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秦始皇(1 / 3)

第十八章 秦始皇

長平之戰爆發了,後來王齮又派兵包圍了邯鄲。

此時,子楚的處境變得危險了,而呂不韋對這一切早有計劃,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有時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最簡單的問題。呂不韋是個善於解決這種簡單問題的人,他用了六百金買通了看守,和子楚兩個人趁著月色逃走,奔著城下的秦軍而去,見到秦軍他們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得以歸秦國。而趙國此時正在緊張的城防,誰也沒想到還有一位秦國的質子在他們的控製之中。

呂不韋及其他子楚的女人和兒女全部留在了趙國。這些留在趙國的女人和孩子也安然無恙。《史記》記載,"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這是個十分讓人費解的記載,這裏的子楚夫人到底是誰?趙姬是趙國豪強的女兒?這和她之前的*身份是不是有些矛盾了?還是說子楚後來又娶了一個趙國豪強的女兒做夫人,而子楚確實也有其他的孩子。這一切都是個謎,但是我覺得趙姬和王子政在趙國的生存方式是非常艱難的。但是趙姬作為*來說是有她的優勢的,因為她可以憑借自己的美貌攀附新的權貴。

黃易的《尋秦記》是一部質量非常低,爛的出奇的小說,但是他對趙姬生活狀態的描述,我感覺是用心去分析了。

趙姬很可能把自己所生的兒子藏匿了起來,然後周旋於各大趙國權貴之間,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王子政的性命。

而這對母子,在子楚逃亡後,整整呆了六年,這六年這對母子的生活是怎麼過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做為母親,趙姬是偉大的,作為妻子她卻是失敗的,因為她把一頂頂綠帽子毫不留情地扣在了子楚的頭上。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超長的執政年限),在公元前251年離開了人世,太子安國君被立為王也就是秦孝文王。而子楚在回國的這段期間,他對這位隻比自己大三歲的華陽夫人比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還要好。

所以沒有孩子的華陽夫人在秦孝文王即位後,馬上就將子楚立為太子。而在華陽夫人的授意下,秦國展開外交手段,將尚在趙國的子楚家眷盡數弄回了秦國,趙姬和王子政當然也在其中。

而子楚的運氣簡直是太好了,好的有點像是陰謀。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隻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而子楚順理成章地成了秦國的統治者,也就是秦莊襄王。此時,在趙國飽受欺淩的王子嬴政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太子。當然這裏最高興的莫過於趙姬和呂不韋。而秦莊襄王在位也隻有兩年多的時間,就駕崩了,年僅三十六歲。這裏麵到底有沒有陰謀,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在趙姬回國後的兩年內兩位秦國君王都莫名其妙的死去了。

這難道都是巧合嗎?

當然,我們沒有證據,隻是猜測而已。

但是以誰受益,誰最有嫌疑這條亙古不變的推理理論,最有嫌疑的還是呂不韋和趙姬。

嬴政即位了,這個中國曆史上號稱眾多第一的君王,開始了他的傳奇一生,但是這時他隻有十三歲,年齡太小,所以他隻能依靠呂不韋。呂不韋被封為秦國的丞相,封十萬戶,爵位是文信侯。此時,他開始招致賓客遊士,為把六國徹底消滅做最後的準備,李斯就是這個時候來的。

秦始皇與天下,這個讓後世的中國人興奮了幾千年的話題,而呂不韋、秦始皇和趙姬,此時這三個人在曆史的旋渦中被糾纏在了一起。

那麼這三個人對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到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答案:

呂不韋:策劃者;秦始皇:完成者;趙姬:添亂的。

添亂(1)

呂不韋為秦國謀劃著一切,平心而論,雖然他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但是卻身負大才,深通治國之道,從他的名著《呂氏春秋》中就能看出這一點來。隻可惜秦始皇後來很討厭呂不韋,也沒有人敢在他麵前提起呂不韋的學說,所以秦國失去了用儒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機會。

而秦始皇呢?凡是偉大的人物都有點特點,無一例外,而秦始皇的特點就是早熟。

因為他從小就要麵對死亡的威脅,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命,雖然他即位的時候隻有十三歲,但卻比同齡的孩子更能感受到威脅的存在。

他從小就感覺到最大的威脅不是六國,而是天天在他身邊為他處理政務的,自己還要叫他仲父的呂不韋。秦始皇深刻地感覺到,這個王國的最高統治權一直都在呂不韋手中,而他知道,即便是自己長大,權力也不會順利回到自己手上,即便呂不韋和傳言一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對於權力而言是沒有父子關係的。

隻有十幾歲的秦始皇,開始學會培養自己的勢力,想要有朝一日能和呂不韋抗衡。李斯、尉繚子(注釋1)都是在這個時候,來到秦始皇的身邊,而一些舊公族勢力,由於痛恨呂不韋這位新貴的當權,蒙驁、王齮、麃公等舊勢力也逐漸向秦始皇靠攏過來。

呂不韋不是傻子,他有著良好的經濟頭腦,政治思維也差不到哪去,看著他在秦國的朋友越來越少,這時他感到了恐懼,可是他選擇的方式卻是逃避。

他先是改變了專橫跋扈的樣子,收斂了言行,而秦始皇所要求的事情,他也常常裝聾作啞,到後來,他竟然樂得清閑,把朝中大事全部都交給秦始皇處理了。

從這點上看,拋開血緣關係不論,呂不韋確實是拿嬴政當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的,因為隻有父親才會真正用心培養自己的繼承人。

呂不韋和秦始皇的表現都不差,可趙姬呢?

在這三個人中,她的表現是最為拙劣的,他沒有像秦宣太後一樣把國家作為自己的責任,而是把偌大的秦王宮變成了自己自娛自樂的宮殿。

趙姬是*,是那種土生土長的*,是那種職業素養很強的*,長期在無數男人之間周旋的感覺,比起太後這個新角色來,她覺得還是和男人常常做肉體交換來的更刺激一些。

而趙姬的頭頂上還有兩個人哪,一個是華陽夫人,一個是夏太後。

趙姬此時雖然也是太後,但是比起那兩位來,咋說也算是個晚輩,開始還不敢過於造次,所以,趙姬最初選擇的對象是她的老情人呂不韋。呂不韋作為秦始皇的仲父,出入秦宮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和趙姬見麵的機會也自然越來越多。

最開始,呂不韋和趙姬的奸情,還是出於那種最初的纏綿之情,但是,後來呂不韋覺得越來越不對勁。因為有的時候,過度的情愛,是對男性的一種傷害,而這對已經上了年紀的呂不韋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煎熬,而不再是樂趣。

而且,嬴政一天天地長大,他看自己的眼神卻越來越怪異,自己是他父親的恩人,是他的"父親",而現在他霸占著他的一切,甚至是他的母親。這難道不會引起一個孩子的恨意嗎?呂不韋越想越害怕,但是他卻不能拒絕,因為拒絕了趙姬的欲望,就代表他放棄了最後的政治希望,而當年他那一招奇貨可居的效力,也正在逐漸喪失它的光芒。

添亂(2)

呂不韋不行了,但是他想了一個兩全的辦法,他為趙姬找了一個新的男人,如果這個男人都滿足不了趙姬,那就沒人能滿足趙姬了。這個新男人叫嫪毐(lao,四聲ai,三聲),後來古代人一提這個名字,就會跟什麼淫棍、色魔之類的詞聯係在一起。

曆史上是怎麼記載這個男人的呢?

《史記.呂不韋列傳》:"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這是個啥意思呢,有點難以啟齒,但是這種事記載在了正史上也實屬罕見,所以還是要說一下,就是嫪毐可以用他的陽具推動一輛車走。

而呂不韋聽說還有這樣的男人時,高興極了,嫪毐滿足他的所有要求,性欲強,且不要臉。

這嫪毐本是市井小人,有此機會,正求之不得。於是,呂不韋一方麵進宮密奏太後,一方麵出具告示,說嫪毐是淫邪之徒,有傷風化,當處宮刑。拔其須眉,作為宦官,進宮陪侍太後。別說是宦官了,在秦漢,太後有男寵都是合法的,秦宣太後,呂後這些強勢的女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男人。而趙姬這樣遮遮掩掩的,完全是因為她還要顧及一些秦始皇的臉麵。

可是很多事情再怎麼隱瞞也難以掩蓋,因為那時沒有比較完善的避孕措施,即便有,把兩個*極強的放在一起,天天搞那種事,也難免不會出事。結果真的出事了,趙姬懷孕了,這可壞了,如果是找個男人來玩玩,大家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現在硬生生地給秦始皇搞出個"便宜弟弟"來,這玩笑開得似乎有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