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戒煙酒:長期大量喝酒能降低機體抵抗力,使慢性支氣管炎久久不能治愈。吸煙者患慢性支氣管炎的人數,比不吸煙的人高4~5倍,因吸煙可降低支氣管和肺部清除異物的能力,降低肺的通氣功能,使呼吸道感染機會增加。事實表明,戒掉煙酒後,呼吸道症狀和反複發作的機會大大減少。因而,一定要下決心戒除煙酒。
4.避免有害粉塵和氣體的刺激:空氣中有些粉塵和氣體能引起支氣管炎發作,如棉花纖維、發黴的穀物粉塵、含有蟎蟲排泄物的房塵,或氯、氮、硫的氧化物等,可使支氣管充血、水腫、痙攣、增加感染機會,引起咳嗽、哮喘和吐痰等症狀。因此,要盡量避免吸入這些有害物質,如在粉塵較多的場所宜戴口罩,掃地宜用潮濕拖把等。過敏體質的人更應注意遠離過敏原,並且要多吃高質量的豆漿改善過敏體質。下麵的方法對消除過敏有很好的效果:豆漿200ml,加入味精1g,鹽少許,每日1次,經常食用。
5.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鼻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等。
6.毛刷刷臂:從手臂內側一直到大拇指不靠近示指的指甲角(少商穴),用動物毛製做的毛刷從上到下輕輕刷動,不可從下到上逆行,刷動次數可多可少,以皮膚發紅為宜,每日就寢前進行較好。這樣,可以強壯呼吸器官,預防發作或減輕症狀。
7.食藥預防:①常服紫河車(人胎盤,新鮮者效果更佳)燉瘦肉,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有效地預防發作;②經常將生薑和胡桃肉一起嚼服;③中藥仙靈脾(淫羊藿)10g,瘦肉100~150g燉服,經常食用;④常服四仁粥:白果仁、甜杏仁、胡桃仁、花生仁各等份,共研末和勻,每日清晨取20g,雞蛋1個,煮1小碗服下。
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具體措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飲食須知
(1)要注意供應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因為慢性支氣管炎病人身體比較虛弱,所以宜采用高蛋白飲食;平時可多選用牛奶、雞蛋、瘦肉、魚、豆製品等營養價值高的優質蛋白質,以補充消耗,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2)冬季可適當吃些羊肉、狗肉、牛肉等熱性肉類,以起到溫補效果,但症屬陰虛內熱、多痰多火者,應慎食。還可選用具有健脾、補腎、益肺、理氣、止咳、祛痰功效的食物,如梨、橘子、大棗、百合、蓮子、白木耳、核桃、蜂蜜及豬、羊、牛肺等,這些食物既能強身又有助於症狀的緩解。禁煙戒酒,少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及蝦、蟹等。
2.居住環境
冬天,居室內定期通氣換氣,溫度、濕度適宜,是減少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重要措施。居室內的門窗應定時打開,使空氣流通,不僅可使不良的氣味得到排除,而且可以使室內的細菌減少。當然每次通風時間不宜太長,以30分鍾為宜,以免造成室溫驟降。居室內應嚴禁吸煙,盡量避免油煙、柴煙、煤煙的汙染。
3.增強抵抗力
要持之以恒地加強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的體育鍛煉,最好從夏天開始,當然從秋天或入冬後開始也行。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特別是已並發肺氣腫或肺心病的人,活動量稍多就會感到氣短不適,當然要限製過重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但夏秋早晨、冬天中午飯前散散步,做做增強肺功能(即增強膈肌活動)的呼吸操,如屏氣和攏嘴唇呼氣等,都有利於增強全身抵抗力。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衝洗鼻腔,以鍛煉耐寒能力。
4.貼臍預防
每年北方在白露節後,南方在寒露節後,即用肉桂30g,公丁15g,吳茱萸15g,共研成粉末,加冰片1g攪勻,裝入有色瓶內密封待用。用時挑出適量藥粉,填入臍中,以填滿為度,外用普遍膠布或傷濕止痛膏貼封,每隔2~3曰換藥1次,以10次為1療程,療程期間休息5~7天。連續貼臍4~6個療程、直到次年春暖花開。急性發作時,可配合其他藥物,貼臍照常進行,這個方法是古來就有,民間也流傳的。所用藥物是根據中醫學理論設計的,有溫陽化氣、扶正固本的作用。經臨床試用,有提高病人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減少氣管炎急性發作,減輕緩解期的症狀等作用。
5.積極預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
外邪侵害機體,呼吸道首當其衝,支氣管炎常因感冒而誘發,兩者好似“孿生兄弟”。故寒冬來臨之際,預防感冒對避免慢性支氣管炎複發非常重要。
得了慢性支氣管炎怎麼辦
凡得了慢性支氣管炎一定要盡早用綜合措施加以積極治療,一是要防治結合,二是醫院的各種治療與家庭康複治療相結合。預防有兩種含義,一是無病早防;二是患病後采用各種手段,防止它向阻塞性肺氣腫方向發展或盡量減緩向阻塞性肺氣腫方向發展的速度。康複就是利用體療、食療、氣功等各種方法,鞏固已取得的療效,並且防止本病反複發作或減少
發作次數。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功能,對本病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
一般資料介紹慢性支氣管炎不能徹底治愈,一般的病程可長達十多年至數十年,但如能早期治療,消除或盡量減少外界的各種理化因素及微生物的侵襲,則可減緩阻塞性肺氣腫乃至肺心病等嚴重並發症發病的速度,這樣的預後效果較好。如果不早期積極治療,一旦發生嚴重的阻塞性肺氣腫和肺心病,則預後欠佳。
本病的治療應強調防治並重,內因和外因治療相結合的原則。預防包括戒煙,避免接觸刺激性煙霧,粉塵和減少大氣汙染。內因治療包括加強體育鍛煉、主動和被動增強機體免疫力。外因治療主要為急性發作期時,咳嗽較劇烈,痰量增多或伴有發熱時,給予適當休息和抗生素治療。對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還應給予平喘藥物。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的治療包括避免各種病原微生物和刺激因素,提高機體免疫力,或中藥辨證施治。
慢性支氣管炎能用藥物預防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於吸煙、感染因素、理化因素、過敏因素、氣候及氣溫變化、內在因素等引起的。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類或哪一種藥物能用來預防慢性支氣管炎。對於未患有此病的朋友,盡量避免接觸上述致病因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加強營養和身體鍛煉,就可以避免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對於已患有此病的朋友,可以用一些增強肌體抗病能力的方法來預防急性發作。包括適當的體育鍛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避免呼吸道刺激因素,養生食療,根治潛在病灶(如鼻竇炎、扁桃體炎),掌握好發作期和緩解期的治療,就可以阻斷或延緩此病的發展,避免發展成為肺氣腫、肺心病。
慢性支氣管炎的轉歸與預後如何
從疾病的性質來說,主要是由實轉虛的變化。從髒腑病的轉歸來說,主要是肺、脾、腎之間的相互轉移。外感咳嗽多屬暴病,屬實,其病在肺。但若調治失宜,則可由外感咳嗽轉為內傷咳嗽進而累及肺髒。一般而言,病肺為輕,病脾較重,病腎尤重。由肺一脾一腎的過程即是病情由輕轉重的過程。故病在肺脾治療尚易,病及於腎則治療棘手。為了控製病變的發展演變,宜采取“發則治肺,平時治腎”的原則。
值得指出的是,此病的轉歸問題上,除了注意肺與脾腎的關係外,還應該注意肺與心的關係。肺主氣,心主血,氣血相關,肺病日久,必及於心。反複發作,日久不愈,肺、脾、心、腎虧虛,氣滯、痰凝、血淤、水停,演變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
總之,大部分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預後較好,少部分反複發作者可轉化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後者病程纏綿,遷延難愈,預後較差。
對慢性支氣管炎為何不可掉以輕心
咳嗽,為呼吸係統疾病共有症狀之一,是一種本能保護性的反射動作,以強力的呼氣來清除呼吸道中的異物刺激及分泌液。
但俗話說“久咳不止必成癆”,這說明咳嗽會導致很嚴重的疾病,何況幾乎沒有人一生中沒有患過咳嗽。老年人的慢性咳嗽病,即慢性支氣管炎,在全世界各地是常見多發病。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於感染或者非感染如吸煙、大氣汙染、職業、家庭遺傳因素、特異性體質和免疫因素,以及內分泌功能紊亂等等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出現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其中以阻塞性肺氣腫為最常見的並發症,常與慢性支氣管炎同時存在,是一種嚴重影響勞動力與健康的最為常見呼吸係統疾病。所以,對慢性支氣管炎,不能掉以輕心。
慢性支氣管炎尤其要預防感冒,在使用鎮咳劑、鎮靜劑時,也要非常慎重,以免加重病情。
1.如果患慢性支氣管炎,呼吸困難日益嚴重,且咳嗽的性質也有了改變,這可能是肺癌前期征兆,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2.出現發熱或咯血。
3.年紀稍大者持續地幹咳。
4.呼吸急促,痰量多。
出現上述症狀都是病情加重的信號,應及時就醫。
慢性支氣管炎能不能治愈
慢性支氣管炎早期病變主要累及大中支氣管,以支氣管的黏膜上皮組織轉化(化生),杯狀細胞顯著增加,黏膜腺體增生肥大,分泌亢進為特點,繼而支氣管壁纖維組織增生,軟骨變薄,管腔狹窄,病變向下蔓延,引起廣泛的細支氣管受累。臨床有咳嗽、咳痰等黏液分泌增多的表現,部分病人伴有喘息、氣促等。早期症狀輕微,多在冬季發病。隨著病情進展,症狀遷延,部分病人逐漸發展成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等,嚴重危害人群的健康和勞動能力、生活質量。慢性支氣管炎患病時間比較長,不易完全康複,但要認真治療,積極預防,控製複發,避免加重呼吸係統損害的因素,增強抵抗力,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避免感染。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以長期、反複而逐漸加重,且以咳嗽為突出表現,伴有咳痰或喘息及反複感染,從而加重上述症狀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本病病理學特點是支氣管黏膜上皮組織轉化,杯狀細胞增加,黏膜腺體增生,杯狀細胞分泌亢進,支氣管壁纖維增生,軟骨變薄,管壁狹窄,一旦發展到後期階段,從而決定了本病已屬不可逆的器質性病變,極難徹底治愈。但若早期發現,積極祛除病因並治療,還有逆轉的可能。因此,早期預防和積極治療,防止病變進一步發展,對於慢性支氣管炎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為什麼說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不容易過冬?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多因急性支氣管炎未及時治愈轉變而成。主要臨床症狀有長期咳嗽、咯痰,有時伴有喘息。凡是一年當中有三個月咳嗽,這種情況連續兩年以上,而且這種咳嗽不是由於心肺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就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發病緩慢,起初多在寒冷季節發病,咳嗽,咯痰,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狀,感染後症狀加劇,痰量增多,多為黃色膿痰,終年都有咳嗽、咯痰,伴有哮喘發作,氣急不能平臥等。
慢性支氣管炎,屬於中醫學的“咳嗽”、“痰飲”、“喘證”等範疇。病因病機複雜,其內在因素與髒腑有關。“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但其中與脾、肺、腎關係密切。因為肺氣虛弱,衛陽不固,腠理疏鬆,容易出汗,常易感冒而誘發支氣管炎。脾陽虛衰,水濕不運,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濕上泛而為病。腎陽虧虛,腎元不固,納氣無權,而為咳喘。且“痰之原,本於腎;痰之動,主於脾;痰之成,貯於肺”。肺脾腎三髒中,尤以腎為重要。且腎為先天之本,寓真陰真陽,全身之陽賴腎陽供給,全身之陰靠腎陰滋養。若腎之陰陽失調,可加速或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的發展。
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在冬季發病,主要因為老慢支患者衛外不固,抵抗力低下,在寒冷季節,容易發生各種感染,常見的細菌感染如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及流感病毒等。其次,天氣寒冷,氣溫驟變,氣壓改變,濕度改變,均能降低支氣管自淨—排出功能,誘發慢性支氣管炎。再者,對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冷空氣可作為過敏原,直接刺激支氣管,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因此,民間有老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不易過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