象引起了國際醫學界廣泛的重視,清理血中內毒素為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內毒素是細菌產生的毒性致病物質,直接損害人體支氣管和肺泡上皮,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出現嚴重的炎症反應,加重病人咳喘等症狀。內毒素損傷肝、腎髒器官,破壞免疫能力,使慢性支氣管炎症狀加重、反複發作。
全球約有2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病人,我國患病率為4%~5%,中老年人中發病率高達15%~20%,呼吸道感染者100%存在高內毒素血症。
肺部是內毒素發生地,在肺部有大量的寄生菌繁殖、死亡,釋放內毒素。當肺、氣管、支氣管、肺泡等寄生菌產生的內毒素大部分被人體免疫係統滅活時,無疾病症狀。當人體組織和肺部局部組織中內毒素含量居高不下時,細菌繁殖能力強,人體免疫力低下,內毒素持續不間斷地蓄積,導致慢性肺炎、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內毒素性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說明細菌重複感染,這個時期膿痰多,有發熱或喘息加重的病人均應及時選用抗生素治療,以防止病情發展,減少並發症。一般一個療程為7~10天,選用哪些抗生素,最好做痰液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使用更適宜和有效的抗生素,不應該長期和連續應用同一種抗生素。
長期連續應用抗生素,不僅容易因藥物積蓄發生毒性,而且容易發生嚴重的二重感染。另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還會抑製腸道的正常菌群,使其合成維生素B、維生素K等減少而發生口腔黏膜疹、舌炎和陰道炎等,治療相當棘手。
遷延期和緩解期的病人,則須應用中藥排除內毒素為主,配合以穴位外貼敷中藥的方法,具有抗內毒素和解熱抗炎作用,能清理、殺滅肺部深層組織支氣管、肺泡中的內毒素,防止複發。
怎樣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繼發感染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常在遇寒流、刮大風、天氣忽冷忽熱時繼發感染。除咳膿樣痰外,還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氣急、咳嗽等症,屬中醫“風溫”的範疇。
慢性支氣管炎容易繼發感染的原因有二:一是機體抗病能力減弱。慢性支氣管炎多見於年老體弱、多病者,他們免疫功能低下,難以抗禦瞬息變化的風寒刺激。也有些患者繼發感染是在過分勞累之後,這也是抵抗力低下、“正氣不足”的反映,誠如《內經》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二是支氣管內有痰涎蓄積。蓄積的痰涎是呼吸道病菌的良好培養基,細菌在此大量繁殖,直接侵犯支氣管黏膜,使原有病理損害進一步擴大加重,導致黏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變性脫落,黏液腺分泌過多,組織壞死,形成了繼發感染的病理基礎。
要防止慢性支氣管炎的繼發感染,除平時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外,還應注意清潔鼻腔、口腔和咽喉,以減少和消除病毒、細菌的滋生源。一旦感冒出現咳嗽、痰多氣急時,注意勿濫服麻醉性止咳劑,此時最重要的是宣肺達邪,及時排出積在呼吸道內的痰涎。以上都是減少慢性支氣管炎繼發感染的有效措施。
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繼發感染的要點是什麼
慢性支氣管炎尤以老年人為多見、約占15%,有些地區高達20%~30%。感染加重了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和發展,加重了病情,增加了治療難度。預防繼發感染的要點:
1.戒煙:經常吸煙者,支氣管黏膜可引起鱗狀上皮發炎,黏膜腺體增生、肥大和支氣管痙攣,易發生感染。
2.加強耐寒鍛煉:冬季堅持冷水洗漱,根據季節和機體情況調節保溫措施,不要過早穿棉衣。
3.堅持晨練:清晨在公園或空氣新鮮的地方做擴胸運動、深呼吸運動、小跑步、氣功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4.脫離煙塵環境:煙霧、粉塵肌煙塵中攜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臭氧等,能損傷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禦功能而引起感染。因而應做好防塵、防毒、防大氣汙染工作。
5.對年老體弱無力咳嗽者或痰量較多者,不宜選用強烈鎮咳藥(如可待因),以免抑製呼吸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
6.采用氣管炎菌苗作為抗原注射,提高免疫力,防止或減少感染,在發作季節前每周皮下注射1次,劑量從0.1ml開始,0.5~1ml為維持量,如有效,可堅持1~2年。
7.采用核酪注射(麻疹病毒疫苗的培養液),每周肌內成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發病季節前連用2~3個月,可減少感冒及慢性支氣管炎發作。
8.中醫藥預防感染亦有一定作用。
9.天氣突然變冷時,注意保暖,可穿棉衣,少在寒風下活動。
為什麼夏季進補能預防咳喘病冬天複發
人們一般認為,冬季需要進補,夏季卻無關緊要。其實,人體在夏天的營養需求不比冬天少。原因是天氣炎熱,人體代謝旺盛,出汗多,會損耗掉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如果不及時補充,會發生體液失調、代謝紊亂,因此,夏季也需要進補。
另外,慢性支氣管炎等病到冬季容易急性發作,而在夏季病情相對穩定。因此,在身體狀態比較好的時候,采用進補的方法提高體質,保證在秋冬寒冷季節仍有較強的抵抗力,可預防病情的發作。所以夏季進補能預防冬天的咳喘病複發。
春、夏兩季陽氣活動旺盛,素體陽虛之人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可趁此時適當進補,往往能收到益氣溫陽、強身祛病的效果。具有益氣溫陽功用的食物有公雞、鯽魚、大棗、核桃等,具有溫陽祛寒功效的藥粥、藥膳等也可酌情食用。陽盛體質或有瘡癤、炎症患者飲食不宜過溫。
夏季如何進補才適當呢?由於夏季炎熱,人體消耗量大,因此需要補充較多的營養物質。但是,盛夏期間常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等情況,因此,進補食物應選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的,這樣才能達到進補的目的,使人體功能平衡。
夏季進補首先要以清淡、平補為主,要重視脾胃功能,促進其消化和吸收能力。可經常吃些雞肉、鴨肉、瘦豬肉、黃豆及豆製品,避免用黏膩礙胃或難以消化的進補品。
其次要多吃蔬菜、瓜果。夏季蔬菜種類多,不僅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大多有清熱祛暑的作用,應該多吃一些,像西瓜、冬瓜、絲瓜、番茄、南瓜等。
此外,若出汗過多、氣陰兩虛,可選用西洋參進補,其養氣、養陰效果皆佳。有陰血兩虛者,還可選用滋陰補血之品,如當歸、石斛、首烏、熟地黃等。
控製慢性支氣管炎有哪五步法
第一步極量:慢性支氣管炎不是一日形成,在漫長的病機變化中,逐步破壞了人體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使人感到全身到處都是病。尤其是感冒後,各種不適症狀急劇加重,讓人痛苦不堪。因此,治療起來用藥必須極量,就像打仗一樣,集中優勢兵力,在短期內將疾病控製住。
第二步治療:病頭攔住了,就進入與疾病搏鬥的治療階段。這個階段是艱苦的,漫長的(3~12個月)。有痰者祛痰,氣喘者平喘,背冷者治冷,遺尿者止尿,咽炎者消炎。相持階段病情常會出現反複,尤其是過去用過大量激素藥物的,這個階段,醫患之間必須緊密配合。
第三步鞏固:多年的病痛解除了,應當高興,但不要高興得太早。好了與根治是兩個概念,治好了不等於根治了,還要繼續加強機體免疫功能,使體質強壯再強壯,這個階段非常重要,不然後患無窮。
第四步維持:病魔被征服了,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應該經常進行維持治療,了解和掌握身體的些微變化,不失時機地加以治療,使身體經常處於良好的平衡狀態。
第五步預防:氣管炎病95%以上是由感冒誘發的,感冒是萬病之源,患了感冒不論輕重都要及時治療,防止病情惡化,再次發作。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如何進行冬季保健
冬季氣候幹燥而寒冷,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導致慢性支氣管炎複發。因此,安全過冬做好保健尤為重要。
1.注重預防感冒:感冒是引起多種疾病的誘因,慢性支氣管炎也不例外。據統計,慢性支氣管炎病人感冒後90%以上可引起急性發作。因此,預防感冒很重要。要加強耐寒鍛煉,堅持用冷水洗臉,此法對增強機體禦寒能力、預防感冒的發生都有良好的作用。
2.情緒要穩定樂觀:要有平衡的心理,經常保持穩定的情緒,精神要愉快樂觀,避免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因素的刺激,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疾病的康複。
3.改善居室環境:居室要安靜,衛生清潔。無煙塵汙染,陽光要充足,定期開門窗,保持空氣新鮮,而且要有良好的溫度和濕度。溫度不易過高或過低,最好控製在16~20℃,相對濕度控製在45%左右。不要在室內養寵物。
4.絕對戒煙酒:香煙的煙霧能使支氣管上皮受損,纖毛脫落,導致肺的防禦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誘發急性發作;而酒精能生濕積痰,刺激呼吸道,使病情加重。
5.適當鍛煉: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鍛煉強度可因人而異,以不感到勞累、舒適為宜,還可進行呼吸操、擴胸運動、腹式呼吸等訓練。
6.科學調理飲食:飲食應以健脾開胃為主,清淡、溫軟為宜,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優質蛋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魚蝦、禽蛋、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幹果等。禁食成辣、燥熱之物。
7.合理用藥,防治結合:慢性支氣管炎在緩解期應以養生健身、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為主。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中藥調理。在急性發作期應控製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對臥床病人要及時采取排痰措施,以防阻塞氣管,引起繼發性感染。
“春捂秋凍”對呼吸道疾病患者是否具有保健意義
古人根據氣候變化的特點,提出了“春捂秋凍”的養生原則。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春秋季節是冷暖交替的過渡季節,初春陽氣初生,但陰寒未盡,所以天氣時冷時熱,變化快且明顯。養生學家認為,這個時期宜保暖,衣服不可頓減,以助人體陽氣生發。
就整個春季的氣候來看,其特點表現為天氣多變,溫差幅度較大,所以衣服要隨時增減,同時注意毛衣不宜脫得過早。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更應注意。他們往往肺氣虛而肌腠疏鬆,最易被風寒邪氣侵襲,引起呼吸道感染。
秋季是由夏入冬的過渡季節,氣溫逐漸降低,特別是“白露”之後,北風吹來,驅散了暑氣,天氣變涼。晚秋的溫差變化不如春季大,大致每隔4~5天日平均氣溫下降l℃,而且一日之內氣溫變化幅度較小。這樣的天氣雖涼而未寒,一般認為不宜過快地增添衣服,以便使身體逐漸適應寒冷氣候,增加禦寒能力,有利於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在冬季預防感冒,減少急性發作。
“春捂秋凍”是前人在長期養生防病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但是,這是就一般氣候變化條件下而言,且“捂”和“凍”也是有限度的。在氣候異常變化時,或人的體質不一時,應采取因時、因人製宜的方法作相應的調整。
支氣管炎患者能用羽絨製品嗎
患有過敏性鼻炎、喘息型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人最好不用羽絨製品,如穿羽絨衣、蓋羽絨被等。如果用羽絨製品的話,會影響健康,引起疾病或加重原有的病情。
作為一種過敏性抗原,羽絨的細小纖維與人體皮膚接觸後或者被呼吸到氣管後,可以使人體細胞產生抗原抗體反應,釋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如組胺、緩激肽、5-羥色胺等。這些物質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滲透性增加,血清蛋白與水分滲出或大量進入皮內組織。這時身體會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皮疹等。這些物質還能使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黏膜充血水腫,腺體分泌增加,支氣管管腔狹窄,出現鼻癢、咽喉癢、流涕、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
因此,在冬季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最好不要使用羽絨製品。
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逢節假日應注意些什麼
春節到了,喜慶的氣氛感染著每一個人。親朋好友相聚,燃放煙花爆竹等春節傳統節目是免不了的。可是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病人來說,可得當心,要采取各項預防措施,小心過年,防止病情進展,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