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秦始皇(2 / 3)

沒辦法,趙姬就告訴秦始皇自己身體有恙(實話),想要到雍宮去住兩天,這雍宮距鹹陽西北二十裏,這座宮殿是從秦昭襄王時就開始建造的,環境清幽、建築別致,是個非常好的偷情之地。趙姬與嫪毒在這裏,更加無所忌憚,儼然正式夫妻,朝歡暮樂,不久趙姬就生下了一個男孩。又過了三年,趙姬行將五十,但青春不減,月事如常,情欲不退,又生了一個男孩。

趙姬連生兩個男嬰,嬴政均不知曉,反而在母親的要求下,還封嫪毐為長信侯,賜他數千奴婢。而嫪毐此時也是野心雄起,他大肆發展親信黨羽,陰謀發動政變,然後讓自己的兒子來當秦國未來的繼承人,複製呂不韋的經典。他私下與趙姬密謀,打算將他們的私生子立為嗣王,而廢掉秦始皇。

當然像這麼秘密的事是應該秘密地去謀劃的,但是嫪毐隻是個性欲工具而已,他不是政治家,贏得太後的寵愛後,變得不可一世起來。

小人得誌,往往忘乎所以。

《說苑》記載,一日,嫪毐與朝裏的王公貴臣飲酒,喝得酩酊大醉而與大臣們發生了口角。嫪毐依恃皇太後的勢力,目中無人,他對著那位大臣瞋目大罵道:"你們算什麼東西,敢頂撞老子?我乃秦王假父,你有眼無珠,不識高下,今後這大秦天下,都得聽老子的。"乖乖,還有意外收獲。這些貴臣聽了,把嫪毐這些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秦始皇,嫪毐的謀反之意昭然若揭。

秦始皇近日剛聽說雍宮裏傳出太後有兩個私生子的消息,正半信半疑之中,此時又傳出了嫪毐口出狂言,看來這事是坐實了的。

但家醜不可外揚,秦始皇本想忍而不發,靜觀事態發展。但是嫪毐心虛了,平白無故的給秦王弄出兩個弟弟,假冒宦官奸淫太後,這哪一條拿出來,都夠剁了他十回的。

添亂(3)

所以,嫪毐反了,他想通過叛亂,殺死秦始皇,然後把自己的兒子推上王位。

嫪毐造反還是有資本的,他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私自招攬了死士數千人,而在那時,吃不上飯,想當太監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大有來求嫪毐,加入太監行列的人,這些人挨了那一刀後,大部分也受嫪毐的操縱,這些死黨太監也有千餘人,而且嫪毐在汾河之西還有自己的封國,可以作為大後方。這些人加在一起,如果時間合適,地點合適,人員合適的話,是非常有可能顛覆秦宮的。

但是,他們遇到的是秦始皇,自從秦始皇得知這樣的醜事後,便暗中派人調查,一調查之後,簡直是氣壞了心肝肺,咬碎了口中牙。

母親竟然幹出這種不要臉的事,原來自己封的那個長信侯是個假太監,還有原來他們早就想謀反了,最令人鬱悶的是這個嫪毐是仲父呂不韋推薦的,天曉得他和造反有沒有什麼關係。早年經過種種磨煉的秦始皇,嘴角露出了奸邪的微笑,他等待著嫪毐的出招,他想用這個陰人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受人扶持的娃娃國王,而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麵,並站立在中國曆史舞台上的強勢人物了。

嫪毐終於反了,他假造了秦王禦璽及太後璽,假造詔書召集他周圍的士兵和守軍,名正言順的想要幹掉秦始皇。他手下的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聚集了上千人,想要攻克秦國的鹹陽。

秦始皇早就等著這一天呢,他命令相國昌平君(後被項燕立為荊王)攻擊嫪毐的軍團。嫪毐的軍隊是由不正規的士兵、守衛組成的,而且還有一部分主力是太監,這些人當個拉拉隊也還將就,搞這些大規模的集團化衝鋒,不可能和精銳的秦軍相比。

而當嫪毐把這個陰謀變成陽謀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要敗了。嫪毐軍當場被殺幾百人,包括嫪毐在內大部分叛軍做鳥獸狀奔逃。嫪毐想跑,但是沒跑遠,因為秦始皇下令"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盡得毐等。"秦國對於戰功的獎賞一向不含糊,這次還是加倍的封賞,很快所有的叛亂者都被緝拿歸案,而且包括嫪毐在內大部分都是活捉的。

參與叛亂的秦國官吏比如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其他被迫脅從者,帶著老婆孩子發配到四川去受罪,這個處罰算是相當輕的了。而這種處罰也充分說明秦始皇的心情在當時是非常愉快的,因為他並沒有把這次叛亂放在心上。

劉向的《說苑》中記載,嫪毐被車裂。緊接著,秦始皇派人闖進雍宮,把他那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摔死(兩弟撲殺之),然後把趙姬又遷出鹹陽,軟禁了起來,這很明顯是秦始皇不想與她再相見。秦始皇還下令說:"想要給太後求情的,格殺勿論,死了還要在他的背脊上刺青。"可是那時候的人比較認死理,不認老娘,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因為給太後求情,死的有二十七人。諫者殺了又諫,諫了還殺,前仆後繼。而秦始皇不想再見他這位母親的決心顯然要比當年的鄭莊公要大的多。

可是很多事情,都是有轉機的,關鍵是看去說的人。從齊國來的有個叫茅焦的大臣,就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茅焦上來就對秦始皇說,我是為了太後的事來進諫的。秦始皇納悶啊,真有不怕死的,然後指著朝下剛剛被處死的進諫者說道:"不見闕下積死人耶?"茅焦說道:"陛下車裂嫪毐,有嫉妒之心;摔死兩個弟弟,有不慈之名;遷母鹹陽,有不孝之行;殺害敢於進諫的人,有桀紂之治。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向秦者。"在秦始皇心裏,此時沒有比統一天下更為重要的事情了,即便是他並不喜歡他的母親,但是如果這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障礙,他還是願意去把母親接回來。秦始皇被打動了,他親自迎接趙姬回了鹹陽,複居甘泉宮中,並立茅焦為傅,又爵之上卿。因為一件事情,有的人被殺,有的人升官,這就是能力問題啊!

添亂(4)

趙姬回到了鹹陽後,大喜過望,她可能真的以為兒子不會原諒自己了,當她回到鹹陽後,深情地說道:"安秦社稷,使妾母子再相見,全賴茅君所作的努力啊!"這話出口後,不知道茅焦會不會打一個寒戰,這樣的太後要是招惹上可擺脫不了幹係,這樣的女人隻能給自己惹事啊。

茅焦怎麼想我們不知道,但是呂不韋此時卻在極度的鬱悶之中。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呂不韋和這次嫪毐叛亂有關,但是嫪毐是呂不韋推薦的是證據確鑿的,而且嫪毐是假太監也是呂不韋一手操辦的,這些事呂不韋都脫不了幹係。秦始皇一開始是想幹掉呂不韋的,但是呂不韋手下能說會道的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語,都來給呂不韋求情,秦始皇隻好免去了呂不韋相國的職務,還封了個文信侯的爵位給他,俸祿十萬石,讓他去河南老實呆著吧。

但是呂不韋是個不甘寂寞的人,諸侯們知道呂不韋頗有才幹,都紛紛寫信和派人請他去主持國政,以便抗秦。秦始皇知道這些後便派人來質問呂不韋:"君於秦究有何功?得封國河南,食邑十萬戶?君於秦究有何親?得為仲父?今可率領家屬遷居蜀中,毋得逗留!"呂不韋接到秦始皇的指責書,長歎數聲,想想當年的美好歲月,再想想今天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受待見的老人,而且自己確實有種種說不清的事情,就讓真相和自己一起長眠地下吧。

秦王政十二年,呂不韋飲鴆自盡!呂不韋死後,葬於河南洛陽北邙道西大塚。因為呂不韋的妻子先葬,所以此塚也稱"呂母"塚。

呂不韋死了,秦始皇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一心一意的把精力投入到了統一戰爭中,而那些當年隨嫪毐叛亂的人也被他特赦從蜀地放了回來。

秦始皇十七年,在秦始皇登基後就沉寂的華陽夫人也死了,死後她與秦孝文王合葬。我對她的評價是她是改變曆史走向的一個重要的彎道。

秦始皇十九年,趙姬這個女人終於死去了。她的諡號是帝太後,她和莊襄王合葬於茝陽,我不知道她如果能見到她死去的丈夫,還有什麼話好說。而在秦始皇七年去世的莊襄王的親媽夏太後也葬在了茝陽,這是個可憐的女人,有親生兒子卻要眼睜睜地看著被別人分走,女人,特別是普通的母親,總是充滿了悲傷和無奈的。

趙姬這個女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詮釋了*這個職業,她做的是那麼投入,雖然她的身份在一次又一次的改變,但是她骨子裏那種*,迫切追求*的本質從沒有改變過。這是一種性格,也是一種錯,更是一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