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齊湣王一朝女事(3 / 3)

就是這麼個故事,可是這能說明什麼呢?說明君王後很聰明?很會做腦筋急轉彎?還是她很強勢?我不知道,但是很顯然這隻是小聰明,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君王後的政治水平是有限的,她和前邊講的趙威後比起來,有很明顯的差距。

齊王建六年,趙國沒有糧食了,找齊國來借糧食,而齊王建死活不借。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齊國中了秦國的遠交近攻的計策。其實不然,因為這時候執政的並非齊王建,而是君王後。我更相信,君王後還記得二十多年前,齊國被滅的那次仇恨,而那時趙國是幫凶之一,現在你也挨秦國欺負了,我為什麼不能看一看熱鬧呢。這就是玩腦筋急轉彎的人和一流政治家的差距,因為有一句話叫唇亡齒寒,君王後並沒有弄懂這句話。

君王後在齊王建執政的第十六個年頭死去。這個女人有一雙慧眼,有聰明的頭腦,卻沒有深遠的政治眼光。但是在她執政期間對待秦國的外交非常謹慎,與諸侯的關係也非常好,而齊國的疆域也擴展到了東海之濱,這些都是君王後的功勞。

而君王後一生都奉行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原則,看著其他五國包括周王室一個個被秦國吞噬。齊國空有幾十萬雄兵卻毫無作為。她死後,齊王建聽了奸臣後勝的計策,不與秦國抗爭投降了秦國,最後遭到被放逐慘死的下場。當然我們不能都把錯推到君王後的綏靖政策上,但是這個女人是不是要為六國的滅亡負上一點責任呢?

關於齊國的女事我並不想以此收場,戰國時齊國還有一個女性值得一講。

春秋時齊國出美女,戰國時齊國出醜女,而且這些醜女一個比一個厲害,下邊要講的這位女性是齊襄王時候的人,她比鍾離春還厲害。

有個被遺棄的齊國醜女,到哪都無容身之地。而此時齊國丞相的老婆正好死了,這位醜女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了一個計策,把自己變得榮華富貴。

齊襄王一朝女事(3)

醜女敲響了齊國王宮的門,對謁者說:"妾三逐於鄉,五逐於裏,孤無父母,擯棄於野,無處容身,我想見見君王,說點愚蠢的話。"因為齊王宮中這種醜女變娘娘的事很多,所以,侍者都不敢怠慢,馬上回複了齊襄王,齊襄王正在吃飯,當聽說有這麼個女人,馬上丟下飯碗,來見這個醜女。

左右大惑不解,說道:"三逐於鄉者,不忠也;五逐於裏者,少禮也。不忠少禮之人,大王為何如此激動呢?""你們知道啥啊,牛叫馬不答應,不是馬沒聽見牛的聲音,是因為那是異類,此人必是人中的異類,才會被人家逐出的。"說白了就是沒法溝通啊。

齊襄王也是個異類,和這個女人聊了三天。

第一天, 他們的討論是從建築學開始的,話題很簡單,"大王可知道國家的支柱是什麼嗎?

"不知道!"

"那就是相國啊,支柱不正,房梁也會倒塌,這間屋子就完了。大王您就是房梁,百姓就是這間屋子啊。這間屋子堅固不堅固,就在於這棵柱子,而國家安定不安定就在於國相。既然大王已經知道了這些,就應該去審查國相。"

齊襄王滿口答應。

第二天,討論的話題更深入了一些。

"我國的國相咋樣?"齊襄王問醜女。

"大王的國相,要用外麵和裏麵兩種標準去衡量才知道。"

"這話咋說?"

"他對左右很尊重,他的妻子很賢惠,就這兩個標準。"

第三天,事件的真相漸漸露出了端倪。

"我國的國相用得著換嗎?"這話問的底下人誰不害怕,就這麼三天,齊襄王已經開始懷疑國相的能力了,好厲害的女人。

而醜女說:"如果要選擇有才能的人來頂替,怕是沒人來。但是如果現在沒有可用的人,為什麼不繼續用他呢。我聽說楚用虞邱子,而得孫叔敖,燕用郭隗,而得樂毅。如果大王也能這樣用人,賢臣自然就會來了。"齊襄公又問:"我將怎麼用他呢?"醜女說:"昔日齊桓公尊重所有人,則有道之士來歸順。越王敬螳蜋之怒,而勇士死之。葉公好龍,而龍真的來了,他又不敢看了。您不妨效仿先賢。"齊襄王從此時開始,非常尊重丞相,並把這位醜女許配給了這位國相。三日後,四方的誌士都來投奔齊國,而齊國大治。

大家可以想一下,這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完全是一個女人一手策劃的,那個倒黴的國相隻能接受齊襄王的這個決定,誰讓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這個醜女的手上呢。

有人會反對我的話,因為醜女的建議給齊國帶來了很多人才,我想問大家,這些人才誰留下了姓名,誰又阻止了秦國滅亡齊國的腳步呢。隻能說他們也都是些靠齊國王室混飯吃的混子而已。

而這位醜女成功地利用了齊王室對於醜女尊敬有加的心理,導演了一出嫁國相的好戲。這就是戰國末代的齊國,更像是一場鬧劇,卻還被偽裝得像正劇一樣。

齊國就這樣在曆史的舞台上謝幕了,而在這個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女演員們的形象卻像是電影裏的經典鏡頭一樣,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

齊國的女性故事就講到這裏了,下邊我們正式進入大秦帝國的曆史時代,還有與之相關的諸位女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