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齊湣王一朝女事
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田遂即位,時間進入了齊湣王的時代。
我們對於這位君王,最初的印象就是那個著名的成語"濫竽充數",他是個愛聽獨奏的君王,而不喜歡亂哄哄的合奏,這使得南郭先生把飯碗丟了。其實,齊湣王給我們的印象並不隻應該停留在藝術欣賞方麵。齊湣王的時代,實際上是齊國的全盛時期。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稱西帝,同時尊齊湣王為東帝。至此,齊國在戰國的地位已經到達了一個最高峰。
高峰自然意味著強盛,強盛意味著強勢,而齊湣王所遇到的女性都是些在強盛勢頭下產生的強勢女性。
先來說說齊湣王的王後,怎麼形容這個女人呢?可以說她是鍾離春的超級模仿秀,她幾乎複製了醜娘娘的神話。
齊湣王的王後叫宿瘤女,因為她的脖子上長了一個大瘤子,故此得名。宿瘤女據我分析就是現在的大脖子病,缺碘。但是那時醫學還不發達,老百姓的食鹽又受到國家的嚴格控製,所以得這種病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但是這種病如果得在一個女人身上,我覺得就有點悲劇了。不過還好,有的缺陷影響美觀,卻不影響美麗的本質。
在齊湣王的一次出遊中,齊湣王前呼後擁,車騎威盛,男女老幼都聚集路旁,爭先恐後地觀看這難得一見的熱鬧場麵,宿瘤女卻繼續在路旁采桑,對齊湣王的出巡視若無睹。
齊湣王不悅:本王來民間出訪,百姓們都來朝拜,為什麼這個女人這麼矜持傲慢,就找人把宿瘤女召到了近前。
"寡人出遊,車騎甚眾,百姓不分老幼都放下手中的活來觀看,你在道旁采桑,瞅都不往這瞅,為什麼?"齊湣王問道。"我爸媽讓我來采桑,沒讓我來看大王。"宿瘤女毫無表情地說。這話說得齊湣王上不來下不去的,人家說的也沒錯啊,那意思是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別人也許看你是個寶,在我這你連根草都不算。還真不拿村長當幹部了。
齊湣王此時細看了看宿瘤女,麵對這樣的女子,齊湣王卻頓生好感,但是他歎了一口氣說道:"隻可惜你脖子上有個瘤子!"宿瘤女一聽便不高興了,反問道:"一個女子的德行和瘤子有啥關係?"齊湣王自知自己失言,便誇讚宿瘤女是個賢女。便想把她載上車帶回宮中。不料宿瘤女心平氣和地說:"大王不棄,私心竊喜,然未稟明父母,那不成了私奔了嗎,大王若不能以禮相求,則雖死不能相從。"齊湣王承認自己從始至終都輸給了這個女人,他尊重她的意願,非常正規地擇吉備厚禮來聘宿瘤女。
宿瘤女的父母讓她沐浴更衣,盛裝打扮再去見君王,然而宿瘤女卻依然布衣荊釵,臨走時她對父母說:"要是化妝太漂亮了,大王不認識了怎麼辦啊?"(《烈女傳》:"如是見王,則變容更服,不見識也。")看來,不光是齊湣王,就連宿瘤女的父母也拗不過這個女兒,宿瘤女就穿著一身農家的衣服進宮了。
齊湣王早就對宮中的其他女子說,今天出遊,遇到一位聖女,馬上她就要進宮了。所有的妃子都不敢怠慢,盛裝迎接。等她們看到的竟是一個邋邋遢遢的村婦,而且頸項間還有一個大瘤時,這些婦人們都笑得前仰後合,不能自止。
這弄得齊湣王麵子上非常掛不住,但是又不好傷害宿瘤女,說道:"她們是在笑你沒打扮,這打扮不打扮啊,可是相距十百呢(形容相距很遠)。"宿瘤女淡淡一笑,說道:"打扮和不打扮就算差了千萬,又能怎麼樣呢?"齊湣王在宿瘤女那裏,就是一個接受再教育,被改造的對象。
宿瘤女的又一番大道理把齊湣王說了個心服口服,"性相近,習相遠。過去堯舜桀紂都是天子,堯舜以仁義為本,安於儉樸,茅茨不剪,采椽不斷;後宮後妃,衣不重彩,食不重味,千載以下,而為人津津樂道,稱頌不衰。桀紂以奢華為務,習為苛酷,酒池肉林,窮奢極欲;後宮蹈羅綺,弄珠玉,笙歌不歇,紙醉金迷,結果身死國亡,為天下所笑,視為暴君。婦人女子貴能相夫教子,守貞不二,又何必虛偽矯飾以媚人!"
這話說得齊湣王身邊的眾多美女都大感慚愧,緊接著齊湣王下了一個讓她身邊所有的女人都感到意外的決定,封宿瘤女為王後。
從此以後,民間有一種說法,女性如果脖子上長痣,這個女人就會大富大貴,這種說法我懷疑就是從宿瘤女這來的。
齊湣王立宿瘤女為王後後,立即下令拆除重樓層閣,填平池澤,損膳減樂,停築苑囿,後宮不得佩戴珠玉,也不得衣著彩衣。
這個故事好像是醜娘娘的山寨版。我剛才說過宿瘤女幾乎複製了當年鍾離春的神話,但是她不是鍾離春,為什麼?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宿瘤女並不是個醜八怪,她是個有缺陷的美女胚子。在任何史書中,我都沒有查到關於宿瘤女醜陋的記載,而那個大瘤子隻能說是個缺陷而已。
我一直都在用最貼合實際的邏輯去分析曆史,齊湣王能夠注意到宿瘤女,我想是他發現了她的可愛之處,繼而又發現了她的政治訓導能力。我並不相信這個齊湣王會單純的因為宿瘤女教訓了自己而把她召進宮來,我個人感覺齊湣王看到的是林無敵卸妝後的樣子。從這點上來說齊湣王是個善於發現美麗的君王,這也是他為什麼愛聽獨奏的原因,因為他細致。
可惜宿瘤女早逝,齊湣王失去了一個有力的強內助,以至於後來齊湣王驕矜自大,貿然攻打燕國,這給了其他六國口實。
公元前285年,以秦為首,聯合趙國伐齊。次年,韓、魏、燕也參加了對齊的戰爭。燕昭王為了報仇,以樂毅為將,長驅直入攻入臨淄,而後又分頭占領齊國絕大部分土地。這時,楚國也派淖齒率軍前來參戰。齊湣王逃到莒國,被淖齒(楚國大將)所殺,齊國幾乎將要滅亡。幸而田單聯合族人在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起事,利用火牛陣衝擊燕軍,才逐漸收複了失地。雖然齊國複國,但是霸極而衰的曆史規律是不能逃脫的,齊國也隨著齊湣王的人生悲劇而從最高點迅速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