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終極智者,司馬懿的來去匆匆 第七節 第三次托孤(1 / 3)

第九章 終極智者,司馬懿的來去匆匆 第七節 第三次托孤

時常想起西方婚禮上神父對新郎新娘說的一句話:“無論貧窮與疾病,無論困難和挫折都不能把你們分開,直到死亡。”

一段好的婚姻是這樣,而一對好的君臣又何嚐不是如此?

齊桓公和管仲,秦始皇和李斯,劉邦和張良,當然還有本章的兩位主人公曹睿和司馬懿,都是如此。

曹睿和司馬懿這對君臣組合在三國後期堪稱完美,他們君臣合作贏得了無數大小戰役,卻無法戰勝死亡的威脅,曹睿突然病倒了。

早在征討遼東的時候,司馬懿就常常夢見曹睿枕在他膝上對他說:“你看看我的臉。”每當曹睿抬頭的時候,司馬懿就驚醒了,因為曹睿的麵色極其難看,有著死人一般的臉色。

見到曹睿的詔書,司馬懿心知不好,乘追鋒車晝夜兼行趕回許都。

司馬懿剛到許都,早就等候在那裏的侍從徑直帶司馬懿來到嘉福殿內禦床旁邊,司馬懿見到了曹睿淚流滿麵,輕聲詢問曹睿的病情。

曹睿吃力地搖了搖頭。他拉著司馬懿的手,眼睛卻盯著站立在一旁的太子曹芳,然後對司馬懿說道:“我想將身後之事托付給愛卿,我真怕見不到你了,現在能當麵跟你說這些話,我也算死而無憾了。請你和曹爽共為顧命大臣,一同輔佐少主。”

說完,曹睿便撒手人寰了,時為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我們不妨大膽推斷一下,如果曹睿能夠多活幾年,恐怕三國的統一要大大提前,晉朝也就不可能形成了,而整個曆史都將被改寫。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死亡永遠是難以逃脫的。而對於司馬懿來說,這已經是曹氏對他的第三次托孤,自此之後,曹氏江山的未來就完全依托在了他和曹爽的身上。

曹爽,字昭伯,年輕時就以曹氏宗親和其穩重的言行聞名。曹睿登基之前,曹爽和曹睿就是鐵哥們,曹睿當了皇帝後他更是深受器重。

曹芳即位時年僅八歲,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一起輔佐少主。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共執朝政。可曹爽擁有帶劍上殿的殊榮,這是司馬懿所不具備的。

曹爽是個十足的笑麵虎,他表麵上對司馬懿非常尊重,實際是想把司馬懿踢到一邊,獨攬大權。所以曹爽先是向曹芳進言,改任司馬懿為大司馬。隨後又鼓動朝臣對曹芳說,以前大司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這職位不吉利,怎麼能給司馬懿這樣的功勳老臣這樣的官職呢,曹芳於是任命司馬懿為太傅。

太傅這個職位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實權了。曹爽由此順利架空了司馬懿,自己當了魏國的NO.1。

司馬懿不可能不知道曹爽在排擠他,但是他既不憤怒,也不著急。司馬懿心中有數,曹爽並非統帥之才,現在曹魏還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吳、蜀未滅,他就永遠不會失業。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孫權分兵四路攻魏。前邊說過,孫權是個十足的欺負“小孩”的人,曹操死了他來打曹丕,曹丕死了他來打曹睿,現在曹睿剛死他又來打曹芳。

當初的三國三大雄主中,曹操和劉備已經去世了快二十年,隻有孫權還活得好好的,而且大有越活精神越旺盛的意思。當年的壞小子,現在已然變成一個老油條。

衛將軍全琮率軍數萬出淮南決芍陂(今安徽壽縣南)之水,威北將軍諸葛恪(諸葛瑾的兒子,諸葛亮的侄子)攻六安(今安徽六安東北),前將軍朱然、孫倫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大將軍諸葛瑾攻祖中(今湖北南漳蠻河流域)。

這四處個個都是戰略要地,從這種進攻的態勢上,我們看到了孫權在軍事上的成熟和眼光上的深遠,他已經做好了從南向北統一中國的準備。

事態已經變得十分緊急,這四處要地如有一處失守,後果將不堪設想。而魏國的朝中的大臣們卻不這麼想,因為這些年,無論是蜀中的諸葛亮,還是東吳的孫權,都沒有直接威脅到魏國的腹地,而這幾處既然是戰略要地,自然有重兵把守,外圍工事、城池一定也是極為堅固。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為,吳軍遠來打攻堅戰,用不了幾天就會疲憊,到那時他們定會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