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積極傾聽的藝術(1 / 1)

掌握積極傾聽的藝術

讓講話人說下去。我們有兩隻耳朵,而嘴隻有一張,所以應多聽少說。要求自己靜心聽,讓講話者把話講完,而不要打斷他。不要主觀臆斷講話人接下去將說些什麼,也不要總想著自己接下去該說什麼。此時你的任務有三項:

第一,不要先入為主。

你的價值觀念、信仰、理解方法、期望和推測都會導致先人為主而成為妨礙你傾聽對方講話的“有色眼鏡”。如果你的頭腦中冒出這樣的念頭:“他怎麼又說了一遍!”或“你還能指望他說些什麼?”,那說明你已經戴上了“有色眼鏡”。此時,你應該考慮如何運用講話人所提供的信息。講話人的表達缺乏條理,所用言辭以及性別、文化差異等都可能增加你聆聽時的難度。他的非語言信號和語調也會成為影響交流的潛在因素。即使如此,你也要繼續聽下去,並盡量控製住自己的反應。此時,你的主要任務是領會談話人的觀點。

第二,偶爾的提問。

澄清問題的方法有:

“我可能沒有聽懂,你能否再講具體一點?”

“還有哪些方麵需要考慮的呢?”

“你能詳細說明一下你剛才所講的是什麼意思嗎?”

請注意,這些問題都是為了要求對方提供信息而問的,而不是對談話人所講的內容進行評論或評價。

講話者總希望和你交流,希望被人理解。你不妨改變說法,重複一遍你沒有聽得太清楚的詞句,以證實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如果給自己多留一些對聽到的信息進行“消化”的時間,就能慢慢地適應講話人的講話方式,這樣就會理解得更多一些。

第三,及時給予反饋。

積極聆聽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對講話人所表達的思想與感情的理解。給講話人以反饋,從而完成聆聽的全過程,並告訴他其信息已被聽到並理解了。

反饋的方式有三種:

①逐字逐句地重複講話人的話甲:昨天晚上計算機壞了。

乙:哦,計算機昨天晚上壞了!

②重複講話人的話,隻是把“我”改成“你”

甲:我正在另找一份工作。

乙:你正在另找一份工作。

③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講話人的意思

甲:我不喜歡我的老板,再說,那個工作也很煩人。

乙:你對你的工作不太滿意。

我們也可以以確定性的語言提問或陳述自己對信息的理解和判斷,並對以後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預測。